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鑾
26年捐助20余萬元幫老扶幼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9年7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陸春鑾,女,1964年12月生,中共黨員,亭湖經濟開發區原婦聯主席,鹽城市亭湖區慈悅托福中心負責人。

  事跡簡介:2010年7月,陸春鑾得知轄區居民楊應富癱瘓在床,她幾經輾轉自掏腰包找來一位老中醫為其治病,經過3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楊應富終于告別12年的癱瘓生涯。2019年4月,她出資為楊應富過50歲生日,10年來她對楊家的關愛從未間斷。從事公益活動26年,陸春鑾帶著家人一起幫扶困難群體,先后出資20多萬元資助近30個貧困家庭、 100余名困境孩童。2014年離崗后,她加入亭湖區慈悅托福中心義務為獨居、康復、孤殘、智障及臨終關懷等老人提供愛心服務。她先后受到省、市、區表彰五十多次, 2015年當選江蘇好人,其家庭2018年當選鹽城市首屆文明家庭。

  “您是我們家的恩人”——在陸春鑾的幫助下,癱瘓12年的楊應富終于站起來了

  “您是我們家的恩人吶,沒有您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2019年4月初,在亭湖經濟開發區新豐社區居民楊應富的家里,其妻子王翠紅拉著亭湖經濟開發區原婦聯主席、亭湖區慈悅托福中心主任陸春鑾的手感激地說。20年前楊應富突患怪病癱瘓不起,在陸春鑾的幫助下,躺床12年的楊應富病逐漸好轉,并能站立行走。4月1日是楊應富50歲生日,陸春鑾自掏腰包為其辦了一場熱鬧而溫馨的生日宴。王翠紅告訴記者,丈夫40歲生日也是陸大姐操辦的,這10多年間陸大姐為他們家操碎了心。

  1999年楊應富摔了一跤后就一病不起,高燒不退,先后在南洋醫院、鹽城市三院住院治療,共用去4萬多元,醫院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怪病讓楊家用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很多外債。王翠紅打零工維持生計,年邁的雙親只能靠撿垃圾補貼家用。

  2010年7月,楊家的困境引起陸春鑾的注意,她決定實實在在地幫助楊家走出苦難。幾經輾轉打聽,陸春鑾聽說射陽一位名叫陸于江的老中醫醫術高明,她興沖沖地驅車到射陽拜訪,卻遭到陸老的拒絕。原來陸老也有難處,自己忙碌一生,正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去鹽城為楊應富治病,一是費時,少則三四個月,多則兩三年,為了確保療效,治療一天不能間斷;二是很多專家已判了“死刑”的病,自己也未必有把握治好。

  然而陸春鑾沒有放棄,多次登門,陸老被她的誠心感動。到了家徒四壁的楊家,陸老看到身如干尸的楊應富,動了惻隱之心,而打聽得知陸春鑾與楊家非親非故,更讓陸老心生感動,當即決定留下來為楊應富醫治。為了使陸老先生安心工作,陸春鑾自費為其租房,添置了生活用品,安裝了空調,這個舉動再次深深地打動了陸老先生夫妻,他們決定臨時住在鹽城為楊應富診治,不收取任何費用。

  經陸老初步診斷,楊應富小腦萎縮,可用針灸治療試試,但施針治療前必須把身體調補好。當時楊家貧病交加,哪有錢買營養品?陸春鑾二話不說,從口袋里掏出300元交給楊母,讓她給兒子加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陸先生的精心治療,80天后楊應富已能講話并能扶著桌子下蹲。為了讓楊應富加強營養,陸春鑾再次掏出300元給楊母,并且利用業余時間和丈夫將燒好的甲魚湯、鴿子湯、老雞湯等送到楊家。2010年秋天,癱瘓12年的楊應富在陸春鑾、老中醫陸于江的愛心扶持下終于重新站立起來。

  此后的近十年時間里,陸春鑾想方設法幫扶楊家。她多方聯系幫楊應富妻子安排了一份靠近家且時間比較靈活的工作。為了增加楊應富的營養,她隔三差五送來幫扶金、大米、食油、營養品。陸春鑾的濃濃愛心讓楊家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多虧了陸大姐……”——在陸春鑾的調解下,100多個家庭的矛盾糾紛化解了

  在任職亭湖開發區婦聯工作期間,陸春鑾參與調解100余個家庭的矛盾糾紛。被她調解幫扶過的人看見她,張口就是:“多虧了陸大姐……”

  10多年前,亭湖經濟開發區蔡某的丈夫不幸因車禍去世,兒子才剛剛6個月。徐家人一邊忍受著失去親人的悲痛一邊撫養年幼的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艱辛。因為拆遷安置,徐家和兒媳因產權產生矛盾。由于矛盾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出現激化。陸春鑾得知此事后,前后30多次登門談心交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化解雙方的矛盾癥結。2012年12月12日是蔡某的30歲生日,為了從心靈深處感化一家人,在得知蔡某生日即將來臨時,陸春鑾提前為蔡某挑選了價值千余元的生日賀禮,讓蔡某體會到溫情,讓一家人的矛盾化消。

  王健、董華夫婦是一對組合家庭,因為缺少血緣的紐帶,夫妻雙方在房屋拆遷安置問題上產生了矛盾,夫妻兩人各不相讓,甚至拳腳相見。陸春鑾前后半年時間30多次去李家談心交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陸大姐的誠心深深地打動了王健夫妻。最終在陸春鑾的感動下,王健夫婦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不久,王健女兒結婚,陸春鑾冒雨為新人訂制花籃,連同500元禮金,送去她對新人的深深祝福。

