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
跨越17萬公里 8次前往西藏開展教育援助
助人為樂
湖南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唐林,男,現年45歲,長沙縣人,中共黨員。1996年大學畢業,分配至長沙縣一中任教,2007年晉級為高級職稱,曾任職長沙縣一中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工會主席。從教20多年的他,從事慈善活動十余年,2015年毅然放棄人們心目中的“金飯碗”,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業。他發起的“嚶鳴直捐”慈善活動籌集了500余萬元的善款、物資,送往湘西和西藏等地的18所學校,惠及1000余名孩子。

  第一次資助學子,是唐林從教的第二年。受助者是他任教班上的學生,成績優秀,由于家庭貧困,準備退學。了解到情況后,唐林拿出每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一為其補充生活費,并將自己大學期間打工掙得的永久牌自行車送給他,作為每天上下學的交通工具,還為其繳納了高考報名費。

  唐林說,他做慈善的初心,“一開始出于同情,后來是道德感召?!?/p>

  他的善舉收獲了愛心的延續,這名學生工作后和他一起,資助4名貧困學子從高一至高三畢業,每生每年1000元。

  學生的舉動,讓他內心更加地堅定:感染并號召更多人來幫助他人,反哺社會。

  2011年,唐林正式發起“嚶鳴直捐”慈善活動,主要援助湖南湘西、西藏、新疆等貧困地區的學生,讓更多人通過直捐與貧困家庭“結對”,實現一對一幫扶。援助行為包括物資援助、資金幫扶、心理輔導、情感交流等。

  為什么是“一對一”的直捐形式?在唐林看來,愛心志愿者與受助家庭結成“一對一”幫扶,捐助時間應該是持續的,不光是物質幫助,更重要的是心理輔導與情感的關懷。

  這對捐助者的要求很高,但受助學子,也是嚴格篩選出來的最需要幫助的那一群孩子。在這兩點上,唐林很堅持。

  受助學子的挑選需要經過班主任推薦、學校及村組蓋章核實、入戶調查,再與孩子本人、學校及監護人見面,才會最終確認。

  第一次去西藏援助是2012年,唐林開車行駛2萬多公里、花費45天,把愛心和公益送往西藏貧困地區。

  期間的艱難可想而知:路途的險峻,嚴重的高原反應……為了省下住宿費用,唐林卻選擇睡在車上。

  8年時間,他8次前往西藏做教育援助,行程17萬余公里,援助的學校30余所,在西藏各縣各校走訪數百個(次)學生家庭,援助惠及學生數千名,援助物資、資金總額數百萬元。

  “嚶鳴直捐”不僅援助西藏,省內很多較偏遠地區的學校和孩子也是唐林的捐助對象:湘西的古丈縣羅依溪學校,捐助時間6年;古丈縣斷龍鄉學校,捐助時間5年;邵陽洞口縣黃橋鎮正山小學,捐助時間4年,受助的學生數百人。

  每年,他都會帶著一批批的志愿者,去這些學校兩至三次,實地走訪受助孩子家庭,帶去愛心物資和資金的同時,更是給予了心靈上的關懷。如今,一部分受助的孩子,已經成功考上了大學,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愛,從唐林這里萌發了一粒種子,生根發芽;也燃起了一顆火種,薪火相傳。自唐林發起的“嚶鳴直捐”8年來,參與的愛心志愿者越來越多。最開始,是他的親人、朋友、學生,而現在,常年參與“嚶鳴直捐”的志愿者有數百人,不僅有湖南省內,還有很多北京、上海、深圳、江浙這些發達地區的愛心志愿者,甚至還有美國公益人士參與。

  他們都說,因為他是唐林,因為他發起的每一次援助活動,都是親自前往受助學生家里和學校實地調查;他接受的每一筆捐助,都能查到物資與資金的流向;每一年,他都要帶著志愿者到受助的孩子家里走訪。這種行為,值得大家信任!

  2019年11月,唐林再次發起倡議,向西藏貢嘎、昂仁等藏族山區學生捐贈冬衣。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衣物3萬件。

  當2019年12月4日,他發愁裝載這批冬衣時,收到消息的學生、企業職工、媒體記者、熱心市民紛紛趕來,自發組成搬運隊,3個多小時完成了400多個大件包裹的裝載。大家的愛心接力和傳遞,像一股暖流因愛而生、因愛而聚,驅走寒意。

  而唐林,也帶著這份愛意,和冬衣一起,跋涉近4000公里,達到海拔5000余米藏族山區,預計在今年除夕之前把長沙溫暖全部送達。

  在2019年6月的長沙縣第二屆最美志愿者評選中,唐林以57802票當選,很多素不相識但聽到他善行的陌生人紛紛為他投票轉發。

  走在這條艱難但愛心不斷的公益路上,唐林說,他只是發起人,堅持親自執行每一個活動而已,他帶著大家的愛心,在拉薩、在那曲,在阿里,在和田……讓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能得到幫助。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