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盛
農場職工25年堅持義務照顧孤寡老人
助人為樂
安徽省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顧松盛,男,1957年4月生,郊區普濟圩農場總場職工。

  事跡簡介:25年來,顧松盛堅持照顧孤寡老人朱聰松,他在自家旁邊建起新屋供老人居住,幫助老人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后期老人患了癡呆癥,顧松盛每天都陪老人散步、聊天。同時,在這19年里,他還義務為65位已故孤寡老人送終,幫他們擦洗身體、整理儀容,為他們料理后事,讓他們走的安詳。

  人們常說養兒防老,意思是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但是對于孤寡老人來說,無人送終成了他們的心頭大事。然而,在普濟圩社區,孤寡老人們并不擔心自己無人照顧,因為他們有一個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的兒子。他默默的肩起了照顧老人、為老人送終, 讓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能夠安心走完。這個人就是有責任心、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普濟圩農場總場的職工,顧松盛。

  25年父子情深

  因一份責任之心,一份善良之意,牽起一段25年的父子情。認識朱聰松是在86年,那個時候顧松盛還是個年輕小伙子,他們一起在四分場一個看管沙,一個看管湖,就這樣兩人結成忘年交。87年顧松盛結婚,后又生子,本來日子是這樣平淡而又溫馨的過著,但一個電話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這個電話是來自一個陌生人,說朱聰松被人騙了,身無分文,誰都不信,只相信他。掛完電話,顧松盛急急忙忙趕去,將老人帶回家。知道老人多年積蓄被騙的分文不剩,以后的生活無著落,再加上老人現在精神恍惚,讓老人一個人回家住實在不放心,就暫時將老人安置在自己家里,就這樣“暫住”了25年。

  顧松盛在自己家的旁邊重新搭建了一個屋子,將老人就安置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說這樣才放心,每天一起去上班,一起下班,生活好不愜意。人有旦夕禍福,老人病了,他背著老人跑到醫院檢查,在醫院跑上跑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老人因病無法自理,他就燒好飯菜,喂給老人吃,給老人洗澡換衣,打掃衛生,都親力親為,每天保證生活環境干凈。老人病好了,但不再上班了,顧松盛自己上班的時候,就讓妻子照顧老人,給老人送飯,打掃衛生,讓年幼的兒子陪老人說話,以便老人不會孤單。下班了,就陪著老人一起散散步,說說白天的事情,不明白真相的人都以為朱聰松是他的父親,日子就這樣平淡而快樂的過了25年。

  后來,不幸老人患上了癡呆癥,總是想著要去上海,一天到晚都不著家,而在各個巷子里穿梭尋找老人成了顧松盛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上海是老人的故鄉,即使癡呆,確還是記得上海,于是顧松盛和上海養老院溝通,親自將老人護送到上海,并囑咐同在上海的兩個侄女要經常去看望老人。不出一年,就接到養老院的電話告知老人已經去世,走得很安詳,此時,顧松盛萬分慶幸及時將老人送往上海,讓老人能夠葉落歸根,回歸故里,與此同時長達25年的父子情也就此圓滿結束。

  19載送終路遠

  因一份愛崗之心,一份不忍之意,開啟長達十幾年的顧老旅程。顧松盛,以前在普濟圩農場社區工作,他一直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安安穩穩的過著日子,直到有一天領導布置一個任務,孤寡老人劉明康突發病死家中,后事需要人處理。其實一個正常的人在面對死人時都會感到害怕,這無關于科學,無關于迷信,這只是一個活著的人在面對一個生命逝世的敬畏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相信沒有一個人愿意去接觸一個死人,但顧松盛確是一個“奇葩”,他接受了這個任務,他給老人洗澡,換壽衣,讓老人走得干干凈凈,然后入館、下葬,幫助他踏上安穩的旅程,原以為事情到此結束,其實不然,這只是故事的開始。十幾年間,顧松盛親手送走的老人有65人,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恒的美麗。當問起為什么會做這樣的事情時,他只是笑笑說讓一個孤寡老人在那躺著不處理,怪可憐的。問他怕不怕時,他說當時處理時只覺得可憐,哪有那么多心思,處理完時,覺得自己做個好事,也沒什么可怕的。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踐行著“只愿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的愿望。

  對于顧松盛來說,他最感謝的是自己的妻兒,曾經在收留孤寡老人朱聰松時,擔心家人不同意,不過后來發現這只是多余的,他們不僅沒有反對而且還用自己的行動支持著;當為孤寡老人送終時,他們沒有因為有所忌諱而阻止,同樣都是在默默支持著。

  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25年如一日的堅持照顧一個孤寡老人,十幾年間親手為孤寡老人送終,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默默的奉獻,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照亮了老人的心。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