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再青
九旬黨員扎根基層奉獻藝術人生
助人為樂
浙江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3月5日,玉環市慈善總會收到一筆8260元的特殊戰“疫”善款,捐款發起人黃再青今年92歲,是該市文藝戰線的一位老“輕騎兵”。

  出生于1928年的黃再青是玉環楚門人,從唱響抗日之歌開始,就沒有停歇過。她曾任楚門小學、環山小學等學校副校長、玉環縣文化館黨支部書記、玉環越劇團黨支部書記等職務,退休后本色依舊,又擔任楚門居委會委員一職,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著初心。

  “我年紀大了,上不了前線,但身為老黨員要出自己的一份力?!秉S再青說,“陣地雖然換了,但為人民服務的一顆紅心始終沒有變?!比缃?,這位文藝戰線的“紅色輕騎兵”早已滿頭銀發,但依然深植基層沃土,活躍在舞臺之上,唱歌、跳舞、小品……精神矍鑠,神采飛揚,讓文藝綻放時代芳華。

  “唱歌也是在為黨工作”

  黃再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小時候她記憶最深的一句話是“唱歌也是在為黨工作”,這句話她記了一輩子,她也踐行了一輩子。她從小接受黨的熏陶,熱愛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入黨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

  1951年,正值新中國成立后的土改時期,此時擔任楚門小學副校長的黃再青,想著要為土改多出一份力。于是,她就組織師生到處去演出、自己上陣表演。第一場演的是《血淚仇》,通過講述一戶東北人家逃亡過程中發生的悲催故事,折射大時代的動蕩紛亂。她的精彩表演,引得觀眾哭聲一片。對提高農民土改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她關注社會熱點,花費大量精力搞創作,反封建、反男女不平等主題,一個接著一個上演,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同時,她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演出,一時間,在她工作的楚門小學、楚門私立工商小學,文藝活動搞得紅紅火火。

  幾十年來,無論經歷了多大的苦難、挫折,黃再青依然堅守初心,用文藝的形式歌唱美好的生活。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她遭受種種磨難,仍堅定理想信念,依然組織孩子們成立文藝演出隊,教孩子們唱歌,歌頌社會主義好、新中國好、共產黨好,宣傳好人好事,把正能量傳遞給大家。她的一位學生回憶說,黃老師在困難面前,表現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令人敬佩。

  “心中有夢想,到處是舞臺”

  黃再青一輩子都在用文藝的形式服務群眾。特別是退休后,她繼續為老年人、婦女們的文化生活盡心盡力。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她要求到楚門總居委工作。那時的楚門,還沒有一處像樣的活動場所。黃再青與幾位老年人買下了幾塊沒有人種的荒地,隨后又和其他同志到企業募捐資金用來擴建場地。與此同時,她負責節目的編排,盡心豐富節目內容。慢慢地把居民們吸引到南山公園來。從此后,南山公園成了楚門最重要的群眾活動場所。

  1986年,黃再青她組織了一支20多人的青年武術劍術隊,聘請了兩位教練教學,一年后,隊員發展到百余位。許多中老年人看到后,也感受到煥發的活力。1987年,她邀請了杭州、溫州兩地的教練來傳授剛剛興起的老年迪斯科,參加教學活動的人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多,一到晚上,整個楚門街有1000多人在唱,在跳。其中還涌現了祖、媳、孫三代和婆媳、母女、妯娌、姐妹同習拳劍共跳舞蹈的動人場景。為了讓更多的群眾看到戲,她組織老年文藝隊到全市各鄉鎮演出?,F在雖然年紀大了,但她還不時組織身邊的老年人開展文藝活動。

  黃再青走到哪里就把文藝的種子播種到哪里,她對文藝事業默默的堅守、奉獻,詮釋了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扎根基層、服務基層、滋養基層的使命職責。

  敢為人先,點燃群眾文化活動之火

  黃再青有一顆敢于與舊觀念挑戰的心,能承受各方面的壓力堅持真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中老年婦女手舞足蹈扭著屁股跳迪斯科,是會被人視為世風日下、離經叛道的事。為了打破人們的陳舊觀念,黃再青組織150多名中老年婦女在大年初一走上楚門街頭表演節目,盡情地釋放著自己,有打腰鼓的、有舞劍的、有跳迪斯科的。一石激起了千層浪。此舉轟動了全鎮,卻又遭到不少人的非議。但是,為了老年人的健康,為了讓更多婦女走出灶臺,走向社會,跟上時代的步伐,她甘愿犧牲自己。

