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昌明
八旬老人建設家庭文化室 義務服務村民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顧昌明,男,1938年6月生,中共黨員,原海安雅周供銷社企退職工。

  海安市雅周鎮史屬黃橋革命老區,該鎮雅周村4組,有一位平凡的農村老人名叫顧昌明,中共黨員,現年81歲。早在1978年12月,他就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家庭文化室,四十年來,執著堅持,苦心“經營”這方天地,成為群眾學習文化,科學致富的好幫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陽光小屋”“老區文化超市”。

  “創辦文化室是我的探索”

  四十年前的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此吹遍祖國大地。老顧心想,國家將面臨著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點什么好呢?他考慮到:雅周是一個農村鄉鎮,一些村民到集鎮要走十七、八里路,單憑一個鄉鎮文化站是難以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想到此,老顧毅然決定創辦一個家庭文化室,來為廣大村民提供精神文化服務。說干就干,他動手收拾了自家一間房,傾其在鎮供銷社工作的幾千元工資積蓄,買來圖書、書櫥,征訂了幾份報紙、雜志,還添置了幾副象棋、撲克,桌凳一擺,“顧昌明家庭文化室”就算對外開放了。左鄰右舍的村民聞訊趕來,有的看書,有的讀報,有的下棋,還有的打牌,真是不亦樂乎。村民們說老顧辦的這個文化室還就不錯,是學的哪兒的?老顧笑著說:“沒學哪兒的,其實是我的一個探索!”

  “辦好文化室是我的追求”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本來門庭若市的家庭文化室陡然冷清下來,這讓老顧百思不得其解。有性情直爽的村民說“老顧啊,不是我們不愿去你家,也更不是你服務不到家。這幾年下來你算過賬沒有?每年新買那么多的圖書,報紙征訂年年增加,棋、牌換了一茬又一茬,我們想貼點兒電費、茶水費什么的,你是一分都不要,叫我們怎么好意思再去你家呢?”

  聽村民這么一說,老顧一直糾結的心總算放松下來了?!澳銈儊?,你們來,你們自管來。你們來了,我的文化室才算辦得好,辦好文化室是我的追求!”老顧深情地說。

  “為文化室花錢,我舍得”

  “顧昌明家庭文化室”地處集鎮中心臨街房,市口好,人氣旺。不少客商出重金欲租文化室用房,多次被老顧謝絕,他說:“你們老板開店要市口,我辦文化室方便來室活動者更需要市口!”

  “顧昌明家庭文化室”名氣越來越大,“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等國家、省、市、縣新聞媒體30多家競相采訪報道。隨著家庭文化室的規模不斷擴大,品位不斷提升,需要的投資越來越多,老顧感到力不從心。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這緊要關頭,他的老伴患上了食道癌,三次住進縣人民醫院手術,花去醫藥費十多萬元,對一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了養活這個家,養活這個家庭文化室,怎么辦?一向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顧昌明同志堅強地對家人說:“首先要充滿信心,共渡難關,我約法三章:不抽煙、不喝酒、少添新衣服。家中有事移風易俗一切從簡,決不鋪張浪費?!彼麆訂T兩個剛剛下崗的兒子火速外出打工掙錢。老顧現在騎的自行車已有60個年頭。今天省一點,明天省一點,老顧就是舍得在家庭文化室上花錢。據統計,至今已為家庭文化室投入四十多萬元。有人問他辦文化室倒貼圖個啥? 他高興地說:“文化室讓鄉親們有了娛樂、休閑、學習、健身的好場所,為文化室花錢我舍得!”

