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退伍軍人20年為1.5萬名邊防戰士提供免費生日蛋糕
助人為樂
內蒙古自治區
2019年7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李冰出生于1960年11月20日,十六歲下鄉插隊到內蒙古滿洲里永紅生產隊(知青),十八歲應征入伍到包頭軍分區51280部隊服役三年,退伍回到地方后一九九四年在滿洲里市開設紅磨房蛋糕店,一九九九年開始做社會愛國擁軍工作,他步履堅實地已走過了二十個年頭。沿北疆邊防線行程跋涉幾十萬多公里,為雙擁工作、為部隊無償出資一百多萬元,腳步踏遍北疆邊陲的基層連隊。

  李冰從小就渴望當一名解放軍,英姿颯爽的手握鋼槍保衛家園。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終于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夙愿,穿上軍裝應征入伍,光榮的成為內蒙古軍區包頭軍分區某部的一名戰士。三年部隊的生活,在軍營大課堂上練就了文武雙全、敬業愛崗、敢于擔當、熱心助人的一身本領,刻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記,鍛煉培養了他吃苦耐勞、機智果敢、堅忍不拔的軍人特質,已成為他人生路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這個班長級的小干部帶領全班戰士堅持為駐地貧困山區敬老院、小學校義務服務,以優異成績榮獲了軍分區授予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光榮稱號載譽歸鄉。如今,他創建的精神文明之花已在曾經服役的部隊開花結果,該部隊首長多次進京受表彰,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一九八二年底,李冰從部隊退伍回到地方,然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民共建的情結深深地刻在心頭揮之不去,總在琢磨能為駐地部隊的官兵做點啥事,因為他在部隊服役期間就與地方群眾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反復思索,他認為應該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經過了創業時期的艱苦歲月,事業逐漸步入了正軌,他帶領企業員工便開始走上了雙擁之路。

  這一走就是二十年,在他的身上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汗水。二十個春秋,李冰帶領企業員工走邊關、訪哨所、進軍營,足跡踏遍北疆邊防沿線。做講演、上軍課、送蛋糕,跋涉幾十萬公里?!坝卤?、送老兵,安心服役為強兵”,這是李冰創新探索出的具有獨特方法的軍民融合雙擁共建新路子。每年不惜任何代價投入最大的財力、物力,真心實意、腳踏實地的開展雙擁活動。

  每一塊蛋糕都凝聚著“老班長”的大愛,“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是李冰常說的一句話。二十年來,他與員工帶著慰問品到部隊慰問,從不在部隊吃飯用餐,謝絕宴請。更不需要部隊官兵列隊迎送、首長陪同、飲食招待、車接車送。

  一、“歡迎新戰士入伍集體生日文藝晚會”,為新戰士舉辦軍旅生涯中第一個集體生日儀式 。

  每逢新兵入伍之際,他親自組織全體員工深人駐軍某邊防團、邊防檢查站兩個新兵營,帶上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幾十件新鮮水果,為入伍新兵舉辦別開生面、形式新穎、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日文藝晚會,為入伍新戰士舉辦軍旅生涯中第一個集體生日儀式。與部隊官兵同歡、同樂、同高歌,為入伍新兵留下了深刻印象,與部隊官兵結下濃厚的魚水之情。新兵集訓時間短暫,緊張而又艱苦,為使新戰士們能盡快適應駐地生活環境,體驗到駐地百姓對子弟兵的深情厚意,激勵其熱愛邊防,安心服役,爭當優秀士兵,在每年新兵入伍集訓期間,不管工作再忙,就是蛋糕店停業,李冰也要想方設法抽出時間,組織員工排練文藝節目到深夜,帶領員工來到部隊新兵營表演文藝節目,與官兵互動聯歡,更主要的是,蛋糕房的技師們帶著制做蛋糕的原料和工具,以舞臺為制做平臺,現場為幾百名集訓的新戰士制做底層直徑1.2米,高2.4米的高層立體蛋糕,同時為當月過生日的幾十名新戰士舉辦集體生日儀式,會場形成濃郁和諧的軍民共建氣氛。不日,他又要來到新兵營,以一個老兵、老班長的身份,為入伍新戰士作題為《怎樣當一個好兵》的專題報告,與新兵心貼心的互動交流,教戰士們如何了解適應部隊的生活、軍訓、學習操練等諸多常識,并囑咐新戰士們,參軍受益一輩子,不參軍后悔一輩子。新兵營是一名社會普通青年成為軍人的過度階段,不要被營區外各種利益和生活所打擾,要勇于吃苦自覺煅煉,不忘軍旗下的宣誓,勞記入伍使命,站穩今天立足未來,盡管崗位平凡,也要干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來,以班長為榜樣不斷突破自己,恪盡職守、報效祖國服務于人民,建功立業在軍營,捷報頻傳到家鄉,為戰士們安心服役當一個好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2004年某邊防團新兵營舉辦的歡迎新戰士入伍集體生日晚會過程中,由于該部隊禮堂年久失修,頂部溶化積雪水露在舞臺地板上,造成正表演舞蹈的員工趙慧慧不慎滑倒,然而為了演出效果她強忍受著劇疼,迅速爬起來繼續表演完成舞蹈,待演出結束一瘸一拐回到寢室才發現右腿已青腫一大片,經醫查軟組織損傷休養了一星期才得以恢復。

