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亭
退休教師傳承非遺文化 把宣講黨的惠民政策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助人為樂
青海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李彩亭,男,1965年10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大通縣河湟皮影戲演唱志愿者。李彩亭退休前是青海省大通縣向化鄉中心學校督導員,從教26年,李彩亭以校為家、忘我工作,在模范履行教師職責的同時還結合自身對河湟皮影戲的熱愛,積極傳播河湟皮影文化;退休后李彩亭主動將黨的惠民政策融入皮影文化中,退而不休矢志發揚河湟文化。李彩亭曾獲青海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丹心一片育桃李 首倡非遺進校園

  1986年,李彩亭從青海省大通師范學校畢業后,主動申請來大通縣最偏遠的向化中學工作。這里平均海拔2800米,高寒缺氧、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物質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李彩亭從不言苦。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校長,他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以勤勉的工作態度,勇于創新的工作精神,在教書育人這片土地上耕耘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李彩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皮影戲演唱者。李彩亭出生在西寧市大通縣東峽鎮克麻村,祖上就是皮影戲演唱傳承家庭,在家中長輩的耳濡目染下,李彩亭對皮影戲有著獨特的情懷,一有空閑時間他就會拿出家里的皮影練習。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也為了傳承弘揚河湟皮影戲文化,李彩亭將皮影戲帶入學校,是青海省“非遺進校園”的最早踐行者。他在向學生展示經典皮影戲的同時,又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創作了現代皮影戲《民族團結一家親》《孝敬父母心要誠》《百年歷史看今朝》《努力實現中國夢》等貼近時代的新曲目,深得學生的好評和喜愛。

  退而不休傳文化 再創新篇頌時代

  2018年,李彩亭光榮退休。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河湟皮影戲創作演唱的工作中,并將自己創作的曲目在各個文化活動現場進行展示。為參與大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李彩亭自籌資金,修建了600平方米的皮影所,免費向群眾開放,并拓展建設“克麻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定期舉辦鄉村文明講座、移風易俗大講堂等,在重要節慶日期間給觀眾獻上精彩劇目、舉行現場觀摩、交流皮影演唱和雕刻藝術,不遺余力地傳播皮影戲藝術。

  李彩亭還結合縣文化館非遺進校園工作,成立皮影戲興趣小組,開展皮影戲教學。在教學中融入英語對話、古代詩詞、民間小調等新元素,引起了學生們學唱皮影戲的興趣,并把皮影戲列為《校本課程》。李彩亭說:“傳統文化一定要適應時代,學會創新與變通,我們在非遺進校園過程中,根據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制作影人編排成戲,很受學生歡迎?!?/p>

  近年來,李彩亭積極響應大通縣委號召,以“河湟皮影”演唱為載體,改編出7字句格式的皮影戲唱詞《億萬農民笑開顏》,并深入大通縣各鄉鎮志愿服務演出。廣大群眾一邊聽著悅耳的皮影唱腔,一邊通過唱詞領會文件內容,領悟“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責任編輯:黃舒雅 管齊忠)

來源:青海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