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溫
抗美援朝老兵赤心向黨 捐款捐物傾盡所有
助人為樂
湖北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張向溫,男,1935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咸寧市某碳素制品有限公司退休職工。1951年7月,16歲的張向溫赴朝鮮作戰、保家衛國,在部隊光榮入黨。復員安置30多年來,他堅守清苦,從微薄工資擠出30余萬元捐給國家,自己全部家當卻不足千元;退休后,他堅持宣講革命精神,行動不便時就請志愿者用輪椅推他到學校給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張向溫曾獲湖北省模范退役軍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荊楚楷模等稱號。

  一心向黨 捐款捐物“應獻”盡獻

  1935年,張向溫出生在河南一戶農家,在艱苦的環境下迎來新中國成立。他永遠記得家里第一次分到房子和土地時,父親叮囑他的那句話:“好日子是共產黨給的,啥時候都要念著黨的好?!?951年,年僅16歲的張向溫赴朝鮮作戰、奮勇殺敵,用生命堅守陣地、保家衛國。1954年,張向溫在部隊光榮入黨。他說:“一個黨員,就是一粒種子,到哪里都要開花結果,都要為黨和人民做貢獻?!?984年9月,政府為張向溫落實政策并解決工作,49歲的他來到赤壁市上班。1986年,赤壁市啟動重修烈士陵園計劃。得到消息后,張向溫立刻將積攢下來的280元工資全部捐了出去?!耙黄鹕蠎饒龅膽鹩褯]幾個活著回來,我不但活著回來了,還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還過上了好日子,我不能就這么過著,我要為國家多做點什么?!睆拇?,張向溫開始用捐款方式來回報社會、感恩國家。1994年,支持三峽工程建設,他捐去3000元;1996年,支持赤壁新區發展,他捐出3000元……匯款回執單上,他留下姓名“應獻”。為什么留這個名字?張向溫說,國家受災,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種時候應該作奉獻,所以匯款人就寫“應獻”。對黨對社會,張向溫毫無保留、“應獻”盡獻。對自己和家人,老人則能省則?。阂粡?0多年的木板床,一雙打著補丁的拖鞋,一條泛白的毛巾,一臺12英寸的小舊電視,全部家當加起來不超過一千元。女兒出嫁,張向溫也沒給她置辦一件像樣的嫁妝。30多年來,張向溫老人累計捐款捐物30余萬元。一張張匯款回執單,一個個“應獻”簽名,見證的是一名老兵對黨、對社會的赤膽忠心。

  賡續精神 堅持播撒紅色種子

  退休后,張向溫老人堅持發揮余熱,到處宣講革命故事,傳承革命精神。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張向溫以一名老黨員的名義,將存折里最后6萬元積蓄全部捐出;組織上送來的1萬多元慰問金,他自己分文未留,全部用來購買革命書籍捐給學校?!拔乙o孩子們講講‘紅船精神’,講講‘跨過鴨綠江’的故事,讓孩子記住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蓖砟甑膹埾驕乩先诵袆硬槐?,但他仍然堅持宣講,請志愿者推他到學校,自己坐在輪椅上給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紅色的種子。

  一句諾言,一生作答?!敖裉斓男腋I钍屈h和人民給的,我們不要忘記黨、忘記人民,更不能忘記艱苦奮斗的傳統?!睆埾驕乩先擞脤嶋H行動保衛祖國、無私奉獻,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大愛與初心。(責任編輯:劉朝靈 陳晨)

來源:湖北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