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邱七老
七位古稀老人自費修志 九載書成精神永存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侍邱七老,蔡祖鐸、侍廣宇(已故)、王立民(已故)、周天佑、王安成、葉以虎、曹禮航等7位老人

  事跡簡介:

  從2008年開始,有一群古稀老人自發相聚、自備車輛、自帶干糧,搶救性地開展本地區史志編纂工作,他們就是宿豫區侍嶺籍七位退休教師主動放棄安逸生活,不顧病痛,以堅韌不拔之志,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歷經九年時間踏遍了侍嶺鎮的每一寸土地、也為了尋找知情人遠走過他鄉,行程兩萬余里,于2017年完成《侍邱備覽》一書,為后世子孫留下一份彌足珍貴的鄉愁記憶。他們淡泊名利,自費修志的事跡在宿豫當地被傳為佳話,帶動了一大批民間歷史愛好者和公益志愿者加入到編纂地方史志的公益事業中來,被人們尊稱為“侍邱七老”。

  正文:

  古稀老人不辭勞苦踏征程

  2008年夏天的一個中午,侍廣宇、王立民、蔡祖鐸三位退休教師在沂河邊散步,看到河水被污染,當年水清河秀,鶴雁棲息的美景一去不返,感到十分痛心,三位老人扼腕長嘆,進而談到侍嶺這塊東西三十多里長,南北十多里寬的境域上,竟有春秋時期、漢代遺存十多處。其中有歷史名人、宿遷英雄伍子胥的故里挑溝崖;有漢武帝冊封的侍邱候國都遺跡土城;有13個諸侯國歃血結盟的軍事重鎮柤口城遺址,還有唐代古井三眼,十三墩六湖,還有抗美援朝志愿軍二級戰斗英雄陸玉珍故里苗莊……這些遺跡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消失。正是在這個河邊漫步,讓他們萌發一個想法:有生之年把這些都給寫下來,讓后人有所知曉。

  三位老人都年逾古稀,都不能騎自行車,全憑兩條腿,幾年時間行程超過一萬多里,跑遍周圍三十一個村莊,有的村莊甚至要跑了幾十趟,走訪上千老人,足跡還涉及上海、南京、合肥、淮安、徐州等地。

  在這艱辛的歷程中,有不少值得記憶的感人故事。

  侍廣宇老師2008年查出肺癌,他問專家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專家用兩個食指一交叉,意思是十個月左右。侍廣宇老師自感生命無多,從那時起,為了實現為家鄉人留住鄉愁的想法,侍廣宇老師就開始拼命了,他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意義深遠的鄉志編撰事業中來。

  他自費買了電腦和打字機,不會打字,就從幼兒園接來拼音掛圖,讓孫子手把手教,別人一分鐘打幾十字,而他只能打一個半個字。有時打著字,胸部一陣陣的疼痛讓他面色蒼白,兒子兒媳不給他繼續打字,他對兒子兒媳說:我一打字,精神轉移,就不覺得疼了。就這樣他忍著病痛,寫出了四五十萬字的書稿。

  侍廣宇老師三年時間十四次住進宿遷中醫院。住院期間,他們每周碰頭一次,研究本周的文稿,確定下周任務。病房成了聚會點,工作室,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侍廣宇老師生命彌留知己,其他幾人一起把書稿復印本送到他跟前,他把書稿抱在胸前,幾顆淚珠落下來,大家都哭了。第二天侍老師帶著一絲滿足和一絲遺憾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王立民老師先患高血壓,心臟病,后又查出胃癌。兩年里,七次住院。病情稍好一些,回到家里就帶病去新沂、王莊走親戚訪友尋找有關資料,并自費訂了《文史天地》《文史博覽》等五種報刊。這幾位老人一輩子省吃儉用,可買書籍資料,從不心疼錢,都是成百成千的支出。2014年5月,王立民老師病情惡化,大限將至,蔡老師等人帶書稿去看時已人事不知。送老衣也穿好了,躺在床上等待最后時刻的來臨。當把書稿放在他頭旁邊時,他的小女兒悲愴的在他的耳邊告訴他,老朋友來了,書稿也編好帶來了,彌留之際的他竟然動了一下手指,表示知道老友送書來看他了……

  蔡祖鐸老師患嚴重靜脈曲張,雙腿像木炭一樣黑,靜脈切除動了九刀,2015年傷口復發。幾年中他曾出現過一次腦出血,兩次腦梗。不管病魔怎樣折磨他從不言棄。醫生說:你要再亂跑,(指他會偷偷外出采訪,核實資料)我們就不治了!你這腿可能得截肢——但這也沒有嚇到蔡老師,他仍然四處采訪,收集整理志書資料。為出版《侍邱備覽》,他拿出自己3萬元養老錢,全部投入到書籍的出版中。

  當時只道是尋常,誰知昨夜風雨狂。但看踏破鐵鞋處,幾處血痕幾層霜!九年,3000多個日日夜夜,有多少瞬間令人難忘。

  2008年秋季的一天,剛下過雨,幾位老人復訪志愿軍二級戰斗英雄陸玉珍的戰友劉學榮,請他講當年的故事。劉老當年是陸的通訊員。走著走著,忽然對面一青年婦女騎自行車急馳過來,一下子撞倒了侍廣宇老師,侍老師大撂個倒在路邊水汪,滿臉滿身都是泥和水。侍廣宇老師擦擦身上的泥和水,對蔡、王二位老師說:我們走吧,采訪劉老要緊。

