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遵衛
幾十年熱心公益 成立“遵衛志愿服務亭”堅持做好事
助人為樂
河南省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郭遵衛,1962年10月生,濮陽市華龍區濮東辦文化站站長,華龍區“遵衛志愿服務隊”負責人。

  1979年7月,郭遵衛高中畢業后,回到岳村鎮東田村務農,看著飽受貧窮之苦的鄉親們,想到自己遭受的苦難與折磨,他暗下決心,要學知識幫助鄉親們脫貧。從那時起,他積極研究農業高產技術,幫助全村群眾發展糧食、棉花種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1991年4月,經區農委推薦,他被岳村鎮人民政府聘為農業專業技術員,他無論嚴寒酷暑,都奔波在為群眾服務的道路上,讓農民豐產豐收。1993年,郭遵衛騎自行車45公里,深入內黃縣312戶農家學習夏西紅柿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做了5.6萬字的筆記。試驗成功了,他種植的夏西紅柿畝產達7580公斤,每畝為農民群眾增加效益2600元。郭遵衛發明的夏西紅柿優質高產技術,被列為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在全省得到推廣。岳村鄉被河南省定為“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年生產蔬菜高達10萬余噸,畝產值5630元。

  2004年,郭遵衛建立了勞模農業技術志愿服務隊,自籌資金安裝了電腦、投影儀等辦公設備,免費公布各種農業信息。他十多年如一日堅持自費打電話聯系農戶、打印新技術宣傳頁、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接待來訪群眾32600人次,幫助群眾解決蔬菜種植難題5000余件,收集發布信息8萬余條,看到群眾漸漸鼓起的腰包,郭遵衛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由于工作成績突出,當年他還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

  2013年6月,因工作調整,郭遵衛到華龍區濮東街道辦事處工作。工作環境變了,但他做好事,真心服務群眾的心沒有變。農業技術志愿服務隊已不能適應城區群眾服務的需求,針對情況,2013年8月,郭遵衛組建了一支19人的志愿服務隊,為了使志愿服務隊逐步壯大起來,郭遵衛賣掉自家幾十棵樹,購置了一輛面包車,并自費配備了維修工具、拖車工具、滅火器、理發、防雨用具等工作,專門為志愿服務隊外出服務使用。

  只要看到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人,郭遵衛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華龍區一個9歲的小姑娘,父母雙亡,只能和80歲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極為困難。郭遵衛得知后,為照顧小姑娘的自尊心,總是偷偷地資助她,竭力維護小姑娘的自尊心,讓她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成長。黃城村中有一個70歲的五保戶生病住院,家庭困難,郭遵衛總是偷偷地為其墊付醫藥費。老人得知后,每次見到郭遵衛,總是感激得掉淚。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郭遵衛總會去慰問村里困難的孤寡老人,陪老人們說說話、下下棋、打掃衛生,做一頓飯給老人們吃,還會送上一些慰問品給老人。每當這時,總有老人拉著他的手說:“謝謝你又來看我們呀,你真是少見的大好人呀!”正是這一句感動的話,讓他更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2017年6月,郭遵衛牽頭成立了“遵衛志愿服務亭”揭牌成立,志愿服務隊先后為企業培訓員工2000人次,慰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1600人次,發放救助幫扶資金、物品約26000元,免費送出防雨工具800余件,為環衛工免費發放棉手套1120雙,為群眾義務補胎3500余次,維修電動三輪車4200多輛。

  郭遵衛幾十年如一日,傾盡一生干好事的精神在華龍區大街小巷傳唱,以他為原型的現代戲曲《好人郭遵衛》,以他為原型拍攝的微電影的《好人一生平安》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郭遵衛已成為濮陽市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的先進典型,“接力郭遵衛、為民做好事”已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