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春
耄耋老黨員發揮余熱 義務服務社區鄰里
助人為樂
甘肅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在秦州區皂郊路社區,有一位82歲高齡的老黨員,他是社區居民的義務理發師,最多的一天為十四人理發,他是行動不便老人的“快遞小哥”(好幾家包裹的最后一站常常由他來送),他是社區里的“宣傳員”“調解員”“清潔工”和“花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名字叫王承春。  

  他原本是六九一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黨員,1987年退休,2009年12月黨組織關系由廠子轉到了社區黨委。  

  轉眼之間,已是古稀之年的王承春,退休賦閑在家。但老人每天仍然堅持學習。他學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十九大報告等內容,眼睛老花了他就戴著老花鏡、再看不見,他就拿著放大鏡,筆記整整記了36本、70多萬字。他把這些內容清晰地刻在了腦子里,“黨員活動日”、茶余飯后,都是他的黨課進行時;小區內的活動場所、不能參加集體活動的老黨員家中,都是他講黨課的“流動課堂”。思想熔鑄到靈魂中,浸潤到血脈里,外化到行動上。      

  八十二歲的王壽椿老人,是和王承春一起在1970年從北京總公司首批來天水建廠的元老。三年前,他摔倒造成腿部骨折,未能完全康復。王承春三年如一日和他聊天,給他講時事動態,鼓勁加油,為他辦理日常事務。每當老朋友陪在身邊,只能在室內活動的王壽椿就會分外開心。對他來說,王承春就是他充滿陽光的“外面的世界”。  

  王承春是八十六歲老人李延甫的家庭理發師,他總是主動按期給他登門理發,把老人打扮得精精神神。令他非常感動,逢人便說:“不是錢的事啊,關鍵是動不了。他常常來家里幫著理發,感覺生活在這個社會實在是太好了!” 王老,便是李延甫老人觀察這個好社會的一個窗口。  

  皂郊派出所進行常住人口登記,王老拿著張繼明的戶口本去幫他辦理,民警問:“你們都是老人,為啥要你來辦???”王老說:“他耳朵背,聽不見別人說話”?!澳菫槭裁茨隳苈犚娔??”“寫字,再加上大聲喊話,我倆互相習慣了?!?對于張繼明老人來說,王老就是他溝通無障礙的“耳朵”。  

  社區填報《街道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和生活困難黨員摸底表》,向王老了解情況,他推薦的兩名生活困難黨員是周倫成和劉亞明。工作人員特別強調說:“王叔,您生活也困難,也可以報自己?!蓖醭写赫f:“他們倆常年患病,生活困難,更需要幫助。我身體好著哩,能過得去?!? 

  八十多歲的老人,鶴發童顏,步伐矯健地行走在社區內,忙完東家忙西家,看上去好像五六十歲。每當有人好奇地問他如何保健,他總是樂呵呵地回答:“心態好,人不老”。熟悉他的人為他補上一句:“信念強,跑得忙”。  

  他,是社區最年長的志愿者服務隊員,社區內的花草樹木,他常常帶頭修剪、施肥;義務打掃衛生、清理垃圾,他每次都不會落下。他為全域無垃圾整治行動出謀劃策、奔走宣傳,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耄耋黨員王承春,就是以他堅定的信念,充分發揮著一位近六十年黨齡的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余熱溫暖著社區居民,用行動描繪著無比鮮艷多彩的“夕陽紅”。  

  2018年底,82歲的王承春老人,當選為皂郊路社區6913小區黨支部的支部書記,每月一次的“主題黨日”,他都會在前一天用粉筆工工整整地在小黑板上寫出通知;遇到黨員隨子女在外地居住的、身體不好的、有事的,他都會給他們墊錢幫忙繳清黨費。久而久之,經他的手常期代繳黨費的老黨員多達20余人。  

  守住心靈的一方凈土,才能領略生命中的和諧。王承春老人生在解放前,成長在紅旗下,跟黨結下了難解之緣。從革命戰士到企業技術人員,從普通群眾到共產黨員,從離退休干部到社區支部書記,身處不同的時期,扮演不同的黨內角色,卻始終在黨言黨、在黨護黨、在黨興黨。  

  入黨60年漫漫歲月,秉承初心、牢記使命,他用八十年歲月見證了國家的發展,用六十年黨齡詮釋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赤子之心。2018年由中共天水市秦州區委組織部和天水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主旋律電影《赤子》的故事原型,就是天水郡街道皂郊路社區82歲的老黨員王承春。影片通過講述這名普通黨員的不平凡人生經歷,詮釋以他為代表的三線建設者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比忠誠的赤子情懷,新時代感懷國家富強發揮余熱,義務照顧社區老人,宣講紅色故事,并寫下數十萬字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筆記。該影片先后榮獲甘肅省廣播影視一等獎,全國微電影大賽二等獎、全市黨員教育電影電視片觀摩評比活動中被評為唯一的特等獎。  

  一個人感動了一座城,在他的身上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有的只是一件件平凡小事,但他卻始終把這些小事當成大事來干,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對事業充滿執著,對黨充滿忠誠,對生活充滿熱愛的老黨員的信念和初心。

來源:甘肅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