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趙繼軍
共創公益協會 合力幫扶困難群眾
助人為樂
安徽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李兵,男,1979年1月出生,現為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會長,個體業主。

  趙繼軍,男,1965年8月出生,現為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會員、蚌埠市心理咨詢協會秘書長。

  事跡簡介:“一份愛心,十分希望”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李兵和趙繼軍二人走到一起的初心。從2014年開始,他們以滿腔的熱情積極投身關愛困境兒童、資助困難家庭、幫扶“失獨”老人等各項關愛幫扶活動。2014年以來,在二人的努力下,累計籌得善款40多萬元,幫助過1000多名困難群眾先后走出困境,事跡被國家、省、市新聞媒體多次報道。2019年11月,“冬日暖陽”幫扶項目領頭人的李兵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邀請,作為頒獎人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宮井豪頒獎。今年以來,李兵和趙繼軍二人獲得了“安徽好人”榮譽稱號,而李兵更是提名為2019年度全國“四個100”先進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

  修車起家,致富不忘報社會

  農村長大的李兵,19歲便在蚌埠某汽車修理廠當學徒工,生活的艱辛養成了他不怕臟、不怕累、能吃苦、能受罪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勤奮好學和廣交善緣,李兵很快便從一名汽車修理學徒,成長為“致遠汽修”的老板。之后,他又在自己的修車房隔壁,創辦了一個“好人免費洗車點”,并取名“愛心凈洗屋”。李兵說,他就是想讓周圍乃至全市所有樂善好施的志愿者或好人們都能免費洗一次車!一方面,自己可以多結交一些“善心”朋友;另一方面,也能為蚌埠那些愛做好事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回饋和幫助,讓更多人體會到“好人有好報”。2019年,蚌山區“好人關愛日”活動中,他為在場的50余位身邊好人贈送了可以免費洗車的《好人禮遇卡》。

  隨著修車業績的增長,李兵逐步過上寬裕生活。對此,他并沒只想著自己去享受,而是開始琢磨如何幫助別人。李兵是地道的蚌郊鄉下人,他知道在他家鄉,還有不少人日子過得較為緊巴,有的還屬于貧困戶。為了帶領他的修車師傅們一起做好事,2014年,經李兵提議,幾個修車師傅和李兵一部分關系好的同學,共同組建了一支充滿正能量的愛心隊伍,取名“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李兵為協會領頭人。從這一年起,每一年李兵都在自己家鄉,帶著大伙開展諸如幫扶困難戶、關愛孤寡老人、資助困境兒童等各項活動。對他們的活動,不僅鄉親們給予點贊,就連當地政府也經常點贊他們是好樣的!經統計,近5年,李兵已牽頭組織捐款40萬多元用于幫扶家鄉及周邊區域等1000多名困境人口,這其中有因病致貧、因喪失勞動能力致貧、因“失去獨生子女”致貧等多種類型。李兵能夠領著大伙兒長年累月在家鄉扶貧幫困,不僅使這部分困難戶著實解決了一些困難,也使自己隊伍不斷壯大,他家鄉很多年輕人逐步從觀望李兵到跟隨李兵,與李兵一起穿上紅馬甲做好事。如今,李兵團隊固定志愿者已有117人,其中李兵同“鄉”占一半還多。

  捐建住房,伸出援手濟弱童

  2018年底,李兵在進行困境兒童摸底調查,得知秦集鎮高梗村有一個小男孩名叫宮井豪,宮井豪有姐弟三個,自己9歲,姐姐10歲,弟弟僅3歲,此外還有一個癱瘓在床、不能自理的母親。李兵剛接觸小井豪家時,這家人正在面臨重大變故。父親突然病逝,母親又身患重病。無奈之下,小井豪和姐姐只能用弱小身軀擔起家庭重擔,不僅要伺候難以自理的母親,還要背著弟弟去上學。生活上的困境就更不用說,姐弟仨每天只能吃白水煮面或白米飯,下飯菜根本沒有??吹綄m家困境,李兵心急如焚?;貋砗?,他很快與趙繼軍商議,決定成立以李兵、趙繼軍等人為骨干的幫扶小組,制定幫扶方案,決心以最快速度、最有效行動幫助小井豪家擺脫困境。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幫扶小組主動行動,他們先是為小井豪家辦理醫療救助和貧困補助,以解燃眉之急。之后通過動員自己團隊伙伴們自捐和爭取“外援”,爭取到北京某社會團體和部分愛心人士每月共計1000元的固定資助,為這家人的基本生活提供支持。

