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華勝
退休老人40年義務幫教300余名失足人員走向新生
助人為樂
江西省
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段華勝,男,1941年12月生,萍鄉市安源區八一街藕塘邊社區居民。在江西萍鄉,有這樣一位家喻戶曉的老人,志愿服務時間長達5萬小時。他退休多年,卻每天早出晚歸不看家;他兒孫滿堂,卻難有時間享天倫之樂。為啥?就一個字——“忙”,忙著幫扶失足人員,忙著進行禁毒活動,忙著開展志愿服務……他的名字叫段華勝。全國優秀黨員志愿者、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首屆江西省優秀志愿者、江西省十大禁毒先鋒、萍鄉市“龔全珍式”好黨員好干部、萍鄉市道德模范、萍鄉市十佳優秀志愿者、萍鄉市十大法治人物、“最美萍鄉人”……段華勝說,志愿服務讓他成了一名“不老翁”,他愿意一輩子這樣“忙”下去。

  春風化雨幫教無悔

  段華勝說:“再見他們眼里的光,我很欣慰”“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每一次唱起這首歌,段華勝內心的激動都溢于言表。上世紀60年代,一曲《學習雷鋒好榜樣》紅遍大江南北,激起了無數中華兒女心底的熱血,這其中就有年少的段華勝。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身體力行地傳承“雷鋒精神”。無論是做學生,還是當工人,亦或是單位支部書記,他總是盡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1978年,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段華勝。鄰居小麗的母親早年因病過世,父親因事入獄服刑。少有關愛的小麗,很快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惡習,被送去勞教所勞動教養。16歲,如同花一般的年紀,段華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一次次帶著衣服、水果、書籍去探望小麗,一次次飽含真情的凝望和開導,逐漸喚回了小麗臉上的燦爛笑容、眼中閃耀的光芒。從此之后,段華勝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幫教之路,幫助失足人員找尋生的信心和活的勇氣。他放棄休息給幫教對象寫去談心信件,他省吃儉用給幫教對象送去生日禮物,他不辭辛苦趕赴監獄探監、慰問、幫教,面對外界甚至家人的不理解,他的步履一如既往地堅定而匆忙。幫教的監獄從一家擴大到多家,從當地擴大到全市甚至是外市。40年來,段華勝結對幫扶600多名失足人員,資助費用8萬余元。為了省下錢來開展幫教活動,他對自己、對家人特別“摳門”,經常瞞著家人不吃早餐,積少成多用來幫助失足人員解決燃眉之急;平時極少添置新衣,70大壽時女兒送了他一件1000多元的新衣,他卻找店主換成了三件,將其中兩件新衣送給失足人員作新婚禮服……他的真情付出打動了許許多多的失足人員,也得到了政府的認可、百姓的贊譽。

  2002年,段華勝從單位退休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幫教工作中。為了加強與失足人員的溝通,退休后的段華勝自學起了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讓自己能夠真正走進這些失足人員的內心。2011年,贛西監獄萍鄉遠程視頻會見中心開通后,萍鄉市司法局設立了江西省首家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段華勝工作室”,在這里段華勝開始更好地為服刑人員及親屬搭建心橋,開展親情幫教工作。40年來,在幫教的路上,有辛酸,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欣喜,這些都已化作段華勝生命里永不褪色的珍寶。段華勝說,每次想到600余名幫教對象告別過去、走向新生,每回收到幫教對象寄來的信件、打來的電話,他都感到無比欣慰、無比自豪,而這些才是促使他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