  二、歡送老兵退伍,為老兵舉辦軍旅生涯中最后一個集體生日儀式。

  一片真心,凝結為厚重雙擁情誼,每當老兵退役的時候,“愛如春風潤兵心、雙擁蛋糕獻親人”主題活動拉開序幕。李冰要提前一個月做好準備,從北京訂制紀念章,從沈陽訂購扎花用的大紅紋紙,組織員工親手扎制大紅花,當退伍老兵離隊前一星期,帶著他的團隊深入駐軍某邊防旅、邊防大隊、消防大隊、武警大隊、雷達站、邊防檢查站所屬基層部隊,把親手疊制的大紅花戴在每個退伍老兵的胸前,精心設計制做精美別致的“雙擁情紀念章”和“雷鋒紀念章”一枚枚發放到退伍戰士手中,做為雙擁友誼永久性紀念,感謝老兵在服役期內對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做出的突出貢獻,也是對老兵的關心和厚愛的真心回饋。退伍戰士集體生日會別具一格,在大家團團圍坐品嘗“雙擁情蛋糕”歡笑嘻鬧聲中,為退伍老兵們過軍旅生涯中最后一個集體生日,老兵們激動的淚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這一場景讓人終生難以忘懷,而“老班長”李冰的專題報告《光榮退伍永葆部隊本色 榮歸故鄉盡顯軍人風采》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人生路上前進的方向。老兵真摯擁軍情懷,宛若航程坐標引領。

  在2006年冬季歡送駐軍雷達站退伍老兵過程中,為了給一位即將脫下軍裝,而仍然為守護祖國藍天,在執勤崗位上站最后一班崗的雷達兵過生日,李冰擁軍團隊向海拔一千多米的頂峰進發,由于雪大,車輛行駛到營區至哨所中被迫停下,全體員工只有下車徒步向頂峰哨所攀登,寒風夾著雪花肆虐,亂飛的石渣刮在臉上刺痛睜不開眼、張不開嘴、透不過氣,狂風刮的人們不停地調轉身體方向艱難攀爬,經近半小時艱難跋涉,終于到達頂峰哨所,時下氣溫已接近零下50攝氏度,手機被凍得全部自動關機。員工們拿出蛋糕點燃蠟燭,大家圍著他齊唱生日歌那一刻,這位即將退役的雷達兵流下一生難以忘懷的激動淚水,當看到臉頰凍得發紫的女員工站在眼前時,他感動地說“感謝祖國人民的關愛,我要為祖國站好最后一班崗!”。當全體員工撤回營區車輛返城的過程中,李冰發現每個姑娘的耳朵凍得紅腫的象蘑菇一樣,可她們臉上卻露出又一次完成歡送退伍老兵的任務的微笑,姑娘們強忍受著疼痛高唱著軍旅歌曲《打靶歸來》,見此情景,李冰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

  三、廉愛無私,傾襄相授,撰寫《戰士服役期內不可忽視的百題見解》授課教材。

  做為擁軍人怎樣助力于基層部隊干部做好戰士思想工作,是李冰做社會擁軍工作重中之重,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為戰士們講課,為了充分體現“老班長”擁軍人特色,他結合自身在部隊成長過程,以怎樣把軍魂帶到地方,弘揚光榮傳統,尊紀守法,快速適應社會,穩步成長,砥礪前行,勇當先鋒為基礎撰寫教案。

