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下崗女工艱辛創業致富 不忘鄉鄰投身公益回報社會
助人為樂
安徽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王鳳,女,1981年4月出生,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人,現任潁上縣鄭氏米業總經理。

  事跡簡介:王鳳曾是一名下崗職工,為了生計,打過小工,擺過地攤、販過水果、賣過服裝、開過超市……,直到白手起家創立鄭氏米業,年利稅已達300余萬,年產值近3億元;10多年來,她愛崗敬業,幫困濟貧,熱心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先后捐款累計近50萬元,用于助學、助殘、修橋、鋪路、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孤寡老人,并帶動數百名鄉親就業。先后當選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多次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市“三八紅旗手”、“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永不服輸,下崗女艱難創業

  1999年,剛滿18歲的王鳳帶著美好的少女夢想,從阜陽行政干部學院畢業后,被安排在潁上縣半崗鎮人才站工作,不料天有不測風云,工作不到一年時間,剛剛端上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卻因2000年鄉鎮機構的一場改革,她和老公雙雙被下崗分流,捧在手里的飯碗,猝不及防的丟了,精神上的打擊,生活上的失落,給了王鳳重重一擊。 2001年春節剛過,王鳳和老公懷揣夢想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辛苦打拼了一年,結果兩手依然空空。于是,聰慧又倔強的王鳳心生念想,決定回鄉自主創業。返鄉后,她賣水果、做服裝、開書店、干超市……

  在多次創業失敗后她決定另辟蹊徑。剛開始,她買了一輛農用三輪車,和老公終日往返于周邊縣區販運稻谷。一干就是3年。3年來,她積累了一些資金、信息和經驗,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其中更大的商機—建一個大米加工廠,利用家鄉半崗的優質水系生產的稻谷,在水稻精深加工上做文章,通過基地+農戶,把種、加、銷融為一體,形成水稻經濟開發產業鏈。說干就干, 2007年她籌集了30萬元資金,購買設備,自己設計、裝修、培訓,由于對市場了解不足,產品一時間打不開銷路,加工設備時常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看到堆積如山的優質大米,她心急如焚,企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幸運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8年10月,糧食市場低迷,稻谷沒人買,百姓賣糧難。王鳳急百姓之所急,立即多方籌措資金,把周邊農民的100多萬斤稻谷全部收購了過來,看到辛苦一年的百姓皺紋都笑出了花,她,比誰都開心。2009年春節剛過,糧食市場走出低谷,稻谷價格開始回升,王鳳瞄準時機,果斷拋售,這一下凈賺了30多萬元。正當她準備大干一番的時候,廠房出租方突然提出解除租賃合同,收回廠房。突然的變故,給了王鳳當頭一棒,怎么辦?為了籌措資金,她背著老公賣掉了縣城里唯一的房子、剛買的車子以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即使這樣也才湊了150多萬元。她又軟磨硬泡用哥哥的房產做抵押辦理了銀行貸款, 2010年9月,她的占地8000多平方米,日產200噸的現代化一條龍大米生產精加工生產線順利投產了。

  巾幗楷模,致富不忘鄉鄰

  化蛹成蝶,破繭而出。由于誠實守信、質優價廉,她多年來精心打造的“鑫福順”系列大米品牌,成為安徽省著名商標,產品遠銷廣東,福建,上海,江蘇,浙江、貴州、江西等地,年銷售額近3億元。盡管現在企業做大了,品牌打響了,但她始終沒有忘記那些在自己最困難和最無助的時候幫助自己渡過難關的父老鄉親。她說:“正是這些父老鄉親的信任和幫助才使我渡過難關,一個人富不算富,我要與鄉親一起努力,走共同致富之路?!?/p>

  為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濟困號召,米廠建好后,王鳳了解到,當時和她一起下崗分流的王主亮和朱文勇二人,由于一直沒能就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王鳳第一個把他們聘請過來。一年下來,夫妻雙方工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每每講起此事,夫妻二人都對王鳳贊不絕口:“是她給我們家帶來了生活的希望,給我們帶來了好日子?!?/p>

