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榮
退休教師開辦愛心粥屋 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早餐
助人為樂
河南省
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史春榮,女,1955年3月出生,河南省新鄉衛輝市城郊鄉中心校退休教師。

  史春榮一名退休教師,卻堅持社會發揮余熱。2014年7月在新鄉衛輝衛州路社區開辦愛心粥,為環衛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殘疾人、流浪人員提供免費早餐;2016年12月,史春榮又開了第二家愛心粥屋?,F在每個站點都有志愿者十幾人,每天享用免費早餐的80多人。她搭建的“愛心粥”平臺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既凝聚了全社會的愛心,也充分發揮了社會正能量。

  十幾年前,那時史春榮還是新鄉衛輝城郊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一個冬天的早晨,因為需要輔導學生的早自習,史春榮便早早趕往學校。忽然,她發現路邊一個背風的角落里,一名60多歲的環衛工人,正在用點燃的落葉熏烤手中的饅頭。她好心上前詢問,這才得知:因為上班太早,環衛工人根本沒有時間做飯,只能帶個饅頭啃啃。因為饅頭太涼,所以想用火把它烤熱。史春榮頓時感嘆不已:60多歲,應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他卻為了城市的清潔,顧不上吃一頓熱乎的早餐。此情此景,讓史春榮心疼地掉下淚來。她當時就想:將來有條件我一定要開一家飯店,免費給這些環衛工人提供早餐。

  十幾年來,史春榮腦海中的這個想法揮之不去。2014年,剛剛退休的完全可以拿著退休金過著悠閑的退休生活,但她感覺自已還有時間有精力,應該去實踐自己積蓄多年的愛心計劃!當史春榮把想法告訴家人和朋友時,他們有反對、有質疑,更多的是為她擔心:幫助環衛工人是好事,但開免費飯店需要很大的開支,僅靠一己之力或是一家之力能否支撐下去?史春榮心里盤算著大家的勸解,最后決然地表示:“困難當然有,但最重要的是先把免費飯店開起來。錢用完了,我可以再想辦法,能維持多長時間就維持多長時間,最起碼我心里不會再有遺憾?!?/span>

  經過多方籌措,史春榮的“免費愛心粥屋”于2014年7月正式開業了!

  雖然只是一頓免費的早飯,但做起來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開張第一天,史春榮和幾名志愿者早早來到飯店,煮好粥,備好饅頭和小菜,擺好桌椅,然后站在路邊等待環衛工人的到來。早上六點半,第一位環衛工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粥屋。史春榮熱情地為他盛飯、端菜、拿饃。這位70歲的老人揉揉眼睛,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連問:“為啥免費?是不是搞啥活動?”經過史春榮的耐心解釋,他才放心地開始喝粥。接著,其他幾名環衛工人也將信將疑地來到飯店,當看到店里穿紅馬甲的愛心志愿者后,他們才相信這里真的就是免費粥屋,而且就是專門為他們環衛工人開辦的。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衛輝城區的壞衛工人很快都知道了史春榮的免費粥屋。一周后,每天早上來粥屋就餐的環衛工人從十幾個增加到七八十人。

  環衛工人趙祥、李鳳英說:“我們每天早上三點開始對道路進行保潔,掃完地將近七點,如果再回家做早飯,會耽誤上午的保潔。我們以前都是就著白開水吃咸菜啃饅頭湊合?,F在有了愛心粥屋,每天我們都能吃上熱湯熱飯熱饃,真是覺得挺方便。我們吃在嘴里,暖在心里,真心地感謝史老師!”

  每天早上,史春榮都要凌晨3點半起床,4點準時到店里熬粥。店里設施有限,只有兩口鍋:一個電鍋,一個液化氣。她需要同時熬好兩鍋粥后,再倒入保溫桶里,接著用電鍋熬第三鍋粥,用液化氣鍋再焯菜。一番折騰下來,直到6點半才能把飯和菜都準備好。等到8點多了,環衛工們吃完飯,她還要去買菜,回來繼續擇菜,切菜,整個人忙像個陀螺一樣,旋轉不休。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15年冬天。一位愛心人士捐贈了一口大電鍋,一鍋就能熬出一百人的飯,節省很多時間。史春榮終于可以四點半起床,五點到粥屋,多睡一個小時了。慢慢地,每天早上來粥屋就餐的環衛工人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到100余人。與此同時,一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流浪的人也聞訊而來,同樣受到史春榮的歡迎。

  史春榮的愛心行動感動了環衛工人。環衛工趙林用海報形式為史春榮寫出感謝信:老漢我今年70歲,第一次吃上愛心早餐,我很感動,誠摯感謝您在炎熱的盛夏,對我們的疼愛和關注。我們將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不怕吃虧的精神,把衛輝打造成一個干凈、整潔、靚麗、優美的城市!”衛輝市70名環衛工人集體為史春榮送來一面錦旗,上寫:感謝愛心早餐,關注弱勢群體。

  慢慢地,每天喝粥的人越來越多,一口大電鍋已不能滿足需要,2016年12月,史春榮又在衛輝市比干大道麟之苑小區處開了第二家愛心粥屋。現在麟之苑愛心粥屋每天有70多人喝粥,志愿者有十幾人,衛州路愛心粥每天有90多人喝粥,志愿者平均15人,合起來每天有170多人能享受免費愛心粥的溫暖。

  現在愛心粥屋在新鄉衛輝既是一個文明窗口,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環衛工人每天清掃完路面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心里那種滿足是無以言表的,所以,對于他們來說,每次飯前的默默感恩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他們發自肺腑的心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知道免費愛心粥屋的人越來越多,志愿者也在不斷地增加??墒?,做公益是沒有節假日和休息日的,有時候累到極,史春榮也想休息一下,但一想到自己的初衷,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史春榮并沒有止步于此,她在做好免費粥屋的同時,帶著團隊又做起了安老濟困,助殘助學等活動。

  對此,徐堤村村民張金河深有感觸。十幾年前,張金河因工摔傷致殘,只能癱瘓在床。妻子也因此和他離異,留下一個一歲多的女兒。史春榮聽說后,幫他找到老中醫進行恢復治療,本來張金河每次只能被七八十歲的老父親艱難抱到輪椅上,現在已能自己站立半個小時,自己從床上挪到輪椅上了。大家都說,這是愛的力量。后來,張金河的女兒上了高中,又因為學費的問題,面臨輟學的窘境,史春榮再一次出面,找到衛輝市張武店中學進行協商,免除了她所有的學費。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一直堅持不懈做下去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三年來,她和她的志愿者團隊每天早上給環衛工人、孤家寡人、殘疾人、留守兒童、拾荒者免費提供早餐,就餐人數達7萬人次。募集慈善資金近5萬元,幫助了60多戶貧困家庭度過難關。

  大愛源于堅持,感動蘊于平凡。史春榮先后被評為衛輝市第四屆道德模范、新鄉市第五屆道德模范提名獎、新鄉好人、新鄉最美志愿者、新鄉學雷鋒標兵等,2017年當選為衛輝市第十三屆政協委員。中國人民政協報、河南省法制頻道、大河報、東方今報、新鄉日報、平原晚報,衛輝電視臺、衛輝報、新鄉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史春榮的愛心粥屋進行過報道。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