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單英
女企業家胸懷桑梓 返鄉當起49個孩子的“愛心媽媽”
助人為樂
江西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張單英,女,197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鷹潭市余江縣楊溪鄉江背村委會婦女主任。在外創業成功后毅然回鄉,創新耕作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從土里淘金,帶領鄉親致富,關愛留守兒童,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心媽媽”。

  敢吃螃蟹的女人

  張單英是土生土長的余江縣楊溪鄉江背人。經過十年打拼,白手起家的她在福建晉江市辦起了服裝加工廠。異鄉的成功并沒有留住張單英,特別是2008年兒子的那封信,更加堅定了她一定要教育好孩子、照顧好老人、回報幫助過自己的鄉親們的赤子之心,回鄉創業,成了張單英堅定的選擇。她有一個夢想,就是讓人們吃上放心的米、放心的菜、放心的藥材。

  說干就干,回家后,她積極籌備,并于2013年3月正式注冊成立了余江縣富昌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后與楊溪、潢溪、塢橋等鄉鎮的456戶農民簽訂了土地1358畝、荒山500畝的流轉承租合同。2015年合作社資產達230萬元,入社社員人均獲利1800多元,人均增收300元,合作社培育的大米也被老百姓稱贊為放心的綠色的“張單英大米”。為了創新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經濟效益,實現科學種田,她敢為人先,大膽引進新品種。2012年11月,她深入了解了藏紅花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先后三次來到浙江,全身心地學習浙江人的創業精神和農業開發經驗。2014年11月,張單英栽培的藏紅花開出了美麗的藍紫花朵,滿屋散發著特異芳香。聞著智慧和汗水孕育的奇異芳香,張單英舒心地笑了:我成功了。

  她開創了江西省內首家種植藏紅花之先河,實現了平均每畝獲得凈收入18660元,同時實現農民勞動報酬每畝達1萬元的驚人業績。當年11月,張單英帶著自己種植的藏紅花來到在南昌舉辦的第三屆低碳生態經濟大會暨第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時任省委書記強衛參觀展覽時,在聽完張單英介紹試種藏紅花成功后,贊賞地說:“你是敢吃螃蟹的女人,了不起!”

  致富不忘鄉親

  “我是農民的孩子,也是一名黨員,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要讓家鄉的土地長出金子來,帶領村民致富……”余江縣楊溪鄉江背村婦女主任張單英指著道路兩旁綠油油的稻田,自信滿滿地說。她創立的合作社,通過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目前有社員118名,其中農民社員117名,占社員總數的99%。社員主要分布在余江縣楊溪鎮、鄧埠鎮等地,社員平均每年增收比當地未參加合作社的農戶增加35%以上,形成良好的帶動效果,帶動獲利的非社員農戶達到456戶。她開創了江西省內首家種植中藥材之先河,解決了身邊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給大家帶來了良好的效益,僅2016年,就帶動男女農工勞力報酬800萬元。藏紅花試種成功后,面對紛紛前來求教種植技術的鄉親們,她總是毫不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他們,提供種苗,并讓技術員指導他們栽種,還把技術要點編印成冊,免費發放給鄉親們,同時采取吸納貧困戶入股、務工就業等形式,帶動30戶貧困戶致富增收。張單英多次為家鄉修路捐款,2013年就捐資11萬余元修建村道??吹睫r閑時農村婦女整天圍著麻將轉,她組織成立“巾幗舞蹈隊”,自掏腰包買來音響等設備器材,又請來舞蹈老師授課,豐富農村婦女的業余文化生活。張單英還多次到鄉敬老院將中藥秘方送給老人針灸治病,并送上感冒藥、筋骨痛藥。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創辦富昌兒童快樂之家,是張單英心中一直的念想。張單英也算是一名留守兒童。在她幼年時,父母因為感情不和離婚,她從小是奶奶帶大的。

  受人恩情,張單英始終記得。她說:“現在事業有成了,到了回報社會的時候?!痹缭?009年,她就開始籌備要為村里的留守兒童做點什么,當年就在余江縣民政局注冊成功了。她最初的設想,就是在周末免費照顧村里的留守兒童。起初,張單英的丈夫、兒子以及其他親屬,都說張單英瘋了——一口氣承包了一千多畝土地,還要去照顧別人的孩子。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張單英只能耐心地和他們一個一個地解釋。讓她高興的是,家人逐漸理解了她的做法,也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

  2015年,張單英出資168萬元組建能容納近80名兒童的“余江縣富昌快樂兒童家園”,把自己的家打造成孩子們的"新巢",讓他們每個周末節假日免費食宿、學習和游玩。通過一番努力后,現在有49名留守兒童在富昌兒童快樂之家免費吃住。樓房里床、洗衣機、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都有,為的就是方便孩子們活動作息。張單英為什么會這樣做呢?理由很簡單,她說:“我小時候爸媽就離婚了,看到這些孩子就想起了自己,我覺得自己的當年不是那么美好,所以想盡量讓更少的人有那種感受感觸。我只是盡自己一點點心意,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童年?!彼洺E愫⒆觽兛磿鲇螒?,教他們洗衣疊被。有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內向膽怯,覺得自卑,稍有不順就會哭,或不作聲,不善交流,單英就陪他們聊天談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開導他們,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樂觀一些。危佳俊、危志豪的爸爸說起張單英滿臉感激。他說他們夫妻都在福建福州務工,一年難得回來一趟,兩個孩子跟著外婆,以前老人太寵了,孩子調皮搗蛋很不像話;在富昌兒童快樂之家待了一年,孩子懂事多了,會做事,懂得尊重長輩。張單英說,她經常教育這些孩子,不要有自卑感,雖是農村娃,但要有骨氣、有上進心。

  現在,富昌兒童快樂之家每個星期在伙食上要花費五六百元錢,這還不包括其他的人工及成本耗費。但是,張單英并不愿意去說自己做的這些事,她說只是為村里做了力所能及的一點事。她奶奶從小教育她: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善良、充滿愛心的張單英成為這些留守兒童心中的“愛心媽媽”。

來源:江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