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餐館經理致富不忘助他人
助人為樂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1988年5月,在黨的改革開放和富民政策的感召下,五琴沒有留戀國營企業的鐵飯碗,毅然下海,創辦經營起了西橋餐廳。如今,三十年過去了,小餐館西橋餐廳因為飯菜可口,價格合理贏得了顧客的認可,而餐廳老板王琴的人品也和她餐廳的菜品一樣讓人津津樂道,口口相傳,成為大家競相學習的榜樣。

  小女人有大愛心

  2008年的一個下雨天的傍晚,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在餐廳門口徘徊,王琴趕緊把小伙子叫進餐廳了解情況,小伙自述來找工作,隨身帶的錢也花完了,沒有錢吃飯。王琴趕緊安排員工為小伙做飯炒菜,安頓他吃飽肚子,又給了他二十元錢讓他先找個住處,并囑咐他如果實在找不上工作,就到西橋餐廳來找她。而這樣的事情,她做了不止一次。員工們說她:姑媽,救助了那么多沒有錢吃飯的人,沒有一個后來回到餐廳的,我們餐廳的飯有毒呢。王琴答:“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很容易一時興起,做了不該做的事,一碗飯不值錢,可是可以從心理上給一個走投無路的人很大安慰,也許就是這一碗飯,就改變了他的一生呢,所以,不要在乎給人一碗飯的損失,而要看到給人一份溫暖的價值?!?/p>

  “餐廳雖小,也是個窗口。一個小餐廳員工的素質,其實折射的也就是負責人的互質,代表的也是本地人的素質?!?/p>

  在西橋餐廳,每當有外地顧客時,她總是熱心地向客人介紹寧夏本地的風土人情和旅游勝地,從不馬虎。每年的“八一”建軍節,她都去慰問武警消防官兵。逢年過節,她還不忘去看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孩子們,盡自己所能給予他們一份溫暖。

  1998年,南方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她帶頭捐款,捐了2000元錢,盡一份綿薄之力。

  2000年5月,西橋餐廳一位剛來不久的員工的父親發生意外。她寄給該員工母親1000元生活費,希望能借此使她的母親重新振作,擔負起家庭的重擔。2000年夏,《新消息報》發出《救救蓉蓉》的呼喚。蓉蓉是一位身患骨癌的女孩子。得知消息后,王琴與女兒一同去醫院看望蓉蓉,并捐款1000元,希望能幫助她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2007年,王琴又資助了一位考上大學的山區學生2000元,希望借此鼓勵她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了8.0級的大地震,它震撼了全世界,也讓王琴揪心不已。第二天,她一早就趕到寧夏紅十字會,給予災區同胞捐款10000元。第三天,她又在一個協會捐了3000元。2009年2月,聽說塔橋村婦女吳燕萍得了嚴重的肝病,家里有2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經濟條件很差,無錢治病。第二天,她就親自為吳燕萍送去了1000元錢,希望她鼓起勇氣,戰勝病魔。2012年,吳燕萍的兒子洪星又身患重病,無奈之下,吳燕萍又想起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王琴,接到吳燕萍的求助電話后,王琴再一次向這個劫難不斷的家庭伸出援手。

  2013年從西藏旅游回家途中,她和家人專門繞道玉樹,看望那里災民,并給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五位親人的藏族婦女西云捐款。抱著王琴,西云淚流滿面,用并不太流利的漢語連聲說“您真是個活菩薩啊?!?/p>

  王琴家所在的湖濱花園內住著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每次出門遇到她去早市買菜,王琴都主動幫老人將菜提回來??墒菦]有人知道,她自己也是一個60歲的老人了,而且患有嚴重的疾病。湖濱花園進出大門需要刷卡,每次進出大門,她都會習慣性的回頭看一下身后是否跟著老人或者騎車的人,遇到老人,她總是扶著門,耐心等待她們慢慢通過,因為他們年紀大腿腳不利索。騎車的人,多是著急上班或者回家的,上下不方便還浪費時間,而對自己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不僅她自己這么做,她還教育自己的孫女,從小要做一個會幫別人“扶門”的人。

  餐廳門口有幾個擦皮鞋的婦女,一閑下來就嗑瓜子,瓜子皮扔一地,每次看見,王琴都教育她們,這么好的城市,是用來建設和享受的,不是用來糟蹋的,后來,幾個婦女再也不扔了,走在街上,看見亂扔垃圾的,她都不忘教育兩句。遇有強詞奪理的人,她就自己撿起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對方什么是公民的責任。

  每年過年前,清洗單元門、擦拭樓道玻璃、換樓道紗窗的事就由她全包了??吹剿敲创蟮哪昙o還在為大家服務,樓上以前愛隨手亂扔垃圾的小年青們都深受教育,如今,在她家所在的樓道里,爭著打掃樓道衛生已成常態。而她的做法被隔壁單元鄰居看到后,也開始效仿。

  小商人有大眼界

  2013年1月16,由騰訊微博認證用戶徐霞客(國土資源報副社長)在騰訊微博發起“光盤行動”,倡導網友珍惜糧食,加入行動。微博一經發布即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報、國土資源報等媒體的支持,1月22日《新聞聯播》報道該活動,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事實上,在“光盤行動”在中華大地興起這前的1988年,開始小餐廳經營的王琴已經帶領著他的員工們開啟了這一偉大之舉。那時,還沒有網絡的王琴也并不知曉“光盤”一詞有一天會火遍全國。她只知道,來多少客人上多少菜,點多了吃不完就浪費了。

