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妹
成立好人工作室 帶動24人自愿身后捐遺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身份簡介:周六妹,女,1957年出生,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街道盛南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

  事跡概述:周六妹熱心公益,10年獻血19次7000毫升,超過了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2009年她在市紅十字會登記捐獻遺體,并帶動身邊人加入捐遺行列;面對獨居鄰居,她似親人般送去照顧,用無微不至的關懷陪他走完最后的人生。2018年5月8日,盛南社區以她的名義成立“周六妹好人工作室”,弘揚好人精神,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事業,短短半年就有24人登記捐遺。她說,這些在別人眼里的好人好事,也許是方便了他人,但其實最終受益的是她自己,每一次的付出,她都收獲了快樂。

  熱心公益 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

  2008年,周六妹偶然在當時的北橋衛生院看到一臺采血車,上面打著“捐獻可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來的生命”這條醒目的標語,那一刻,她毫不猶豫地登上了采血車。從那以后,每隔半年她就會去獻一次血,每次400毫升。至今兩本獻血證上記載了她19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7000毫升,獻血總量早已超過了一個正常成年人身體里的血液量。

  每年五月初和11月初,是周六妹獻血的日子。一早她就會搭上83路,從北橋出發,公交轉的士,兩個多小時后,她坐在了市中心血站大廳,捋起袖子。2014年那次獻血,也許是年齡大了,也許是身體狀況不佳,采血針剛扎下沒多久,周六妹就覺得有點頭暈,她沒吭聲,想著堅持一下很快就結束了,10分鐘后,周六妹只覺一陣眩暈,昏了過去。

  2017年,年近60周歲的周六妹,眼看自己年齡漸長,離不能獻血的日子越來越近,有些著急的她“急中生智”,想到了獻血小板。2月27日,她來到蘇州市中心血站捐獻血小板。因為年紀較大,又是頭一次,獻著獻著周六妹身體越發不適,血站的工作人員忙跑過來關心地問:“阿姨,要是吃不消就算了吧!”但是周六妹毅然堅持了下來,成功獻上了自己的第一次血小板。

  在這幾年間,周六妹的家人都不斷勸她別再獻了。她卻說,無償獻血的年齡上限是60周歲,她一定要獻到不能獻為止。2017年11月,在她60周歲前夕,周六妹完成了她人生中最后一次無償獻血。

  周六妹的公益事跡可不止這些,身為相城區紅十字會組長的她,在重陽節、春節等大型節日期間,她都會和她的伙伴們一起去看望80歲以上的遺體捐獻志愿者,關心他們的身體情況,陪他們聊聊家常,送去節日的祝福和精神上的關懷。周六妹感慨地說:“現在的老人很孤單,子女們都太忙,沒時間陪伴老人,我們盡量多去看望他們,有人陪他們說說話,他們會很開心?!?/p>

  她想“百年后”把遺體捐獻出去

  遺體捐獻,在城市不多見,在農村更少了。2009年4月9日,周六妹鄭重地在自愿捐獻遺體協議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了一名遺體捐獻志愿者,也是北橋街道第一位申請捐遺的人。

  周六妹說,早在年輕時,就有“百年后”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的想法。她的爺爺28歲鼻癌去世,父親49歲去世,哥哥又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親人的患病和早逝,無形中堅定了周六妹捐遺的信念。

  2009年,周六妹無意間在新聞中了解到,蘇州正在招募遺體捐獻志愿者,她急忙撥通了市紅十字會的電話,打聽到了辦理捐遺的手續。由于捐遺必須直系親屬簽字同意,周六妹心意已決,女兒拗不過她,最終點頭作數了。

  2009年4月9日,在女兒的陪同下,周六妹趕到了市紅十字會,簽下了自愿捐獻遺體的協議,拿著“志愿捐獻遺體紀念證”她深感光榮?!暗任野倌曛?,把有用的零件給別人,就相當于我還活著?!敝芰没磉_地說。

