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慎元
成立愛心公益組織 為轄區內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輔導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陶慎元,男,漢族,中共黨員,1966年2月出生,興化愛心之家公益協會會長。

  事跡簡介:2015年,陶慎元從同伴手中接任興化愛心之家公益協會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協會志愿者隊伍從當初的十幾人多人,發展壯大到百余人多人,開展志愿服務11520人次,幫扶困難家庭39戶,累計捐助錢物80余萬元。協會活躍在敬老助殘、扶危濟困、捐資助學、公益環保等志愿服務前沿,通過實際行動成為帶動全市公益志愿服務的領頭雁和動力源,廣泛吸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加入志愿者隊伍,匯聚更多的愛心力量。 2018年5月協會成立了興化首個群團組織黨支部,進一步增強了協會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在興化,有這樣一群愛心人士,他們用日常的點滴愛心、尋常之舉,以小聚多、積沙成塔,匯聚成愛的洪流,溫暖并感染著被關愛者和身邊的人們,他們就是興化愛心之家公益協會的成員們,而陶慎元就是他們的領頭人。

  因為“愛”他們走到一起

  “愛心之家”成立于2013年4月,由在興化工作的鹽城籍女青年徐圓圓發起成立,2015年徐圓圓回老家工作后,陶慎元接任會長。為了規范協會運作,陶慎元為協會定了個“家規”,即每個成員每月必須參加三次公益活動,人均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每年不少于64小時。每月25日前,“愛心之家”成員通過微信上傳次月可參加活動的日期,由協會秘書長匯總,制定詳細方案。

  “為了保證我們幫助的對象都是真正有需求的人,每次活動前我們都會實地走訪,篩選出最需要幫助的人?!碧丈髟f,這幾年“愛心之家”成員幾乎走遍了興化城鄉的孤兒院、敬老院及城區公園,他們一路奉獻愛心、播撒文明。

  在他的帶領下,協會活躍在敬老助殘、扶危濟困、捐資助學、公益環保等志愿服務前沿,通過實際行動成為帶動全市公益志愿服務的領頭雁和動力源,廣泛吸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加入志愿者隊伍,匯聚了更多的愛心力量。

  用心關愛,讓愛傳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15年開始,協會志愿者以“心系敬老院,溫暖夕陽紅”主題廣泛開展公益活動,每月定期開展敬老志愿服務,6年來愛心志愿者的足跡遍布全市28個鄉鎮(街道)敬老院,城區的各個社區老年服務中心。他們每到一處,都義務為老人提供服務,有的幫老人洗頭、理發、剪指甲、量血壓,有的到“愛心食堂”為老人準備美味可口的飯菜,還有的發揮特長才藝,滿足老人觀看文藝表演的需求。每月走進到泰州市兒童福利院走訪,給孩子們精神上的撫慰,還給予物質上的幫助,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體驗到人間的真情。

  2016年6月23日,鹽城阜寧遭受了17級龍卷風,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房屋受損。陶慎元迅速組織20多名愛心志愿者,驅車100多公里趕到受災較重的陳良、丹平協助救災。給災區人民帶去了食品和飲用水,同時他們加入了當地的救援隊伍,力所能及地幫助修理受損的物件、清理廢棄的雜物;對輕傷災民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與他們聊天,釋放心理壓力。同時還對突發事件家庭伸出援助之手,截止目前共捐助近13萬元。

  除了關愛活動,協會還開展“愛大地純凈、護藍天碧水”公益環保志愿服務,6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植樹綠化、提倡節儉、爭做環保衛士等系列活動72次,參加活動2880人次。志愿者走上街頭巷尾、走進社區人家、走到公園景區進行垃圾分類環保宣傳、垃圾清理、固廢垃圾回收活動等,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公益環保理念。

  愛心接力,助力脫貧攻堅

  2017年,興化市原缸顧鄉仲家村種植戶陸桂才遇到產銷難題,家里30多萬斤紅薯成了握在手里的“燙手山芋”。紅薯豐產卻賣不出去,希望愛心人士能夠前往收購紅薯,解燃眉之急。陶慎元通過市文明辦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立即在協會號召,組織志愿者到現場,一起幫陸桂才挖紅薯,同時還幫助解決了一部分銷路問題。當天除了現場志愿者挖的上千斤紅薯被買走,他們志愿者群里還有人預定了3000斤。

  這次的活動使陶慎元意識到志愿服務的領域并不只局限于捐錢捐物,他還能做更多事情。2019年,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深入開展,一大批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走出了“困境”,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年齡大、身體差等多種原因,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雖然日子好過了,但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一如以往,缺乏生活熱情與激情,生活質量以及存在感、獲得感相對較低。陶慎元通過興化市委政法委“水鄉愛心匯”平臺牽線搭橋,主動參與到做脫貧摘帽后的“后半篇文章”工作中。

  2019年7月,會長陶慎元組織協會志愿者與陳堡鎮蔣莊村、唐莊村的30戶曾經的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以扶志為重點,通過生活上的幫助、人文上的關心,幫助他們建立對生活的信心和志氣。志愿者每月到幫扶對子家中服務一次,動態記錄《幫扶跟蹤愛心助力手冊》。

  現年64歲的陳堡鎮蔣莊村村民季益華右腎失去功能,同時還患有高血壓、痛風等疾病,目前每天要吃7種藥,無勞動能力的他在被列為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后,又通過政策托底的方式脫貧。物質上的“窮根”拔了,但其精神上的“窮根”依然存在,思想和生活仍像以前那樣,突出的一點就是生活上比較散漫隨意。因為不愛整理家務,各種物件隨意擺放,家里臟得沒處下腳。志愿者與之結成幫扶對子后,多次上門幫他整理家務,清理掉無用之物、過期藥物等,并教給他一些日常生活知識。從此,季益華的家里慢慢有了變化,鄰居形象地說,“熱心人幫老季把家里的‘廢品站’關掉了?!?/p>

  在陶慎元的帶領下,協會踐行公益奉獻理念,廣泛傳遞志愿服務精神,協會志愿者隊伍從當初的十幾人多人,發展壯大到百余人多人,開展志愿服務11520人次,幫扶困難家庭39戶,累計捐助錢物80余萬元。2018年5月協會成立了興化首個群團組織黨支部,進一步增強了協會的組織力和凝聚力。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更是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來到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分組走進16個社區,有的進行家庭走訪,統計外地返鄉人員名冊,為防控工作提供一手資料;有的走街串巷發放宣傳單,告知居民防護知識;有的日夜蹲守在小區,協助社區管理重點隔離防護人員的出行和一日三餐;有的在小區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另外,協會還購買了2500個口罩免費分發給市民。在了解到社區很多老人生活不便,特別是頭發長了沒地方理。協會了解到情況后,立即組織了協會的理發師志愿者,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義務為轄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理發。他們像戰場上的一支機動部隊,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

  2016年,協會獲評“2016·最美興化人”。2019年,被推選江蘇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協會徐永元、陳軍兩名志愿者事跡被市文明辦《我的名字叫志愿者》宣傳,而陶慎元自己面對榮譽時永遠躲在背后,他說:他不在乎榮譽,只想通過自己的活動讓更多人感受溫暖,讓志愿服務精神被更多人接受。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