  禁毒宣傳呵護成長

  段華勝說:“普及大眾禁毒知識,我要抓緊”近些年,在幫教過程中,段華勝接觸的一些人和事讓他十分痛心,一些年輕人因染上毒品而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些涉毒人員從富裕走向貧窮,從健康走向病魔纏身甚至死亡,從美好和睦的家庭走向家破人亡,從普通公民走向犯罪深淵,這些都刺痛了段華勝的內心深處,他決心為禁毒做點事。2014年3月,段華勝與萍鄉市戒毒矯治跟蹤工作服務站合作,在服務站成立了全省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段華勝禁毒戒毒工作室”。為戒毒服刑人員、解戒人員與他們的親屬搭建連心橋;組織戒毒成功人員到戒毒矯治跟蹤工作服務站對其他人進行座談,交流戒毒心得,不斷鞏固戒毒成效,挖掘、培養、樹立戒毒典型;開展“黃絲帶”戒毒服務熱線工作,接受解戒回歸社會人員的求助。此外,還為來戒毒矯治跟蹤工作服務站參觀的人員介紹禁毒戒毒知識,增強大眾對毒品危害的認識,自覺樹立拒毒防毒、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念。2015年3月,段華勝又注冊成立了禁毒志愿者協會,協會匯聚了一大批有社會責任感、熱心禁毒工作的愛心人士,投身到禁毒宣傳和跟蹤幫扶等服務工作中。協會成立兩年多來,段華勝和協會志愿者一道讓禁毒宣傳活動走進了20多個鄉鎮、30多個村及社區、30多所學校、10多家企事業單位,受益對象數以萬計。近日,在萍鄉市城區小學的禁毒教育課上,段華勝手上貼著的紗布特別顯眼。他因為受寒感冒到醫院打點滴,看見到學校宣講的時間快到了,盡管點滴還沒有打完就直接拔掉針頭趕到學校,這讓在場的所有人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頓時肅然起敬。段華勝說,他想用自身行動呼吁更多志愿者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用愛撐起一片“無毒”晴空,也讓全社會的愛心和智慧去幫助每一名吸毒人員重振信心、重回社會、回歸家庭。

  風雨兼程播撒愛心

  段華勝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很開心”“你是一座橋,將迷茫引向光明;你是一團火,溫暖著冰冷的心;你是一棵樹,撐起酷暑的綠蔭;你是一滴水,閃耀出海的愛心!”這是2013年度“最美萍鄉人”段華勝的頒獎詞。早在上世紀80年代,段華勝在萍鄉市衡器廠工作期間,利用自己略懂電工的技術特長,經常幫同事鄰里維修電器,從不吃別人的飯,也不收一分錢。上世紀90年代,看到鄰居李某一家生活特別困難,段華勝主動上門對接幫扶,幫助他們的小孩完成學業直至參加工作。段華勝無論工種崗位怎樣變換,從普工到政工師,從工人到書記,他都兼著清掃廁所,成為“所長兼書記”。2002年退休后,更是余暉不減,全身心地奔波忙碌在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里,街道社區的司法綜治、文化市場的義務監督、文明城市創建等。2007年,為了幫助一名白血病姑娘募捐善款,不顧個人顏面,不懼別人嘲笑,當著成百上千人的面,跪在綠茵廣場的水泥地上,求人捐款,當天募得善款近2萬元,他自己也帶頭捐出了當月的全部退休金767元1角8分。白發老人獻愛心,廣場一跪值千金,一時在全城傳為佳話……2008年,段華勝以66歲高齡加入到安源志愿者協會,成為該會年齡最大的志愿者。

  他關注孤殘和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捐款捐物,送吃送穿送學習用品;他參與春運和暑運活動,協助車站維持秩序、接送引導旅客上下車,為旅客排憂解難;他積極參與普法教育、傳統文化、道德教育等街頭宣傳活動;他當起文化市場義務監督員,在寒暑假和周末節假日走進網吧,勸導未成年人脫離網癮……。段華勝還倡導志愿者要爭做“職業志愿者”、“終身志愿者”和“世襲志愿者”。在他的影響下,女兒成為新一代優秀志愿者,小孫子也跟著爺爺做志愿者。2016年年底,段華勝因病住院做了手術,在住院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把病房當成了自己的辦公室,每天處理繁雜的志愿協會工作。出院后,因為有尿失禁的后遺癥,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他愣是穿著尿不濕去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被段華勝的這種精神深深打動,更加踴躍地參與到志愿服務中去。

  幾十年來,段華勝把志愿服務當成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精神追求。如今,作為一名全職志愿工作者,他將一周七天分成三個部分,周一至周三到“贛西監獄遠程會議中心”進行監獄服刑人員的幫教工作,周四周五到禁毒戒毒工作室開展禁毒戒毒宣傳教育活動,剩下的雙休日跟著公益組織參加其他的志愿活動。雖年逾古稀,但在志愿服務的路上,段華勝永遠都是一名“不老翁”!

來源:江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