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前俊
從三尺講臺到疫情卡口的獨腿“守門員”
助人為樂
浙江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胡前俊,是畫溪街道徐家浜村郭家村的村民,是一名黨員,也是這次防疫戰中的一名青年志愿者。

  防疫前線的獨腿“守門員”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他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展。隨著疫情的發展,各類謠言四起,很多長輩由于信息不暢誤信謠言,他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并告訴他們任何有關疫情的信息以官方消息為準,不制造恐慌情緒。有我們政府和廣大醫護人員的努力,我們一定會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更好阻斷病毒傳染源,全國各地紛紛設卡,對疫情嚴防死守。他主動報名參加村口卡點值班,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詳細的詢問和登記,并做好體溫測量等各項卡口值守規范流程,做好村里卡口的“守門員”。在他看來,無論是上課還是值崗,同樣都是站著,同樣都是傳播知識,然而對于他而言,在卡點當志愿者是比授課更困難的事。攔截,對于其他志愿者而言是件小事,但對于行動不便的胡前俊而言卻不是易事,為了不漏過每一個想進村的人,每次輪到他值班的6小時,即便手掌肩膀很疼,他都一直堅守著。跟其他志愿者一起值班的時候就不想讓他們把他當成殘疾人對待,就倚靠在村口的桌子稍微休息一下,因為他想大家都是這樣堅守在自己崗位,他也不能落后,他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此品浅:唵蔚墓ぷ?,執行起來卻并不是那么容易。除了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也還需要非常大的耐心,有些人對于出入登記很不滿,覺得自己并沒有接觸什么人也不會攜帶病菌,甚至會想要強行闖入。還有一些老年人,由于信息不暢通,對這次疫情嚴重情況認識不足,出門不帶口罩隨地吐痰還亂串門,對勸阻工作也是很不配合。還有些想要回村里子女送點吃的。對于熟悉的人,他們會打感情牌,想要放松出入管控。由于村里大多是長輩,作為晚輩,胡前俊一開始對于防疫知識的“授課”并不順利。然而他卻不曾氣餒,每天依然堅持走20分鐘的路程來到卡點,將教書的耐心用在了老人們的身上。胡前俊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跟他們解釋和溝通,最終贏得了他們的理解,有些還是很不情愿,但是也支持和配合他們的工作了。他和志愿者們會覺得這份工作很值得。能為村里也為這次防控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他感到很幸福,他說“我只是站在疫情防疫戰線的普通人,有我們廣大醫護人員在一線與病魔頑強做斗爭,有我們這些千千萬萬同心協力的守護者,有我們“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的中華精神。我相信,我們終究會戰勝這次疫情,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

  “隱形雙翼”的奮斗少年

  7歲時,胡前俊因意外右腿截肢,人生從那一刻變得昏暗。住院期間,因為交不起醫療費,面臨停藥。父母為了湊集醫藥費四處奔走求人,在家庭陷入絕境時,社會上許多好心人的的捐助挽救了他和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黑暗中出現了一絲光明,他說,自己的第二次的生命是許許多多不認識的陌生人給予的,他要更加珍惜。母親從小就教育他要懂得感恩,將來回報社會。感恩的心在他年幼的心靈中扎根發芽。大學時,他積極參加各類志愿者服務,有志愿者服務的地方,總能見到他的身影。大學期間累計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時間共計400多小時。

  雖然只有一條腿,但是他走路速度很快。他說,自己已經比別人落后很多,要走得更快才能在追趕上大家。身體殘疾不代表人格和精神疾病,他憑借這股不服輸的精神,在許多方面他都做得比別人好。學習上他不甘落后,從剛進高中全校排名700多,到后來全校前五十。從普通班進到實驗班,一步一個腳印。大學期間更是年年獲得專業獎學金和其他各類獎學金。還曾代表學校參加省里面的比賽,大學四年獲得的各類榮譽整整裝滿了一箱。

  大學期間,他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疫情發生,村村封路設卡,他沖鋒在前。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困難,共產黨員先上。