  看到小井豪一家4口擠住在一間破舊房屋內,而且房屋低矮破舊,與隔壁鄰居住房和周邊美好鄉村環境格格不入。為改善這家人的居住狀況,幫扶小組制定了“冬日暖陽、陽光小屋”援助計劃。通過籌善款、募物資和107天的項目實施,2019年6月底,凝聚李兵、趙繼軍和118名志愿者、近百名社會愛心人士“愛心”的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的“陽光小屋”正式建成,并交宮井豪家居住。房屋交付時,屋內冰箱、彩電、洗衣機、燃氣具、取暖器等一應俱全,使得小井豪家的生活有了質的改變。在“陽光小屋”交付那天,小井豪家和鄰居都激動得落了淚。

  對于宮井豪這家來說,僅扶貧是不夠的,必須扶智、扶志!為促使三姐弟更好成長,李兵和趙繼軍二人通過各自的“朋友圈”,招募了有經驗的教師和心理輔導老師、醫生等,組成“5+1”志愿幫扶小組。每到周六, 李兵和趙繼軍二人總是會和5名志愿者、1名心理疏導老師或醫生來到宮家,側重開展有針對性幫扶活動。幫扶小組骨干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咨詢師趙繼軍是最受三姐弟喜愛的,他通過專業方式,疏導他們受傷心理。其他志愿者或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或為仍臥床不起的宮母整理衣物、拾掇衛生。李兵和趙繼軍每次到來,都自行購買生鮮肉魚和蔬菜水果,利用宮家鍋灶自行烹制,做好后和宮家人一起進食。如今到了周六,小井豪家就象過節一般,既熱鬧又溫馨。每每看到這,不僅宮家人高興,參與幫扶的志愿者也很開心。

  真情付出,扶弱助老獻愛心

  除廣為傳播的“陽光小屋”外,李兵和趙繼軍二人領著團隊還開展了數不勝數的扶貧幫困活動,“崇尚敬老美德,關注特困家庭"成了他們的關注重點,而“陽光小廚房”、“陽光泉”則是另一例暖心的存在。

  2017年冬天,在執行“失獨家庭牽手孤兒成長”項目中,團隊里有人得知燕山鄉有位年近70歲失獨老人名叫付從越,生活在僅十來平米房子內,生火做飯都在這小屋。得知此事,李兵和趙繼軍二人立刻召集志愿者進行商議,并成立了以李兵、趙繼軍為骨干的陽光幫扶小組,制定幫扶方案。很快募集到1萬多元為老人建造一個“陽光小廚房”,并置辦了冰箱、電飯鍋等生活用品。在2019年國慶期間看望老人時,李兵和趙繼軍發現老人仍然要到以前的土井去挑水吃,水質不好且十分不便。他們再次召集志愿者,募集3千多元為老人打了一口深36米的“陽光泉”,徹底解決了老人吃水、用水問題。同時,又為老人維修了漏水的房屋、更換了屋內的老化線路,排除了存在的安全隱患。付從越早年喪妻,兒子15歲時也不幸去世,無助的空巢老人曾因自己年事漸高、體弱多病而有過輕生念頭,因為他無力掙錢養活自己,身邊又沒有親人能夠照顧,淪為貧困也是無奈的現實。這些年在幫扶小組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對晚年生活又有了信心。因為幫扶小組不僅在物質生活上為付從越提供支持,而且還定期陪老人拉家常、搞衛生,還經常開車帶老人到城里轉轉,夏天來了及時添單,冬季到了及時添厚,令老人倍感親切和溫暖。如今付從越已把李兵他們當成自己孩子,付從越經常跟人說:“這星期李兵他們一定又會來看我,因為他們是我的好兒子!”

  常德貴是李兵和趙繼軍二人幫扶的另一特困戶,該老人18年前患腦出血,一直臥床不起,也不能說話,生活基本無依靠,住的房屋也低矮漏雨。老常的前妻看到這覺得可憐,便從自己每月僅有的2000多元退休金中,擠出一部分留給常德貴生活。即便如此,仍滿足不了常德貴日常需求,因為老常需要看病吃藥、需要更換尿不濕和褥子等。因老人長期臥床不起,老常還需要定期洗洗澡。對這些,其前妻不僅不方便做,而且無能力做。 李兵、趙繼軍等人得知情況后,立即來到常德貴家實地看望,并決定成立幫扶小組,對常德貴進行重點幫扶。他們每月都送去牛奶、大米、食用油、尿不濕等,使老?;旧钣辛吮U?。當李兵、趙繼軍每次來到常德貴家時,這個臥床近20年的老人總會眼角濕潤。雖然老常叫不準他們和其他志愿者們名字,但是老??偰苷J得出他們穿的都是“紅馬甲”。每次“紅馬甲們”一進門,老??偸侵貜驼f著一句話:“謝謝你們這幫孩子們,謝謝你們經常來照顧我”。

