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鳳仙
捐款捐物救助30多名特困兒童
助人為樂
河南省
2021年7月“中國好人榜”
MGRN1624613067374.jpg
人物故事:

  毛鳳仙,女,1956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中牟縣青年路街道東關村人,河南官渡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毛鳳仙1974年參加工作,至今已47個年頭。毛鳳仙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她6歲喪母,父親重病纏身,家境非常貧寒,上不起學,吃不飽飯,周圍的街坊鄰居、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等好心人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多次伸出援手拉她一把,她才得以完成學業,并有了參加工作的機會,她幼小的心中早已萌發了一種樸素的報恩承諾,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多做好事善事回報大家。

  1974年,毛鳳仙高中畢業后留校做了一名民辦教師,當時月工資22元。第一個月,她除了交每月10元的伙食費和給老父親6元,所剩的幾元錢都救濟了班上的特困學生;1978年,毛鳳仙考入醫學院校,1981被分配到河南省中牟縣鄭庵鄉衛生院工作,1990年因為工作需要,她轉到了鄭庵鄉政府工作,成為了一名基層干部,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遇,她放棄捧了20年的鐵飯碗,毅然投入到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創立了中牟縣最早的民營房地產開發企業——河南官渡置業有限公司。作為民營企業經營者,她的身份變了,職務變了,財務的支配權也大了,但她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即使在公司最艱難的創業時期,她也時刻沒有忘記每月、每年從個人的工資中或公司的經營中擠出一部分錢繼續踐行她回報社會扶貧助困的諾言。

  1996年她在報紙上看到大孟鎮賀崗村朱登枝老人一家九口,有三個病殘人,一個傻媳婦,丈夫過早去世,小女兒面臨輟學,還有三個小孫子無力撫養,全家僅靠朱登枝一人苦苦支撐,老人近乎絕望。當她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毫不猶豫的組織公司員工募捐救助朱登枝一家。二十多年來她對朱登枝一家的救助從未間斷過。25年間,她共撫養、助養的孤兒和特困學生30多個,考上中專技校的6個,考上大學的11個。

  2005年以來,毛鳳仙先后撫養了八崗鄉喬家村和白沙鎮白沙村的5個孤兒,現在八崗鄉2個年齡大點的孩子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20148月,中牟縣官渡鎮東周村的周關梅患白血病,家里為其掏光了家底,東拼西湊仍是杯水車薪,處于生死邊緣,毛鳳仙得知后,第一時間送去了三萬元。

  201410月,中牟縣狼城崗鎮東狼村的李海濤身患骨癌,且父亡母嫁,他大伯為他看病已“山窮水盡”,化療無錢再做下去,毛鳳仙當即去家里送了三萬,去年又給了五千,并東奔西跑通過慈善總會給他安排了工作……

  2018年她了解到中牟縣大孟鎮巖莊店村馬賽、馬依萱兄妹倆個因父親車禍去世,母親又殘、又啞、又傻,生活不能自理,奶奶已80多歲高齡,馬依萱已7歲卻從未上過任何學校。她當時就表態要長期救助馬賽一家。如今,馬賽已于2020年考入大學,馬依萱也在她和公司員工幫助下順利上過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今年該升小學三年級。并且每月的生活費都按時送到學校。

  她的公司自2017年以來每年都要和縣慈善總會聯合舉辦“全縣孤兒慶六一”活動,在活動期間她得知韓寺鎮董店村孤兒張佳昊的家庭情況。父母雙亡,跟著83歲的爺爺奶奶生活,一家三口靠著一點低保和孤兒費生活。她說:“這個孩子我們一定要幫,我們不但要給予物質上的幫助,還要給他像父母兄弟姐妹般的關懷和精神上的撫慰”。

  在助養張佳昊的過程中得知其大伯家15歲的孩子因小兒麻痹而身殘。她及時聯系“河南省殘友基地”,并親自接送這個孩子到殘友基地參加培訓,以使其學得一技之長,長大后能自食其力。

  河南省殘友基地王紹軍經理因重大火災而大面積燒傷,雖撿了一條命,但后續治療需要太多的錢,他們全家很無奈。她當時就號召公司職工捐款捐物,并教育職工說:“王紹軍經理是個有大愛的人,他雖患重癥肌無力,可他把前半生掙的錢都投到了為殘疾人尋求出路的事業中。為眾多殘疾人痛苦的人生開辟了多條奮力前行的道路,他為河南省殘疾人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F在他有了難,這些為眾人抱薪之人,我們大家不能使其凍斃于風雪?!惫韭毠ぎ斕炀蜑橥踅B軍經理捐了2萬元現金和食物,并且后續的幫扶不會間斷。

  2020年元月新冠疫情在全國肆虐,中牟縣的防疫工作全面展開之時,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她號召全體職工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斗中。她不顧勞累帶著子女給一個一個疫情防控點送御寒物資和食品。在得知青年路辦事處防疫物資缺乏時,她慷慨解囊給青年路辦事處捐3萬余元的物資。

  2004年,她被鄭州市文明辦評為“文明市民”,2006年被鄭州市婦聯評為“十大杰出女性”,2016年被中牟縣評為“感動中牟十大人物”。2015年以來連續6年被中牟縣評為“慈善好人”。連任中牟縣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她所領導的企業也多次被評為“愛心企業”“扶殘助殘先進企業”和“誠信企業”。

  毛鳳仙曾為公司創造過千千萬萬的價值,她個人和公司用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錢物也有580多萬,但她自己卻是相當的儉樸,對家人和子女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她經常對子女說:“我所掙的錢是社會上的錢,我只有重新分配的權利,沒有奢侈浪費的資格。我老以后也不會給你們留什么錢財,留下的只有我心懷大愛、胸裝誠信、吃苦耐勞、奮斗不息的精神,有了這些你們將會立于社會而不敗?!?/span>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