  李冰為寫好每一個教案,多次深人駐軍基層部隊班、排、訓練場、哨所、勞動現場、伙房等調研探索,與戰士們促膝長談交朋友,積極主動與連長、指導員、排長、班長溝通,了解掌握戰士思想脈搏,經常百忙中挑燈撰寫教案至深夜,他撰寫的文稿《戰士服役期內不可忽視的百題見解》授課教材已達三十多萬字,此教材共分三篇,即:新兵集訓篇、安心服役篇、老兵退伍篇,以“安心服役爭當優秀士兵”為演講主題授課,一年四季每季度一堂課。春、夏、秋、冬,李冰長年奔波于滿洲里八百里邊防線上,先后深入駐軍某邊防旅、武警大隊、邊防檢查站,雷達站、邊防大隊、消防大隊等三十多個基層連、中隊做專題授課,例如《厲害了,我的強軍之兵》、《讓青春之花在艱苦環境中綻放》、《八百里邊防線,我的青春在這里》、《珍惜服役時光,塑造軍人尊嚴》、《當兵要有血性,做人應知感恩》、《我為軍旗添光彩》、《愿寧守孤獨與寂寞換萬家燈火和團圓》等百個課題專題報告深受廣大官兵歡迎,他用講故事的方式授課,聲情并茂、栩栩如生、百聽不厭,講課時常被掌聲打斷,有時一小時的課程在戰士要求下講了近兩小時。如今,李冰的授課已經延伸至沈陽雷鋒生前所在團、某防化團、導彈旅、武警支隊、邊防檢查站,及武警包頭市支隊、呼倫貝爾支隊,以及地方企事業單位、高校等近百個部門,跨越國內十個省、市、地區。戰士們習慣地稱他為“老班長”,干部們稱他為“編外指導員”,地方群眾稱他為“雪域草原擁軍人”……

  李冰授課最遠的路程要驅車往返四百公里,行駛在邊防公路上到駐軍某邊防旅其中的一個連隊巡講授課,并且做到每次到該連隊授課必須帶十個菜去該連隊最偏遠的中蒙邊境626哨所看望戰士們。因為他知道,這里是大漠深處、無人區,這里的戰士最艱辛!這里是最需要他的地方!他有時一天要到三個連隊講課,而連隊之間相距最遠的距離有百公里遠,最近的也有幾十公里,由于砂石路崎嶇難行,一路行程一路顛簸,尖尖的砂石卷著積雪輪胎打滑,車開得緩慢,遇有雨雪天氣百公里要跑三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為不打擾基層官兵的午休,他行進中遇到中午時間,就把車??吭谶叿拦放缘摹皦A泡子”湖畔旁邊,在車上吃點自帶的面包、咸菜等做為午飯,有時在車里躺著休息兩個多小時等候官兵們午休后,再進入連隊為官兵們講課。有人偷拍了張李冰在車里休息啃面包的照片,問到他為什么不到部隊休息吃頓飯?李冰說:“我當過兵,我知道官兵們夜間站崗缺少睡眠,白天的午休非常重要,我絕不能影響官兵們休息!”。當得知這一情節后,許多聽課的戰士被“老班長”的愛兵情懷所感動的流下熱淚。二十個春夏秋冬,李冰去駐軍基層部隊巡講授課途中共發生過三次車禍一次險情,至今他脖子上還留有一明顯凸起有5厘米腫塊。二〇〇八年五月的一天,前往某邊防基層連隊講課返回途中不慎發生了車輛側翻受了傷,他沒有聲張,也沒告訴任何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了外地醫院治療養傷,沒等傷痊愈便返回崗位。朋友曾問他:“李冰,你為部隊做那么多事,究竟為了啥?”他回答得干脆利落:“你這樣說是因為你沒有當過兵,沒有走進過軍營,不懂得軍人的付出和奉獻,是部隊的培養教育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人啊,要飲水思源,軍人就是國家的大梁,如果讓我傾其所有,我豪不含糊!這輩子,雙擁工作我都要一直做下去!”