  鄰居周游,是一個吸毒的失足青年。戒毒管制期滿,回到家里,不但沒有生活的出路,親戚鄰居更把他視為敗家子,遭歧視、受冷落。王鳳看在眼里,急在心頭,馬上伸出關愛的援手。周游說:“是王姐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當家人和朋友都放棄我的時候,是王姐伸出她溫暖的手,讓我重新看到人生的希望?!?/p>

  不忘初心,助人為樂在行動

  王鳳不僅幫助鄉鄰,更是積極投身家鄉慈善事業,熱心幫助貧困家庭、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幫助殘疾人。10多年來,累計捐款近50萬元。為了更好的弘揚善舉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她加入了潁上縣公益志愿者協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公益志愿者。在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中,還心懷大愛,帶頭捐款捐物,關心敬老院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公益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搭建了一個又一個愛的橋梁,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也彰顯了一位企業家的愛心與魄力。

  2012年3月27日,王鳳向半崗鎮前李敬老院捐獻了價值5000元的大米、面粉100袋。

  2013年6月11日,王鳳到敬老院看望慰問五保老人,為老人們送去了雞、魚、肉、大米和豆油等,并仔細詢問和察看了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祝愿老人端午節快樂。

  2016年8月13日,王鳳為潁上縣八里河馬店村社區的孤寡老人及貧困留守兒童送去了價值4000元的慰問品。當日,阜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鑫在該村調研時遇到潁上公益志愿者,并與王鳳親切交談。通過座談,張副市長了解了王鳳同志的感人事跡和企業情況后,高度贊揚了王鳳的大愛和無私。他對與會者及隨行人員說:作為一位靠自身努力打拼多年的潁上本土企業人士來說,能夠面臨著企業自身負債的巨大壓力下,仍然能夠堅持從事關愛社會老人、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大力弘揚和認真學習的。

  2016年9月10日,王鳳攜手潁上公益協會開展向謝橋社區貧困戶愛心捐贈活動。

  2016年9月11日,王鳳攜手潁上公益志愿者聯盟協會和大潤發馬特到半崗鎮開展愛心捐贈活動,捐贈價值約13000元的大米、豆油、中秋月餅等慰問品。

  2017年3月,王鳳又拿出近5萬元與志愿者一道帶領留守兒童來到了美麗的古徽州,讓他們體驗了一次徽文化之旅。

  由于表現優秀,好人王鳳被潁上縣公益志愿者協會授予2016年度特別貢獻獎!

  人美心美,孝老敬夫家和睦

  好人王鳳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她始終不忘夫妻倆在一起打拼的日子里所吃的苦。那是同甘共苦所培養的真摯感情,夫妻非常恩愛。事業之余,王鳳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和家務,孝敬公婆如同對親生父母一樣地敬重、關心和照顧。夏天,怕老人受到蚊蟲叮咬不能安睡,就提前給老人搭好蚊帳;怕老人熱著,就給老人安好電扇或調節好空調;偶爾停電時就給老人扇扇子消熱,讓老人在涼風中慢慢入睡。特別是父母年邁,經常住院治療,王鳳不顧疲倦都要陪床,為父母端屎端尿。王鳳孝敬父母公婆的美好故事,在家鄉流傳,都夸她是好樣的。

  她的孝心深深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他們的贊譽。吃苦耐勞、孝順細致、無怨無悔的王鳳女士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孝親新篇章,為新時代的青年樹立了敬老愛老的榜樣。

  愛心無疆界,奉獻無止境。王鳳說:“奮斗在于個人,財富應造福社會?!?10多年來累計捐款50多萬元,用于助學、助殘、修橋、鋪路、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孤寡老人,真誠善良大愛的她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她先后當選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多次榮獲市“三八紅旗手”、“農村致富帶頭人”、潁上縣“創業之星”和“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公司也先后被評為“安徽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阜陽市百強企業”、“阜陽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上善若水潤人生,厚德載物添快樂。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展示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風采;她把“創業致富、助人為樂”,當做一種使命,一種責任,她用勵志創業、幫扶濟困,在潁淮大地上演繹了一曲曲勵志濟困的頌歌!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