  20多年前,家住亭湖新區南映社區的蔡榮成因妻子患重病,花光了家中積攢多年的積蓄。妻子離世后,剩下父子倆相依為命,生活沒有盼頭。2007年4月蔡榮成成了陸春鑾的幫扶對象,她決定先把蔡家的房屋修繕好,于是她個人出資請來瓦工,對房子墻體進行加固,對屋頂進行補漏,讓父子倆不再遭受風吹雨淋之苦。房子修好后,陸春鑾聯系醫院為蔡榮成檢查身體,又幫蔡仲祥找了一份月工資1200元的包裝工工作。蔡仲祥左腳有疾不能勝任工作,陸春鑾又給他500元錢,讓他試做蔬菜買賣,蔡仲祥做得“有聲有色”,每天能掙到好幾十塊錢。10多年過去,蔡榮成的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虧了陸大姐”,這大約是每一個得到過陸春鑾幫助的人發自內心的最真摯的心聲。

  “她比我親女兒還親”——在陸春鑾的關愛下,100多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2014年初離崗后,陸春鑾志在千里,全身心撲在孝親敬老事業上,為獨居、康復、孤殘、智障及臨終關懷等老人提供愛心服務。

  “老小,老小,年紀越大越像孩子,我要是有一天不去看看他們,他們會惦記得慌?!?每天晚上,陸春鑾都會到每一個老人的房間看看,向護工了解當天情況,100多位老人的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如今,陸春鑾幾乎把慈悅托福中心當成了自己的家。

  79歲的張奶奶入住慈悅托福中心已有兩年多時間,對陸春鑾百般依賴?!拔乙估镏灰劬σ槐牼拖肽?,快進來抱抱我!”陸春鑾的雙腳還未踏入房間門時,正在吃飯的張奶奶就放下碗筷高興地站了起來。過年期間,張奶奶被女兒接回家住了兩天后,老人就吵著鬧著要回養老中心?!八任矣H女兒還親,把我們照顧得很細作,我要永遠在這里住下去?!?張奶奶說。

  97歲的卞奶奶看到陸春鑾親昵地撒著嬌:“噢??!姑娘您來了,我就是想您,就是想您,您不來和我談談,我就是睡不著覺?!北迥棠淌?014年入住慈悅托福的,她視力模糊、雙耳失聰,大腦記憶幾乎歸零,僅記得人生中的兩件大事:十歲時,她的母親離她而去;十七歲遠嫁他鄉,做了人家的小媳婦。每次,陸春鑾總是耐心聽她講完這些她爛熟于心的故事?,F在,惦記著陸春鑾成了老人銘記于心的第三件事。

  78歲的韓奶奶2015年來到中心,入住時身體很弱,多種疾病纏身。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下崗工人,家中經濟并不寬裕。陸春鑾主動幫老人請名醫治療,先后墊付5000余元藥費。老人的退休工資并不足以支付養老中心的護理費用,陸春鑾從2017年2月開始就定期自掏腰包替韓奶奶補足護理費用,讓老人安度晚年。春節期間,韓奶奶的兒子兩次要帶老人回家過年,老人說什么都不肯回家,老人說:“你們放心,我在這里很開心,服務人員專業貼心。陸院長她對我比我親女兒還要親……”

  “媽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在陸春鑾的影響下,丈夫、兒子、兒媳都走上公益之路

  20多年來,在陸春鑾言傳身教的帶動下,一家人都走上公益愛心之路。丈夫張云樓是一名建筑工程師,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仍抽出時間陪妻子一起去看望一個個貧困家庭,退休后干脆成了中心安全管理員,力所能及地幫助老人;兒子張杰是中國藥科大學的一名教師,對媽媽的愛心之舉自小就由衷敬佩,從高中開始每年假期都隨媽媽一起去貧困戶家獻愛心,大學、研究生、博士期間獲得的獎學金無一例外都是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張杰在日本留學期間總是省吃儉用,將錢省下來給老人們買精致的點心,老人們提到張杰贊不絕口,他是老人們口中孝順的“大孫子”。

  張杰回憶說:“小時候,媽媽利用節假日時間,經常帶我做公益,幫助體弱多病的蔡爺爺到醫院檢查并陪伴治療,幫助無兒無女的陳爺爺運各種材料蓋房子,等等;媽媽一直教我要對老人好,媽媽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2016年6月23日阜寧、射陽發生龍卷風特大災害后,張杰帶頭向家鄉捐款,在日本的中國博士協會中發動籌集善款2萬余元,受到鹽城市慈善總會的好評。在母親的影響下,張杰個人先后捐各類善款20余次近2萬元。

  “在做慈善這條道路上,媽媽是我們一家人最好的榜樣!”兒媳黃江艷是南京市的一名教師。嫁給張杰后,每次回鹽城,她的第一站必定是養老院,就像回到家里一樣,帶上水果和點心詢問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噓寒問暖,給老人們捶肩揉背,早已成為她的習慣。這兩年春節,小夫妻利用七天長假陪著陸春鑾,忙前忙后陪老人吃年夜飯,還用工資買慰問品、包壓歲包,親自分發到每一個老人手里,兩年來小夫妻給老人包壓歲包就累計近兩萬元。

  “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為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标懘鸿幒芟矚g這句話。多年來,陸春鑾和她的家人用行動踐行著對這句話的理解——讓困難家庭得到幫助,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失學失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讓孤寡老人快快樂樂安享晚年……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