張長成
鄉村教師義務幫助300多個孩子走出心理陰霾
助人為樂
內蒙古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張長成,男,滿族,1989年10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香山中心校副校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從教10余年,他用專業知識幫助300余名患心理障礙孩子走出心理陰霾;他變賣祖產建立兒童成長助學金,先后資助了130名困難兒童;他充分發揮特長,積極參與線上線下心理咨詢、科普心理知識,服務社會;他組建的公益團隊人數已達到520多人,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個盟市旗縣,公益服務受眾累計30余萬人次。張長成曾獲內蒙古自治區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因為“淋過雨” 想為別人撐把傘

  在張長成幼年時,曾經歷家庭重大變故,導致焦慮、憂傷,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后來,他才知道那時的自己有了創傷后應激障礙,慶幸的是,他掙扎著走出了泥沼。上大學后,他堅定地選擇學習心理學,立志要幫助和自己有一樣境遇的孩子們。2012年,張長成畢業,為了實現自己助人的志向,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畢業生的他選擇到扎魯特旗第二中學執教。張長成說,之所以堅定地選擇心理學專業其實是為了自救。小時候雖然艱難地從泥沼中走了出來,但是創傷沒那么容易修復,他邊學習邊自救,直到重新找回自信、在生活和學習中被認可、被需要,慢慢地變得積極健談。他也希望有更多孩子在他的幫助下從創傷中走出來。在第二中學任教期間,張長成接觸到很多困難兒童、服刑人員子女,每次他都用自己所學知識去幫助孩子們排除“心魔”。張長成還聯合公益組織成立了關愛困難兒童的助學金,先后捐助了130名孩子。

  扎根鄉村 到被需要的地方

  “我應該到更被需要的地方去!”在工作的幾年里,張長成心里一直有這樣一個念頭,通過不斷的調查了解,他認為農村心理健康教師缺失,那里應該是更需要他的地方??墒菑某擎偟睫r村,是需要勇氣的。他想到了曾看過的新聞報道,在我們的國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一代把知識和熱愛、夢想和勇氣裝進行囊,到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基層一線書寫青春華章,那么,“我也一定行!”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于是,他說服了妻子、母親,在領導的支持下,從扎魯特旗第二中學轉到鄉村學校香山鎮中心校做了一名普通的小學心理教師。

  他報道的那一天,陽光灑滿了校園,一段夢與愛交織的征程再次啟航。到香山鎮中心校擔任教師之后,他積極開展“一個都不能少”的入戶家訪,及時發現農村孩子的生活困難和心理問題。張長成聽說一名孩子的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特別困難,對于有著和他類似生活經歷的學生,張長成的心底更多了一絲柔軟,他不僅給這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干預,還承擔起他的學雜費用,經常給他購買學習用品,為家里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張明(化名),是一個服刑人員的孩子,張長成從他小學開始就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課業指導、物質幫扶。張明心懷感恩,刻苦學習,考取了研究生。無論身在何處,張長成都想讓自己的光芒來照耀更多的人。2018年,張長成還牽頭在香山中心校建立了內蒙古民族大學首個農村心理健康實踐基地,為充實一線心理教育師資力量不斷做著努力。

  逆行而上 用擔當守護萬千心靈

  張長成從來沒換過電話號碼,而且24小時開機,無論是學校里、社會上,只要有需要的人打電話,他都耐心地接聽。 他在成長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想,也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2020年初,他擔任起武漢疫區“安心”心理咨詢組長和扎魯特旗疫情防控心理咨詢組組長的職責,自費逆行到湖北武漢疫區從事心理咨詢志愿服務工作,關注疫區民眾的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癥狀。他還承擔起線上心理疏導視頻錄制的工作,參與線上心理咨詢,為群眾提供情緒引導、困難紓解、社會支持……做群眾心理健康的“守護者”。為了做公益,張長成與妻子賣掉了在縣城隨時可能拆遷的祖產房屋,成立公益服務站,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個盟市旗縣,隊伍總人數達到了520余人,累計受眾30余萬人?!靶r候淋過雨,長大了我想給別人撐傘?!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責任編輯:劉朝靈 劉曉瑤)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