  四、新春佳節邊防官兵為國守歲,除夕之夜雙擁模范情暖兵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是邊防戰士最想家的時候,尤其是距城區較遠的連隊,針對這種狀況,李冰切合實際做實事,為了讓戰士們節日里堅守崗位,減輕想念家鄉、思念親人帶來的困惑,每年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李冰組織員工帶上水果、蛋糕、飲料、十道菜、畫冊、鞭炮等慰問品,選擇駐軍偏遠的一個哨所及邊防檢查站“牧羊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同這里的官兵們共同度民俗傳統的節日小年。

  每當正月初五或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李冰又要組織員工帶著慰問品來到駐軍偏遠的一個連隊或哨所,同官兵們共度民俗傳統破五、鬧元宵節日。

  大年三十這一天,從2010年開始,李冰已連續堅持八年到駐軍較遠的中蒙邊防前沿哨所,其中最遠的哨所距市區200多公里(中蒙邊境某哨所),與這里的官兵共度除夕之夜。

  李冰要自駕車往返四百公里,帶上蛋糕、水果、飲料、十道菜、和好的餃子餡、面、鞭炮、等慰問品,還自備炒菜的柴火。他晚八時出發,要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于半夜十一點多到達該哨所,哨所戰士們見到“老班長”除夕深夜的到來,頓時,歡喜擁抱和眼淚交織在一起。他與官兵們一起動手包餃子,并親自掌勺炒菜,戰士們高興地品嘗著滿桌美味佳肴共同為一名戰士過生日。當時針指向十二點那一刻,兩名小戰士跑出去燃放鞭炮,此刻,爆竹聲響徹哨所四周,在祖國中蒙邊境最西南端的前沿哨所里充滿了歡歌笑語年味的氣氛。李冰和連長端起熱騰騰的餃子和美味蛋糕來到在崗執勤的戰士面前,只見他正睜大雙眼,警惕地注視著慢長的國境線……。李冰回到桌前,和大家吃年夜飯時,不約而同地與官兵們肩并肩摟在一起對著攝像機鏡頭深情的呼喊到:“爸爸、媽媽過年好,祖國萬歲!”傾刻間每個人眼里充了滿思念親人的淚花……

  午夜一點鐘,李冰告別該哨所官兵開始返城,車輛于凌晨四點半進入了市區。每當談起除夕夜去哨所與官兵們共度除夕這一夜的話題時,李冰說自己真正嘗試到了生與死的考驗!在北國滿洲里八百里邊防線上,這一夜的草原氣溫達到零下四十多度,單程二百公里的路程需要三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這期間只憑車輛燈光識別路況行進,白天行駛都艱難的邊防砂石公路,夜間行駛更是難上加難,野狼、狐貍等野獸時常出沒,手機信號全無,車窗外只有寒風呼叫黑的瘆的慌……由于往返四百公里的沙漠夾著殘雪的邊防公路,車輛進入市區后,除擋風玻璃外,全車身已被一層厚厚的雪沙包裹??!吉普車六年換了七只輪胎。

  李冰的社會愛國擁軍工作一如既往的堅持二十年,更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妻子和兒子共陪同他三年去邊防哨所與官兵共度除夕夜,今年春節前一月十日,李冰又攜妻兒帶上慰問品去遼寧錦州大嶺村,看望了電影《英雄兒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抗美援朝戰斗英雄九十二歲的蔣慶泉老人。由于李冰長年擁軍、創業在外,夫妻長分聚短,兒子今年只有十一歲,但妻子無怨無悔承擔了更多撫養兒子的責任。

  當談到擁軍二十年有什么遺憾時,李冰頓時淚如泉涌,他說遺憾的就是二十年里的春節都是和邊防官兵度過的,沒有陪母親過一個春節,老人家突發疾病于前一年過世,老娘生前把登在報刊上的兒子擁軍事跡剪裁下來粘貼好的冊子,成了永遠留給兒子李冰的遺物……

  二十年漫漫擁軍路,只是歷史長河的轉瞬間,而李冰以博大的情懷傾心于愛國擁軍,以平凡的擁軍之心,誠實的擁軍真情,感人的擁軍事跡,溫心的擁軍之愛,足跡遍布北疆草原深處,軍民融合,魚水相依已成為輝映北疆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的最耀眼的亮點。