  三尺講臺上的辛勤園丁

  畢業后,胡前俊選擇成為一名教師。雖然大學是歷史學專業,但因為非師范出身,如何上好高中歷史課,成為了擺在他面前的最大問題。備好課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來校第一年就肩負起兩個年級四個班的課程,壓力著實不小,秉承“寧缺毋濫”的精神,他早上7點到校,晚上11點才走。別的老師花一天備課,他常常需要兩三天才能備出一節課,同事勸他不要這么認真,他說,自己心里那關過不了。

  經常,自己辛苦備的課一節課就上完了,新課程還來不及準備。那段時間他很焦慮,時間在拼命催趕著他,為了不耽誤課程,他經常加班到一兩點。這一年他吃住都在學校,學校成了他“第二個家”。

  但他依然覺得不夠,上課中他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于是他跑去聽了師父一年的課,這期間讓他豁然開朗,縈繞在心頭的很多問題解決了,上課也更有條理。有時趁著長中老師開課,他會跑過去聽課“偷師學藝”。每一次聽完課,他都回來仔細思索回味,再結合自己的備課不斷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課件。直到現在,他還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修改和調整自己的備課,只為精益求精?!爱斄死蠋煵胖?,什么叫磨課”他說。

  藝高班級不多,但是學生數量很多,常常四個班作業一起交上來,批改作業成為了一項浩大的工程。他曾笑說“吃完早飯過來批作業,批完就吃中飯了”。在每一次的批改作業中,他會及時記錄下學生作業情況,對好的學生表揚和鼓勵,對基礎差的同學,他會把學生叫過來耐心講解,傾聽他們的想法。對學生還不能掌握的知識點,課堂講解作業時會再次進行鞏固,雖然很累,但是他說,通過批改作業,老師更加清楚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掌握情況,才能教好學生。

  這一年,是艱新的一年,但正是極具挑戰的一年,讓他迅速成長、完成蛻變。

  第一天上課,前俊就給自己定下兩個要求:不早退、不拖課。每節課他都會提前到教室,而要做到不拖課就必須要充分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學生專注力成為了他又一大亟需解決的課題。

  年輕,是最大的資本。作為年輕教師,學生愿意親近,而這更能讓他了解學生,發現問題,也更有利于對癥下藥?,F在學生是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網絡流行詞成為學生們口頭禪,前俊時常留意并將其融入課堂,在講到一些歷史事件時還將一些相關小故事穿插引入,不僅活躍課堂氣氛,也提高了學生們積極性。藝高學生文化課基礎較差,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前俊也注重循循誘導,針對學生不清楚的知識點,他會給學生梳理一個知識框架,讓學生將這個框架內容充實起來,然后和學生一起發現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一遍遍的整理和查漏補缺中,老師逐漸“放手”,將更多主動性和自主性交給學生,學生不僅知識體系建立起來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一位袁姓學生,非常喜歡歷史,但是每次考試材料題總是拿不了高分而苦惱,前俊主動找來他,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給學生梳理講解答題技巧和方法,每一份試卷每一次答題讓學生先將他的解題思路,指出問題與不足,經過一個半月的梳理,材料題從最初的11分到最后拿36分(滿分40),該同學在最后的選考中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付出終有回報,他的歷史課堂變成了傳播知識、天馬行空的歷史舞臺,學生們盡情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他也成為了學生口中親切的“老胡”。很多學生都記得他的生日,給他送上生日祝福和蛋糕;畢業好幾年的學生還經常聯系他,說起大學的歷史課就想起了“老胡”,每年都有好多學生回來看他,這些點點滴滴,他都記在心里。

  2020年的春節注定是不平凡的,在全國抗擊疫情的氛圍下,胡前俊充分發揮自己“人民教師”的師德,主動充當起志愿者,與其他青年志愿者及徐家浜村的村干部們一起為居家兒童提供在線網上作業輔導,疑難解答等,幫助打印各類學習資料,為孩子們在家學習提供服務,受到村民一致好評。

來源:浙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