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勇
媒體人積極投身環保公益事業12年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趙曉勇,男,1979年12月出生,江蘇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先鋒公益基金秘書長、“水滴公益”赤子之心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先鋒公益副會長、泰州市青聯副主席、新華日報社泰州市記者站主任記者。

  2007年加入赤子之心環保社團,參與組建環保教育網絡聯盟、成立三毛綠色愛心基金、捐建保護母親河林地等環保宣傳實踐志愿服務近百次。 2011年加入先鋒單車俱樂部,邊騎行邊做公益,2015年先鋒單車俱樂部轉型為以“宣傳低碳環保、凝聚正能量傳承美德”為活動宗旨的先鋒公益協會,他擔任副會長,參與策劃、組織“環保+公益”活動近百場,參與人數近萬人次,累計騎行超過80萬公里,影響2萬多名中小學生對公益的簡單認識,累計關愛困難群體5300多人次。

  作為時代的瞭望者,趙曉勇秉承“環保+公益”理念,引入互聯網+思維,實現“跨界”凝聚更多的人,遍播“環保+公益”的種子,彰顯了一名媒體工作者的“環保+公益”追求,帶領和影響了一批青少年積極投身“環保+公益”實踐活動。趙曉勇本人先后隨國務院新聞辦、團中央、全國青聯等組織的代表團等赴俄羅斯、日本、芬蘭等國交流,獲中國青年豐田環保資助行動先進個人、全國和省科普宣傳周先進個人、江蘇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蘇好人、江蘇好青年、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10多次。

  行動、互動、聯動,一次次采訪深度結緣“環保+公益”

  在趙曉勇看來,“環保+公益”應該是新時代的每一個年青人對自己應有的基本要求。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并在踐行著“環保+公益”理念的同時,也因一次次采訪深度結緣“環保+公益”。

  趙曉勇擔任副會長的泰州先鋒公益協會,以“宣傳低碳環保、從事公益慈善、參與省內外騎行賽事、凝聚正能量傳承美德”為活動宗旨,主要通過網絡作為平臺,組織環保公益宣傳傳播活動,并由線上轉到線下進行志愿服務。用健康騎行的方式傳遞快樂,用志愿服務的實踐散播真情,吸引了全社會廣大青年加入“低碳出行·快樂公益”活動中。

  從2011年起的數十人邊騎行邊做公益,該隊伍經過努力僅先鋒單車俱樂部隊員就有1500多人,陸續在云南、青海、四川甘孜藏族等地分別建有分部,組織“環保+公益”活動600多次,參與人數1.8萬人次、總時長20多萬小時,累計騎行里程超過80萬公里,捐助衣物、影響20000多名中小學生對公益的簡單認識、近2000多名中小學生直接參與了衣物捐助,累計關愛困難群體5300多人次。2013年起實施的援助藏娃專項項目,至今已捐助價值200多萬元的各類物資,惠及3500多名藏娃。

  2016年初,隨著江蘇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先鋒公益基金的成立,先鋒公益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項目化的軌道。目前,先鋒公益發揮資源聚優勢,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一帶一路創贏公益”、援建長征沿線小學“先鋒讀書吧”、愛心助餐點、先鋒公益講堂等一批創新項目。由于活動越發成熟,實實在在的環保公益理念,以及制度化的運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受到愛心企業、青年志愿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接受了團中央、江蘇省委、團省委領導考察調研。上百次被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等媒體報道。

  2018年9月,趙曉勇參與策劃、報道的“絲路信使”萬里騎行牽手公益活動獲得省志愿者交流大會金獎項目?!敖z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比賽是中國體育史上首個跨越國境的超長自行車挑戰賽,該賽事列入“江蘇省2018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十大工作要點”,于2018年7月22日在泰州啟程、8月29日抵達終點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途經30多座城市,總行程達6199公里?!敖z路信使”萬里騎行牽手公益活動為沿途中小學、教學點捐贈圖書、衣物、文具、玩具等物,預計受助的中小學生達到3250人,并適時開展100個“微心愿圓夢”等活動。

  共建、共享、互惠,“互聯網+”理念助力環保公益“滾雪球”

  秉承凝聚更多的人、遍播“環保+公益”的種子,2007年趙曉勇加入赤子之心社環保社團,組建赤子之心環保教育網絡聯盟,影響廣泛,參加長江水產資源調研、開展垃圾分類回收項目、成立三毛綠色愛心基金、捐建保護母親河林地等各類環保宣傳實踐志愿服務200余次,《赤子之心》累計出版近百期,閱讀總量超過60萬人次。社團建設國內首家長江水生物保護展示館,獲得團中央全國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項目資助、國際珍·古道爾研究會全球青少年根與芽環境教育項目成就獎、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百強項目、母親河獎等。目前,社團在江蘇、天津、四川、遼寧等省市成立10多家環保分支網絡,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青少年朋友加入到環保公益的隊伍中來。

  在日常新聞報道工作中,趙曉勇在《新華日報》等國內重點媒體發表作品2000多篇(幅),獲中華慈善新聞獎、“江蘇新聞獎”、全國普惠新聞獎、省報紙好新聞獎等省級以上新聞獎30多篇(次)。在省內外叫響了黨政干部下訪、村民直評村官、板凳會議、愛心奶奶等多個“泰州品牌”;張云泉、陳燕萍、何健忠等重大典型走進他的新聞作品,為宣傳泰州“四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定貢獻。出版專著3本、在《中國記者》、《傳媒觀察》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次),應邀參加全國新媒體與科技傳播研討會、省哲學社科學術大會、中國新聞法治建設學術峰會交流等。

  在此過程中,趙曉勇采寫了大量泰州“公益+環?!惫ぷ鞯膭撔屡e措,持續關注興化“區域限批”事件、污染偷倒偷排長江事件等區域性、苗頭性事件,如《泰興采用“民標”驗收化工整治》《環境污染責任險試水泰州》《污水處理“試水”第三方運營》等,在《中國環境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報道,并獲得華東九報好新聞獎、江蘇網絡好新聞獎等,對推動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他注意研究環保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寫的《“拿著報紙招商”暴露環保軟肋》是科學發展、環境保護最典型的案例。文章見報后,引起多方關注,被眾多媒體轉載。2009年11月,他還應芬蘭Finnfacts邀請,參加清潔能源聚集中國市場國際媒體和其產業接口服務媒介活動,《芬蘭:能源小國轉變為最具競爭力國家的奧秘》等報道,在新華網、新華報業網等刊登。

  從一名記者到一名環保+公益達人,趙曉勇希望在“環保+公益”這一領域做得更為專業、精準,用工匠精神,把它做成一份事業。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