  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周六妹還時常鼓勵身邊的人參與到捐獻遺體志愿行動中來,鄰居鄒志芳得知她的行為后,深受感動,并在2013年5月成為了一名捐遺志愿者。在她的感染下,社區又有多人加入捐遺行列。

  2018年5月8日,盛南社區成立“周六妹好人工作室”。自此,周六妹有了專屬的服務陣地。她每周二下午在工作室接待居民群眾,提供無償獻血登記、志愿者招募以及遺體捐獻(器官、眼角膜)的相關登記服務,同時鼓勵帶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敬老愛老、保護環境、移風易俗等各類志愿活動。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到訪盛南社區這間小小的工作室。短短幾個月,已有24人先后登記捐遺,目前總人數達30多人,他們中年紀最大的91歲,最小的才33歲。而且,近兩年已有4人成功完成捐遺。

  多年來,周六妹和捐遺志愿者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不斷踐行著崇德向善、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

  “愛管閑事”他人事有求必應

  在街坊鄰居心目中,周六妹是一個熱心“愛管閑事”的老人,他人有需求,她絕對是有求必應。

  2014年10月底,周六妹所住的漕湖星辰花園小區,一名5歲小女孩從11樓的陽臺摔下,受了重傷。周六妹得知情況,找到了社區居委會,把當年獲評“相城區十佳新人”的表彰獎勵捐了出來。2016年6月,鹽城遭遇強冰雹和龍卷風雙重災害。周六妹在電視上看到這一新聞,特意坐車到相城區民政局,親手將1000元錢捐到區慈善會,用于災區重建。周六妹說:“我知道這些錢對于災區來說微不足道,但是這是我的一點心意?!?/p>

  2017年2月20日上午,相城區北橋街道盛南社區的九旬老人鄒志芳患骨癌去世,最終捐出自己的遺體用于醫學研究。而在這位老人的最后時光里,周六妹承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她作為鄒老伯的鄰居,不僅無私照顧了老人五年,同時,鄒老伯被她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也志愿加入了遺體捐獻行列。

  鄒志芳是一名獨居老人,就住在周六妹隔壁一個單元。在世時,每每提到周六妹,鄒志芳都會動情地說:“欠她的情,我一輩子都還不清?!?/p>

  原來,2012年12月的一天,鄒志芳突然跌倒在地,并嘔吐不止。鄒志芳撥通了周六妹的電話求救,周六妹趕緊往鄒老伯家里跑。推開門一看,老人跌倒在地,一地狼藉,周六妹急忙把鄒老伯扶上了床,換上了干凈衣裳。洗了衣服、收拾了屋子,這才放心離開。臨走前,周六妹再三叮囑鄒老伯,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找她,她一定隨叫隨到。

  自打那以后,周六妹時常幫著鄒老伯干家務,有啥好吃,也會特意多準備一份。一來二去,兩家人感情勝似親人。鄒志芳還多備了一把家門鑰匙交由周六妹保管。2014年4月2日,鄒志芳住院動手術,周六妹一家輪流在病榻前服侍了整整一個星期?!懊恳淮紊?、住院,都要麻煩六妹和她的家人,我也不知道如何感激?!编u志芳當時說,有這樣一位鄉鄰,是他的福氣。因為割舍不下這段鄰里情,甚至拒絕了去上海與女兒同住。

  周六妹五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著鄒老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老人臨走前,鄒老伯兩手作揖,對周六妹說:“謝謝你來看我 ”,這一聲“謝謝”不僅有鄒老伯對周六妹最深沉的感激,更是對她的最后道別。她說:“鄒老伯是一位獨居老人,生活上有諸多不便,這些都是我自愿的,也是應該的,因為我堅信幫助鄰里就是快樂自己?!?/p>

  是啊,周六妹總是說,這些在別人眼里的好人好事,也許是方便了他人,但其實最終受益的都是她自己,每一次的付出,她都收獲了快樂。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