  二十載溫馨情暖軍營,一路擁軍一路真情,李冰的感人故事說不完,他平均每七、八天就要下基層部隊一次,共為8000多名官兵舉辦生日儀式,為6000多名退伍老兵舉行歡送儀式,累計授課800次,聽課官兵達38000人,他熱心于為駐軍未婚軍官婚姻牽線搭橋,為營職以下干部未就業家屬的工作崗位四處奔波,遇有駐軍軍官結婚,他主動登門道喜,并參加過許多軍官的新婚典禮,還曾為駐軍軍官主持婚禮!義務為駐軍培訓蛋糕師50多人,還發揮自己擅長為新戰士講黑板報課,如今他的手機里存有上千名現役、退役軍人電話號碼,有時退役軍人生話、事業上遇有難題,李冰在電話里一嘮就是深夜。他的企業紅磨房蛋糕店已成為聞名全市的軍魂蛋糕店,許多基層部隊在老兵退伍期間組織全體退伍老兵來到紅磨房參觀企業經營狀況及雙擁專欄,以尋找退伍老兵創業足跡。目前,李冰擔任市工商聯愛國擁軍協會會長一職,他的擁軍行為,得到廣大非公經濟系統企業家的認可和支持,已有眾多志愿者參與協會擁軍活動之中,擁軍經費緊張的情況有了緩解。李冰正用他個人的影響力帶動著團隊的力量垮入偉大的社會擁軍行列之中!

  五、誠實守信是企業命脈,善行義舉是企業家人生坐標。

  李冰的小企業紅磨房,經營二十五年長盛不衰的秘訣就是誠實守信四個字。在商道上求質量,打造品牌的同時,在顧客面前多介紹一些本行業其它蛋糕店的特點及長處,在眾多消費者中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生存的誠實守信形象。

  注重企業文化在商業中的作用,加強對員工的品徳教育,帶領員工廣泛參與社會擁軍活動外,有計劃地組織員工到市老來福敬老院、蓮花托老所為孤寡老人服務,給老人洗衣服、洗頭擦身子,甚至端屎端尿,在員工內心深處養成敬老、養老美德。

  組織員工到晨光小學校、達永山滑雪場進行“八榮、八恥”宣傳活動,樹立社會主義人生觀。

  當非典來襲時,李冰不顧傳染上病毒的危險,毅然決然帶領員工奔赴抗擊非典第一線市人民醫院慰問看望醫護人員,弘揚正能量。

  1998年11月的一天,企業員工在店內拾到黑龍江商人郭明遺失的人民幣、美元計六十余萬元,并歸還給失主,倡導拾金不昧新風。

  當地人知道李冰以自己小企業蛋糕房為經濟支柱,做了二十年社會擁軍工作之外,更有一件家喻戶小的事,他自愿義務收養了一位智障人二十二年,而且從沒有跟外人提起過這件事。這位智障人名字叫張國強,今年五十三歲。這二十多年里,李冰不僅要負責張國強的衣食、起居、住行,還要時常像親人般關心他的身體健康狀況,溫飽、冷暖掛在心上,專門為其提供一間整潔的寢室住。發現張國強身體不舒服了,趕緊領著他去看醫生、買藥,為其操碎了心,有時候張國強無故發脾氣了,李冰就放下工作領著他出去溜彎,有時候無奈辦公事也領著他,而且李冰從沒有以善養殘疾人為條件,向政府、向稅務部門伸手要一分錢,或為企業減免點稅收,李冰從不聲張,默默善行,還為張國強長遠生活考慮,為其每月存上幾百元錢,有人不理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李冰說:“這種智障人不同于思維正常的殘疾人,攤到誰家也夠受的!如發生問題不僅危及家庭還可能危及社會,當我有能力的時候就伸出手來拉一把,為社會減輕負擔,積德的事多做一些,閉上眼睛也踏實,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紅磨房蛋糕店,多次被滿洲里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授予“十佳個體工商戶”、“誠信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雙擁工作模范單位”等榮譽稱號,李冰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范、《中國雙擁》年度人物、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范、滿洲里市雙擁模范、勞動模范、身邊好人等殊榮。    

  共產黨人李冰,用自己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踐行著社會主義人生觀的價值,用自己默默的善行義舉,彰顯著軍人般的情懷,被邊防官兵譽為雪域草原擁軍人,邊防線上的“老班長”李冰,仍然滿懷激情地行進在滿洲里八百里邊防線上,他是祖國的優秀兒女!是民族的驕傲!

來源:內蒙古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