  黃再青一個個舉動點亮了人們心中的激情,點燃了楚門群眾文化活動之火。從此后,楚門婦女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老人們的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群眾的文化事業更似雨后春筍、蓬勃發展。楚門鎮老文化工作者黃燕紅深有感觸地說:“黃再青老師組織帶領一班人,把楚門文體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在健身操、老年舞、木蘭扇、腰鼓隊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受到楚門群眾的普遍尊重?!?/p>

  言傳身教,帶動全家四代人從事文藝工作

  在文化館工作期間,黃再青一頭扎進工作里,搞調研、聽意見,忙得不亦樂乎。為了制訂出文化館的工作規劃,她連續半個月不休息。為了發揮專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她不恥下問、逐個走訪,傾聽他們的心聲。在黃再青的帶領下,職工們的創作、演出熱情高漲。為了排練好省里調演節目《貝殼舞》,她每天與作曲、作詞、音樂等人員泡在一起,幾天幾夜連續干,終于取得成功,調演作品獲得一等獎。短短幾年間,黃再青為文化館爭得了不少榮譽。她的女兒葉平平說:“這是母親用心血換來的。為了工作,母親把家里的事都放下了?!?/p>

  正是她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帶動全家四代人從事文藝工作,讓其一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文藝世家。她擔起了把文藝事業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重任。她的子女們都從事與文藝有關的工作,無一不是能歌善舞、吹拉彈唱的能手,其中兩位兒子曾任縣越劇團和縣文化館主要負責人。四位“千金”先后活躍于文藝舞臺,唱歌、跳舞、演戲、主持節目等樣樣精通,是人們贊譽的“葉門女將”。她的孫輩們也大多與文藝結下了不解之緣,分布在縣內的文化藝術部門,各自發揮著文藝專長,為玉環市文藝事業繁榮,作出各自的貢獻。

  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

  黃再青這位老共產黨員一輩子都在堅守不變的初心。幾十年來,黃再青同志始終牢記自己是一位黨員,都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無論是在教育戰線,還是在文化戰線上,她都勇于擔當,堅持用文藝的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好人好事。

  7年前,85歲高齡的黃再青住進了長者公寓。長者公寓是一家養老機構,在很多人印象中,聊天、曬太陽、溜溜腿就是這些老人們的日常。事實上也是如此,2013年,剛走進公寓大門的黃再青入眼的就是這樣一幕,“生活暮氣沉沉,少了些活力,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p>

  心思活絡的黃再青發揮多年藝術生涯的實踐經驗,決定組建一支夕陽紅合唱團,由公寓里的老人唱主角,開始練習唱紅歌。此后,每個星期二的下午都是這個合唱團固定排練的日子。老人們唱歌不僅是自娛自樂,還分工明確,有男聲組女聲組,每次活動都有器樂伴奏,除唱紅歌、經典老歌外,還時常練習新歌。而每年的重陽節就是這支合唱團匯報演出的日子,所有節目自編自演,吹、拉、彈、唱就湊起了一臺大戲。

  去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黃再青就琢磨著搞一次有意義的晚會。為此,她一個老人一個老人地動員過去。根據各人的特長,讓他們上臺表演。有憶苦思甜的,有講革命英雄故事的,有做游戲的,有唱戲的?;顒痈愕煤艹晒?,老人們很開心。這場晚會也圓了黃再青一個多年的心愿:用藝術的形式為祖國獻禮。對這場晚會,老人說,這是她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今年疫情期間,在不能組織老人們用文藝節目抗疫的情況下,黃再青坐不住了,她覺得作為一名老黨員應該做點什么。3月5日,黃再青發動樓層20多位老人開展捐款活動,共捐款8260元,她自己就帶頭捐了1000多元。她說:“國家有難,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我更理應出點力?!?/p>

  黃再青同志的事跡,平凡,而不簡單。她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在為黨和人民工作,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在發光發熱。她用一生的忠誠和堅守,向世人展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風采,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堅守初心、永葆本色的生動典范。她總說“我這輩子都離不開舞臺了?!薄坝盟囆g謳歌時代,是我最幸福的事情?!?/p>

來源:浙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