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聯
創立公益組織幫助貧困家庭學子圓求學夢
助人為樂
江蘇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周慶聯,男,1967年生,宜興交通產業集團職工。

  一名遠在江蘇宜興的公路養護職工,卻與千里之外的川黔地區貧困學子相繼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條條“涓涓細流”,不斷匯聚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愛的海洋”;精準實施“一對一”結對助學方式,切實提高公益助學的有效性;堅持十年如一日,甘當寒門學子改變命運“鋪路人”……他,就是江蘇省宜興市壹家壹公益社的發起人、江蘇省宜興市交通產業集團的職工周慶聯。

  自2011年萌發結對助學愛心并發起創立社會公益組織以來,周慶聯和壹家壹公益社的全體愛心人士,情系革命老區,精準扶智扶志,近十年來累計無私捐獻助學資金超過1200萬元,先后幫助5000多名四川、云南、貴州等革命老區貧困家庭的莘莘學子圓了求學夢,直接受惠群眾家庭超過4000戶,人數過萬,為脫貧攻堅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有800多名品學兼優的學子考入了各類高等院校,實現著“知識改變命運”。其中,周慶聯個人捐助累計超過150多萬元,捐助結對學子36人,有22名學生相繼考入復旦大學、北京外交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等名院校,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公路養護人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博大情懷。多年來,周慶聯先后獲得了無錫好人、江蘇好人等諸多榮譽稱號。由他發起創立的宜興市壹家壹公益社也先后獲評市優秀社會組織、優秀志愿者服務等項目獎。

  推己及人,開啟公益之路

  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今年53歲的周慶聯,出身在江蘇宜興的一個農民家庭。在他的印象中,年幼時家境貧寒,常常半夜醒來時還能看見他母親正在趕工掙錢以補貼家庭的忙碌身影。當初因家庭困難,1984年初中畢業后便到當地的一家汽車運輸企業學汽車修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調入宜興市公路管理處工作。早年的家庭貧寒,使他懂得了“只有努力學習知識才能改變貧窮命運”的道理,并在家庭經濟條件逐步改善后,開始萌發了公益助學的念頭。

  2008年,在四川巴中周慶聯結識了愛心助學夫妻——張彥杰夫婦。張彥杰是一位身患癌癥的鄉村民辦教師,夫妻倆堅持愛心助學十多年,先后幫助數千名貧困山區的孩子圓了求學夢,這些都讓周慶聯感動不已。2011年6月的一天,當他在無意中聽聞老同學周盤軍正在讀高一的女兒,因湊不齊學費等面臨失學時,周慶聯深有感觸、頗為感慨,當即出手相助,并和張彥杰商議后,決定每年資助這個孩子3000元學費,直至其高中畢業。由此,也開啟了周慶聯的公益之路。

  長途跋涉,力求精準助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隨著與四川巴中“兔兔愛心家園”、上?!拔灮鹣x”等社會公益組織愛心人士接觸的不斷增多,特別是自費深入到川黔地區部分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了解情況后,周慶聯愛心助學信念愈發堅定。2011年7月,周慶聯在四川巴中的恩陽、柳林鎮走訪部分貧困戶時,了解到有些品學兼優的孩子,因家庭困難而面臨失學,深為震憾。他不僅自掏腰包給予資助,而且發動身邊有一定經濟條件的親朋好友,“一對一”結對助學,一起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2013年,周慶聯在助學團隊的基礎上發起成立了宜興市壹家壹公益社,主要資助川黔革命老區品學兼優的初高中貧困生。助學以“一對一”結對幫扶為形式,注冊社員按每月300元、全年10個月計算的標準,逐月直接匯給受助學生,直至他們高中畢業。多年來,從貴州遵義,到云南綏江,再到四川巴中等地,周慶聯每年都要數次自費到革命老區走訪了解具體情況,行程數萬公里,在革命老區留下了他的愛心足跡。

  好事要辦好,善事要善成。在公益助學路上,周慶聯和他發起創立的壹家壹公益社始終堅持“精準助學、務求實效”原則,采取“當地學校推薦、公益社初審、實地走訪核實”措施,嚴格規范運作。2011年以來,周慶聯自掏腰包,每年利用各種假期時間,趕赴四川、貴州等地的革命老區,在當地有關公益社團和志愿者的幫助下,逐一上門核實每名受助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四川的一次走訪中,為核實受助學生陳何歡的實際情況,周慶聯輾轉搭乘汽車、摩托車4個多小時,從宜賓市區到達該生家所在的村,后又翻山越嶺7小時才到達陳何歡家。近十年來,周慶聯的足跡到達了四川、貴州等地的20個縣(區),走訪里程超過達6萬公里,詳細掌握了每名受助學生的具體情況。每次走訪回來,他還要利用休息時間及時整理相關材料,并將具體情況迅速反饋給公益社社員,確保公益助學做到實處、取得實效。