  “老伴兒、家庭文化室,我都要”

  兩難選擇感人深。海安縣城與雅周集鎮相距30多公里。老伴陸永芳在縣人民醫院手術期間,老顧難住了,海安恩愛的老伴兒要照料,雅周心愛的文化室要開放,可謂是心掛兩頭。為了節省車費,他總是踏著自行車兩地奔波,疲憊不堪。病床上的陸永芳是一位淳樸的農村婦女,她吃力地對丈夫說:“昌明啊,我知道家庭文化室是你的命根子,但我已病得這樣子,你兩頭操心吃不消,索性選擇一下,是要我的生命,還是要你的文化室?”老伴兒低沉而嘶啞的一席話,猶如晴天霹靂,料之不及的老顧頓時淚如泉涌。他跪著緊緊握著老伴兒的手說:“我……兩樣都要!眼下只有先揀急的來,你放心,從今天起,我全天候的護理你?!痹卺t務人員和顧昌明的精心護理下,很幸運,老伴的病情一天天好轉,能吃點、能下床。這時,顧昌明又跟老伴商量說:“能讓我抽點時間回去料理家庭文化室嗎?好多村民等著我呢?”陸永芳是共產黨員、南通市“三八”紅旗手,他知道丈夫,心系文化室,留住人也留不住心,這里有護士,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文化室既要為鄉親們富腦袋,又要富口袋”

  老顧回到家,一進文化室就整理書報、接待讀者、剪貼資料、出黑板報,起早帶晚忙碌不休。老顧是一個從不安于現狀的人,半夜上了床便思考一個問題:文化室不能光停留在滿足人們精神需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對人們科學致富提供幫助,也就是當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也是文化室效應的改革與轉型嘛。于是,第二天老顧就著手收集、剪貼關于科學致富的技術、信息等。隨后召集村民們前來文化室挑選適應各家庭的致富信息。雅周村二組林光龍采用了老顧的養魚信息和技術,承包水面15畝,二年收入十多萬元;杭窯村十組陸寶宏采用了老顧的煤油燈孵雞信息和技術,三年收入二十多萬元;

  有一天,老伴從縣人民醫院打來電話查點文化室情況,顧昌明高興地向她報喜:“要致富,文化室里找智庫。雅周村三組全鎮第一個家庭奶牛場出奶率高、效益好,縣里還組織養牛戶前來參觀取經。林長義場長感謝文化室幫了他的大忙,等你出院,邀請我倆一起參觀他的奶牛場?!崩习檫B聲說:“好!好!答復他一定去!”30多年來,“顧昌明家庭文化室”向村民義務提供致富信息、科學技術上千條,受益的村民數百戶,獲利上千萬元?!邦櫜骷彝ノ幕摇奔葹猷l親們富了腦袋,又為鄉親們富了口袋,幫助一方百姓走上了小康之路。

  “一花獨放不是春  萬紫千紅春滿園”

  當“顧昌明家庭文化室”辦到第五個年頭時,老顧又閑不住了。他想:我一個家庭文化室為民服務的輻射面太窄了,社會效應太小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果雅周鎮有更多的像我這樣的家庭文化室,受益的村民不就更多了嗎!想到這兒,老顧便著手制定傳、幫、帶的方案,采取“麻團滾芝麻,一室帶多室”的辦法,在全鎮范圍內培育發展更多的家庭文化室。老顧起早貪黑蹬著他那心愛的自行車,走村串戶,宣傳創辦家庭文化室的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20多個家庭文化室先后誕生,這些文化室各具特色,在各自的地域發揮著應有的效應,深受廣大村民喜愛。

  2007年3月,根據群體家庭文化室數量和家庭文化面對的時代要求,在顧昌明同志的建議下,雅周鎮成立了全國農村第一個鎮級“家庭文化協會”。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推進家庭文化室的培育、發展、鞏固和提高。從此,家庭文化室有了“娘家”,更廣泛地為廣大村民提供娛樂、休閑、學習和健身的好場所,更廣泛地為廣大村民科學、勤勞致富提供不可估量的助推力。在鎮家庭文化協會的推動下,在“顧昌明家庭文化室”典型示范引領下,到目前為止,全鎮在辦家庭文化室數量已達84家,遍布全鎮各個角落。雅周鎮家庭文化協會及其群體家庭文化室,猶如萬紫千紅的珣爛花園,已成為海安市新農村建設和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