  商人多以賺錢為目的,而在西橋餐廳,針對不同階層顧客的不同情況,王琴都會進行引導點菜消費,并根據人數多少控制點菜數量和飲酒數量,讓每位顧客吃的即舒心又不浪費。為了不讓顧客多點菜,多喝酒,她有時甚至使出“慢上菜”、“柜臺無酒”等辦法。有的顧客為此不理解,火氣很大,和她吵。她卻不急不火,只管賠著笑臉好言解釋,可就是不上菜,不出酒。直到顧客為氣全無結帳走人。

  “顧客一般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錢是我的,我出錢吃飯,你管我點多點少,喝多喝少呢??墒鞘潞笠幌?,人家老板娘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還和別吵,沒有道理啊?!崩项櫩蛷埌舱f出了很多顧客的心里話。因為在西橋餐廳的吃飯經歷,現在,張安已經養成了點菜定量的好習慣?!斑@絕對不是個簡單的面子上的事,而是個意識問題。我很服王大姐,太有眼界了?!?/p>

  小餐廳有大責任

  西橋餐廳的員工絕大多數都來自偏遠的南部山區和農村。對他們,王琴既要嚴格按勞動用工制度實行文明管理,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和人身意外醫療保險,而且又從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角度出發,免費為員工注射乙肝疫苗,還為婚嫁員工購置禮品、嫁妝,給予他們大家庭的溫暖。員工們的婚禮,只要她有時間,不管多遠,她都盡量參加。因為她覺得這是對員工認真工作和個人價值的一種認可。

  在西橋餐廳工作了十五年了,從一個小姑娘到孩子的媽媽,三進三辭餐廳工作,如今愛蘭也由當初一名普通的服務員成了餐廳“高管”。其實高管只是個說詞而已,而她更像是王琴家的一個孩子。她說,是王琴姑媽給了她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

  2008年大年初八,因操作失誤,愛蘭在工作中致餐廳后廚失火,驚慌失措中被人救出。自感惹下大禍的她不知該如何面對王琴和大家??勺屗龥]有想到的是,得知餐廳失火后的王琴在電話中說的第一句話并非責罵,而是“傷人了沒?!壁s到餐廳后,聽到失火同樣已經被嚇的不知所措的王琴卻摟著她的肩膀安慰她;“沒關系,只要人好著就行,正想裝修呢,借這個機會放假裝修。你不要有心理負擔,姑媽還要感謝你這把火呢?!蓖跚俚脑捵寪厶m流下的感激的淚水,她知道,餐廳裝修時間不長,這是姑媽怕她心理有負擔,從此負重生活而安慰她呢。

  在愛蘭的相冊里,有120多張照片,全部是和餐廳同事的合影,而唯獨在2006年的員工合影里,卻沒有她的身影?!澳悄甑霓o職回家結婚。臨走時,姑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我買了一套紅色的睡衣和拖鞋,并送了禮金,過年時收到姑媽的短信“今年照全家福,你不在我身邊,感覺少了什么”她哭了。年后,她說服家人,再次回到餐廳,希望還能有自己的崗位。再次讓她感動的是,姑媽給每個人的相冊做為新年禮物,竟然還有她的一份,上面用工整的筆跡寫著“贈愛蘭”。

  “我已經辭職了,可姑媽還給我留著禮物,這樣的好人,上哪里能找到呢?”王琴常常對員工說,人和人之間,雖然分工不同,但人格平等。有許多員工因為結婚或者家里的事情暫時離開了,但是有機會他們仍然回到西橋餐廳要求繼續工作。她誠懇地告訴大家:“西橋餐廳就是你們的家,這里的大門永遠是朝你們敞開的!”

  在王琴的家里,至今還珍存著幾十封員工寫給她的信,有些紙張已經發黃,有些已經陳舊到很有些年代了,還有些寫信的人,她卻并不記得她們的名字了,可是,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把孩子們寫給她的信拿出來再看一看,看著孩子們的信,她的心理是感動的,更多的,是溫暖。

  在王琴家里,有一個用了三十多年的花瓷盆,雖然盆里盆面已經掉了瓷,但她一直視若珍寶。每逢清明、七月十五、中元等日子,她專門用這個搪瓷盆燒紙錢,燒完后再用塑料袋將燒完的紙灰等裝好扔到垃圾箱,回來后將瓷盆清洗干凈下次繼續用。她,或許是銀川市唯一自帶容器燒紙的人吧。

  幾年前,她將餐廳交由女兒和女婿繼續經營。不在餐廳供職了,可興慶區人大代表,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三級個私協會副會長之職,每天卻讓她忙的腳不沾地。她常說:“做人,經濟富有不算富,精神富有才算富?!彼米约旱膶嶋H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婦女的“富有人生?!币惨虼吮簧鐓^稱為“寶貝”。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西橋餐廳“以公平攬客,憑整潔取勝”的經營之道,不僅為自己創造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和政府部門的認可。數年來,西橋餐廳多次被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評為“模范納稅戶”、“模范個體戶”、“先進經營戶”、“誠信店”、“制止亂收費重點保護企業”、“六小行業達標戶”。王琴個人先后被評為自治區“信德之星”、自治區“巾幗建功”先進個人,銀川市“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個人,興慶區“文明商戶星”、“巾幗建功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來源:寧夏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