  聚沙成塔,匯聚愛的海洋

  眾人搭柴火焰高。隨著實地走訪的不斷深入,周慶聯接觸了解到當地貧困家庭的孩子也逐漸增多,也深深感到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擴大捐資助學的覆蓋面?!懊恳粋€貧困家庭背后都有一段心酸故事。但生活的貧窮與困難,給了孩子很多寶貴的品質。與我們這里同齡孩子相比,他們更成熟、孝順、懂事。我覺得必須做點什么?!鄙嚼锖⒆拥臉銓?,對求學的渴望,以及面臨的困難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在盡他所能擴大捐資助學覆蓋面的同時,他通過微信、QQ等媒介,把實地了解的有關情況發布出來,發動親朋好友加入,以幫助更多的寒門學子。周慶聯的義舉,不僅感染了他身邊的親朋好友,而且也感動了許多素不相識的社會愛心人士,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不斷加入壹家壹公益社。截至目前,“壹家壹”注冊社員已有220人,并在深圳、南京、無錫等地成立了“壹家壹”公益助學小組,累計直接資助超過1000萬元。其中,注冊社員張希蘭、沈利民分別已累計資助了50名、40名貧困生。

  脫貧攻堅,打通最后一公里懸崖路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金山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其中賽江組和趕金組地屬烏江庫區偏巖河邊上,與畢節市金沙縣沅村鄉隔河相望,杜家堡渡口是兩岸人民生產生活經濟往來的交通要道,走小黑桃灣步行懸崖路30分鐘即可到達,乘車就需要繞行近30公里。這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天然臘梅花,紅豆杉等珍貴自然資源,幾百畝田地因道路不通而荒廢,當地群眾守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端著貧困的碗。該村兩組目前共36戶村民,102人,小部分村民搬遷和外出務工,現留守于這里的多為老弱病殘,90歲以上的4人,60歲以上的就有2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70%。修通這段公路,直接受益人數超過100人,間接受益村民組8個1000多人。由于開挖這條路,必須經過一公里多懸崖地形,目前20戶貧困邊緣戶,自行投工投勞,湊資1.5萬元啟動開挖,險要地段尚差修路資金5萬元。當天,宜興市壹家壹公益社將這筆錢送到村民手上。

  有愛壹家壹,心佑巴中行

  在川黔多年走訪學生中,山區很多孩子的重大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臟病因偏遠和相對貧困無法得到及時治療;2021年初周慶聯終于聯系上南京醫科大學附院“心佑”團隊;經多次溝通協調,于5月底和“心佑”負責人耿直博士抵達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啟動了“有愛壹家壹,心佑巴中行”項目,該項目順利實施后能免費救治解決多名山區孩子的先心病癥,直接服務群眾,為提升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效,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

  扶貧幫困,更要扶志。物質上的幫助及生活上的關懷,可以讓孩子們繼續學業。但是,周慶聯最想給孩子帶去的還是求學的希望及努力成長成才的動力。為此,他想出了多種辦法,包括堅持寫信交流,定期致電詢問學習情況,暑寒假實地回訪等,幫助他們在人生路上走的更穩、更好。同時,他請公益社每位注冊社員與結對貧困生要保持經常性聯系,每月通過電話、微信、書信等方式,及時了解結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思想狀況,加強溝通,助力他們健康成長?!皭坌闹鷮W除了送錢送物,更要送愛,要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還要讓他們學會珍惜,知道感恩。定期與受助學生面對面溝通交流是我最重要的后續工作?!睖贤ㄗ岆p方沒有距離。在周慶聯的手機里、在抽屜中厚厚一沓信件中,有著孩子們一條條充滿溫情的話語:“周伯伯,再次鄭重地向您說一聲謝謝?!薄皼]有您我不可能有機會走出大山?!薄爸苁迨?,這些天李子熟了,有空您一定要來嘗嘗?!币技乙脊嫔缟鐔T們的拳拳愛心,也在受資助的寒門學子中引發了可喜可賀的“質變”。孩子們在感恩的同時,接過愛心“接力棒”,不斷傳遞擴散愛心。其中,來自四川宜賓的高春梅,是周慶聯結對幫助的第一個孩子。高中畢業后,沒有選擇上大學的高春梅在周慶聯的鼓勵下,加入了公益支教的隊伍;趙福婧考取北京體育大學的同時加入公益社參加各類公益志愿服務等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泵鎸π聲r代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如今已年過半百的周慶聯,將帶著壹家壹公益社的所有成員,秉持一名普通黨員初心使命,繼續奮發有為,為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盡到最大的努力。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