  2009年夏天的一天中午,他們三人去口頭渡口,目的是追尋和察看春秋時期柤口城和明清時期口頭集遺址。正看著,忽然熱氣蒸風,氣候突變,黑云越聚越多。他們趕忙往回走。濃云密布,黑了半邊天,跑得再快也晚了,更何況是幾位步履蹣跚的老人。在快到朱嶺的時候,云到了,雨也到了,傾盆大雨如瓢潑。他們在狂風暴雨中艱難跋涉,好不容易堅持到朱嶺街,雇了輛馬自達(一種電動三輪車)回到家。當夜,三個老人一對半發燒,都住進醫院……

  四位老人接力長跑終遂愿

  侍廣宇老師臨終前曾囑托過周天佑老師,請他一定幫忙把這本書完成,周老師以實際行動兌現了他的承諾。為完成此書,他放下正在創作的長篇小說和詩歌,停下宿豫史志辦工作,成天跑宿遷學院圖書館、宿遷市圖書館,還去淮安市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寫信去北京托人買古籍資料。一次就花了近兩千元。為了寫“伍子胥”一文,自費去蘇州拜訪伍子胥文化研究會,尋找伍子胥的后裔核實資料,真是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周老師三年寫了十幾篇史志文章,每一篇都多方求證,反復考證,嘔心瀝血。一篇千把字的《侍邱古城探訪》寫了近兩年才定稿。為解決《侍邱備覽》出版經費,他主動出資一萬元。

  《侍邱備覽》附錄部分侍嶺籍革命烈士和地區負責人的資料非常龐雜,難找。葉以虎老師為采訪和核對書稿中的數字、史實,不厭其煩地查看現場,找相關人了解情況,并自費購買照相機拍照,還買了馬自達,成天拖著幾位老人風里來雨里去東奔西跑。

  為寫好《侍邱備覽》,王安成老師感冒發燒,非要和其他幾個人一起下村采訪,病情延誤,發展成心肺衰竭,120急送市人民醫院,住進特級病房,三天三夜不能吃不能喝,全靠輸液支撐,但一出院又去采訪,搜集史料……

  曹禮航老師老伴患有老年癡呆癥,他大部分時間得服侍老伴,還在老年大學為其他老人上課。為了審?!妒糖駛溆[》,他不知放棄多少休息時間,甚至在坐公交車時也把書稿帶在身邊看。他和周天佑老師用水磨工夫一起校改書稿七遍,力爭無誤。

  這些老人深知光陰無多,時不我待,故而不用揚鞭自奮蹄,把對地方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的深深憂慮化作爭分奪秒的行動。

  茫??嗪=K靠岸,2017年5月《侍邱備覽》 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的完成,從始至終沒有行政指令,沒有政府參與,沒有他人贊助,全是這幫老人自覺自愿去做,他們自發組織,自愿接力,自尋出路,自我加壓,自掏腰包,終于完成這無名無利、但需要流汗流血費心費神卻意義深遠的大事。他們都是年逾古稀甚至耄耋,原本可以用豐厚的養老金,安度遠高于當地生活水平的幸福晚年。但他們卻寧愿舍棄舒服日子,自討苦吃,去搶救即將凐滅在歷史長河中的地方文史資料。面對艱難險阻,面對病痛折磨,面對嘲諷和冷遇,他們義無反顧,垂老之年開始攻克人生最后一座艱巨的堡壘,以無比堅韌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為后世子孫留下一部集存史、資政、教化于一身的皇皇巨著。

  “侍邱精神”傳遍西楚留美名

  《侍邱備覽》出版前后,社會各界對“侍邱七老”事跡反響強烈?!端捱w日報》、《宿遷晚報》、宿豫電視臺、“速文藝”等媒體對此進行了十余次報道。

  2017年11月18日,在《侍邱備覽》品讀會上,83歲的蔡祖鐸老師緩緩講述自己和侍嶺鎮幾位退休教師搶救當地史志資料,整理編寫《侍邱備覽》一書的親身經歷。在場的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市史志辦、市文學藝術界、宿豫區委宣傳部、侍嶺鎮黨委等部門同志紛紛發言,盛贊該書的非凡價值和侍邱老人留給社會及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位在文學上頗有建樹的領導發言時哽咽良久,講不出話來。稍后再次登臺,依然情緒激動,他說,侍邱老人的事跡讓我反思,我們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據《宿遷晚報》(2017年11月4日)報道,新四軍戰士朱大川犧牲后不知魂歸何處。他的弟弟在《侍邱備覽》中發現線索,找到哥哥的安息地——上海浦東川沙烈士陵園。

  宿遷市國土資源局基礎信息中心黨支部兩次在支部大會上宣講侍邱老人事跡,并請蔡祖鐸老人到場現身說法,以此激勵黨員干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凝心聚力,勇闖難關,以崇高的境界樹立遠大理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作家韓海濤,自2015年關注侍邱老人,宣傳他們的事跡,弘揚侍邱精神?!端拊?,有這樣一群老人》在“我愛宿豫”有獎征文中獲優秀獎;《古稀老人的“萬里長征”》在“中國人壽杯·老有所養 老有所為 老有所樂”主題征文中獲二等獎,并在《宿遷日報》、“速文藝”等媒體發表。先后創作以“侍邱七老”事跡為題材的劇本《嶺上夕照》和歌詞《嶺上人家》(已譜曲,作曲王春明)。

  盛世當修志,奈何阻重深。連條件優越,精力旺盛的年輕人都望而卻步的事,幾位老人卻拖著病體殘軀做成了。這些老人留下的豈止只是一部承載先人勞動、智慧與文明的史志資料?難道不更是一份彌足珍貴,值得子孫后代永遠珍藏的精神財富,一曲感人肺腑,催人奮進,讓人頂禮膜拜的夕陽贊歌!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