  抗疫防汛,共同參與筑防線

  伴隨庚子鼠年的到來,新型冠狀肺炎不期而至,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由此打響。疫情牽動人心,防控刻不容緩,作為團隊領頭人的李兵在第一時間聯系了蚌埠市蚌山區黃莊街道東方紅社區。當了解到這個社區范圍大、出口多,人口密度大,工作人員卻嚴重不足的情況后,李兵立即決定先派8名團隊志愿者固定到未封閉的兩個門口執勤,另2名志愿者幫助社區完成管理及物資配送工作,并要求團隊內的黨員必須無條件沖在前面!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執行力是檢驗行動的試金石。在這次支援社區防疫工作中,李兵更是每日都出現在門點執勤,還要配送防疫物品、遞交審批材料等等,往返于社區、街道、疫控中心和隔離點卻沒有一句怨言。趙繼軍則發揮自身專業,主動在社區開通心理健康熱線,對因疫情導致恐慌的人員進行心理干預,經常工作到深夜。其中在華昌街社區有一戶居民,在其父親確診后共隔離了42天,由于隔離時間過長,而且在隔離期間得知父親因病情嚴重搶救無效去世后,該居民的情緒十分激動,一度處于崩潰的邊緣。趙繼軍得知后,立刻通過電話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經過他耐心的勸導,該戶居民的情緒逐漸得到平復,主動配合社區工作。2月15日那天下大雪,北風呼嘯,溫度驟降,但李兵、趙繼軍帶領著團隊身穿紅色馬甲在暴雪中站立,一步未退,如同傲雪中的寒梅。盡管天氣寒冷,大家沒有足夠的防護設備,宣傳工作又要在戶外進行,但竟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

  自7月入汛以來,肆虐的洪水侵襲安徽大部分地區,淮河干流全線超警戒水位。隨著淮河干流沿線區域進入緊急防汛期,李兵和趙繼軍二人剛脫下防疫的防護服沒多久,又戴上了防汛的紅袖章,一起帶領著團隊參與到淮河堤壩巡堤查險工作中。防汛值守看起來不是很難,可是只有真正上堤之后才知道其中的不易。堤壩上設備簡陋,只有個遮風擋雨的帳篷。晴時烈日,陰時雨,身體的勞累不說,還得忍受蚊蟲鼠蟻的“偷襲”,累了也只能隨便坐在地上休息一下。李兵每天帶領著團隊,攜帶小喇叭、鐵鍬、竹竿、木樁、燈具等工具在大堤內外進行地毯式、全方位巡查滲水、裂縫等險情,確保堤壩的安全。而每次巡堤,他總是選擇巡河內堤壩,因為這邊直接接觸到水面,危險性大。李兵說:“防汛無小事,責任大于天,一個小小的滲水點都是重大的安全隱患。只有巡堤時細心細致、注重細節,才能發現問題,確保巡查質量?!壁w繼軍也始終沖在最前面,每處險段都會有他的身影,他認真負責,不漏一個疑點,及時查險、報險、整險,把險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有一天夜里,趙繼軍在巡堤過程中被一條蛇咬傷。到醫院后處理好傷口,醫生要求他在醫院繼續觀察、吊水消炎,可是他為了不影響防汛工作,堅決不輸液,開了一些消炎口服的藥物就繼續到大堤上工作。

  全新計劃,“陽光少年”溫暖啟航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進一步發揮團隊在脫貧攻堅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李兵和趙繼軍二人經過摸底調查,擬對蚌埠市龍子湖區李樓鄉黃巷村的一戶困境家庭進行幫扶。這一戶人家由養父王如水和養子王天賜組成,王天賜因患殘疾,兩腿長短不一,出生第二天就被遺棄了,后被王如水收養,如今已經10歲。孩子雖在殘聯的幫助下做過一次手術,但兩腿術后仍相差8厘米。王如水自小疼愛養子,但苦于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父子倆朝不保夕,對孩子的康復訓練和未來成才也成了奢望。盡管生活如此困難,王天賜卻非常懂事,雖身有殘疾,卻學習認真,不懼嘲諷,跑步踢球等運動與正常兒童相比也豪不遜色。

  經反復討論研究,李兵和趙繼軍二人最終確定了“陽光少年”特長幫扶計劃,成立了以李兵和趙繼軍為骨干的幫扶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方案。幫扶小組積極通過區政府協調多方關系,爭取將王天賜轉入體育學校附近的小學讀書,便于今后在體校進行專業訓練,將文化和體育同步培養;落實與安徽省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的聯系和對接,目前孩子已經完成面試,楊永成教練答應免費給予田徑競賽培養。除此之外,幫扶小組還從經濟、心理等各方面,對王天賜日常生活、學習訓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實現全面脫貧是一個艱巨而又偉大的計劃,但因為有李兵、趙繼軍這樣的人帶領著團隊默默奉獻,向社會傳遞愛的力量,相信這個計劃一定會早日實現!

  “讓愛傳遞、讓夢飛翔、一份愛心、十分希望”,幾年來,李兵和趙繼軍二人帶領著愛心團隊每個月定期開展活動,用點滴的行為凝聚成了溫暖人心的力量,如陽光一般溫暖著許多人。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