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秀紅、霍秀花、霍秀蘭
聾啞三姐妹致富不忘“娘家人” 帶動百余名“繡娘”就業
助人為樂
內蒙古自治區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霍秀紅,女,蒙古族,48歲,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鎮后堡村人,先天性聾啞人,一級殘疾。2014年被被納入建檔立卡戶。

  霍秀花,女,蒙古族,46歲,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鎮巨日合村村人,先天性聾啞人,一級殘疾。

  霍秀蘭,女,蒙古族,42歲,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鎮太平川村人,先天性聾啞人,一級殘疾。

  每當農閑季節,沉睡的北疆草原尚未完全蘇醒,扎魯特旗巨日合鎮治興村的雨霏巧娘專業合作社手工藝品制作車間內便已經熱鬧起來了,其中三名繡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們忙著制作珠子繡掛件,理線、編織、串珠、打結……動作嫻熟從容、一氣呵成,她們時而看著手中制作的手工藝品,臉上露著笑容,時而抬起頭看看身邊的姐妹,始終沉默不語。她們就是合作社里小有名氣的“霍家三姐妹”。

  自強不息,她們是脫貧路上的“好榜樣”

  由于身體的原因,霍家三姐妹沒有念多少書,長大后各自出嫁成家,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最初以耕種維持生計,只能靠天吃飯,生活不富裕。但她們不等不靠,不自暴自棄,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的干。

  大姐霍秀紅出生70年代,作為家里的老大,從小就勤快能干,努力幫父母分擔家務。1994年與丈夫張鳳山結為夫婦。張鳳山也是殘疾人,耳朵聽力不行,但是能說話,夫妻二人靠種地維持生活。隨著兒子的出生,家里生活開支越來越大,一年下來只能維持一日三餐。2014年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春風吹進了邊遠貧困的小山村,霍秀紅家被納入建檔立卡戶。第一批扶貧資金給了4500元,她們買了基礎母羊發展養殖,一年下來收入也顯著提高,把原來的土房變成彩鋼房。然而霍秀紅覺得做貧困戶并不光榮,總不能這么年輕就靠國家養活,必須靠自己努力盡快甩掉貧窮這頂帽子。

  2015年6月,兒子考入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霍秀紅高興壞了,然而孩子念大學需要更多的費用,霍秀紅和丈夫商量如何再找點致富門路來增加收入。丈夫思想保守,霍秀紅反復給他做工作講道理:“我們這么年輕總不可能就這樣坐等國家救濟,要趁年輕有力氣多干點。國家扶貧不可能年年扶,扶貧政策沒了還得靠自己?!闭煞蝾^腦開竅同意做點副業,通過深思熟慮決定做豆腐。因為沒有啟動資金,村黨支部和幫扶干部幫忙貸款買的豆腐機器。豆腐做的很成功,得到大家的認可,有時做兩盤豆腐去鄰村賣,現在村民都在微信上直接訂購豆腐,她服務到位,哪怕要一塊呢,也送貨上門。人人都夸霍秀紅有頭腦,能干,比健全人都要強,她的事跡給貧困戶帶了個好頭,也給全村人做了榜樣。

  二妹霍秀花、三妹霍秀蘭也都是要強的人,她們除了種地、做手工,二妹每年春季還早早地孵些雞苗、鵝苗、鴨苗出售到附近十里八村;三妹制作手工豆包,這些項副業每年都能為家里增加幾千元的收入。

  心靈手巧,她們是樂觀向上的“巧繡娘”

  霍家三姐妹踏實能干、心靈手巧,繡工、技藝均屬一流,她們性格開朗,始終微笑著面對合作社每一位姐妹,然而,當你再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她們之間的交流或是她們與外界的交流,全都是靠手語、眼神和表情等肢體語言,因為她們是三名聾啞人,而且是先天性聾啞,從她們一出生,面對的就是無聲的世界。先天性殘疾,注定她們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艱辛,這也使她們從小鍛煉出了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樂觀向上、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質。

  2017年,在旗內“產業—就業”雙向聯動的扶貧新模式的鼓勵帶動下,扎魯特旗巨日合鎮治興村補充扶貧就業人群缺口,聚焦婦女群體為其量身打造“手工業+”綠色產業,在村“兩委”班子及婦聯組織的多方考察論證和旗政府的資金扶持下,雨霏巧娘手工藝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成立后,開拓“黨支部+合作社+婦女之家+貧困戶+殘疾人”的經營管理模式,走出了產業拉手扶貧,帶動貧困殘疾人、貧困戶創業就業的新路子。雨霏巧娘專業合作社成立,有手工編織、刺繡、鉆石畫等手工藝品制作?;粜慵t帶領兩個妹妹勇敢的走出家門,拜師學藝,苦練打磨,付出了異于常人的辛苦和努力。老大霍秀紅擅長手工類針編和編織,老二霍秀花擅長編織中國結和珠秀大小掛件,老三霍秀蘭擅長做手工珠繡、針織。隨著手工技藝一天天提高,三姐妹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她們用巧手繡出了好日子。

  創業增收,她們是引領致富的“娘家人”

  “我們姐妹很喜歡做這些手工的小玩意兒,沒事的時候我們就過來,既能跟大家在一起熱鬧熱鬧,還能補貼家用,每個月能多掙900—1200元,我們雖然聽不見也不能說話,但我們也想用自己的雙手開辟出一條致富的道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比忝糜檬终Z表達著傳遞著內心的喜悅之情。 

  隨著不斷地學習、摸索、創新,三姐妹的手藝越來越精湛,她們開始擔當起合作社里“傳幫帶”的角色,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示范制作大家都看的懂,學得會。她們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耐心地指導,繡娘們都親切地稱呼她們“娘家姐姐”。

  霍家三姐妹的故事廣為人們傳頌,加入到合作社的繡娘越來越多,雨霏巧娘手工藝專業合作社已助力168名“巧娘”實現穩定就業,其中殘疾人就有58名,帶動44戶貧困戶順利脫貧。合作社不定期為鄰近旗縣村鎮貧困婦女免費進行手工藝培訓,為其拓寬創業途徑、提供就業機會,現已拉動鄰近地區500多名剩余勞動力創業再就業。

  在無聲的世界中,霍家三姐妹就這樣一針一線繡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來源:內蒙古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