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祝
“蘑菇女狀元”提供無償技術服務帶村民致富
助人為樂
安徽省
2017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魯中祝,女,1966年4月出生,群眾,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事跡簡介:魯中祝是安徽省淮南市一名種植食用菌的蘑菇狀元,也是一位扶貧狀元。她為安徽省3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鳳臺縣38個貧困村的貧困戶提供技術、銷路等一條龍服務支持,多年累計培養了5000多名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她指導的石臺縣河口村食用菌合作化、產業化發展道路被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批示為“可復制、可推廣”。作為第十屆安徽省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認真履職,積極建言獻策,數十個建議受到廣泛關注。她先后獲得“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安徽省“民族團結模范先進個人”,“安徽省第十屆人大優秀代表”等榮譽,還研發出十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用菌新品種,多次榮獲安徽省、淮南市科技進步獎。

  事跡正文:

  魯中祝,是淮南乃至安徽聞名遐邇的科技種菇能手。32年來她以科技為引領,先后在淮南市、鳳臺縣建立了四個食用菌示范基地;創辦了真菌研究所,研發出十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用菌新品種,并先后榮獲安徽省、淮南市科技進步獎;試驗成功用鋸末、玉米芯、麥草、麥麩和牛糞等種植蘑菇的循環經濟新方法;成立了真菌協會,吸納了沿淮縣區千余戶貧困農戶入會;組建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使三百多名入社菇農享有信息服務、科技指導、產品推銷等社員權利;注冊建立了具有菌種研發、菌苗繁育、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菌菇深加工、品牌推廣和銷售功能的“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真菌研究所、真菌協會和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四位一體,各有側重,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她堅守“寧可虧了自己,也不能丟掉誠信”的創業理念,帶動周邊農民科學種植食用菌,使1000多貧困戶由貧窮走向富裕,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同時,她為全省3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全縣38個貧困村有需求的貧困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并包銷產品,讓貧困戶脫貧的夢想不再遙遠。

  創業,篳路藍縷

  1985年,她以200元、兩分地起家,刻苦鉆研蘑菇種植技術,成功實現了野生蘑菇的人工種植,銷售時供不應求,20歲不到的魯中祝很快成為人人羨慕的“萬元戶”。

  1991年,魯中祝利用銀行貸款擴大生產規模,聘用周邊農民種植蘑菇??刹辉胍粓龊樗畬⒐脚锶垦蜎],損失高達6萬多元。遭受洪災損失的魯中祝,首先想到是支付工人工資,她東挪西借湊齊15000元工資款,工人們被她的誠信感動,紛紛表示先不拿工資并愿意留下來與她一起面對困難。魯中祝再次貸款3萬元用于生產運轉,年終銷售收入達68000元,還清了銀行貸款,支付了工人工資。

  取得初步成功的魯中祝深知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必須增加科技投入。于是她又自籌資金50萬元,成立了鳳臺縣真菌研究所和食用菌科技培訓中心,配置了制種室、培養室、接種室、辦公室、高壓鍋、裝袋機等設備,并建成了占地30畝的食用菌研繁基地。形成了食用菌新品種引進、試驗、推廣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在專業技術上,魯中祝虛心向同行學習、向專家請教,并與安農大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研究出適應本地區栽培的平菇、金針菇、黑木耳、白靈菇等6個高產新品種,同時,還先后引進了臺灣白色金針菇,并研究出高產栽培方法。她研發的“利用種養業廢棄物高效栽培食用菌模式”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八公仙芝”的野生馴化和花卉、盆景的制作技術也申報了省級科研成果。

  扶貧,從未停歇

  2014年春,魯中祝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被安徽省民委委派到“幫扶點”——皖南山區石臺縣七都鎮,以河口村為示范點,幫扶這里的貧困少數民族鄉民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走農業轉型增效,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偏僻的山村從此盛開了“魯菌花”。

  皖南山區石臺縣七都鎮河口村,是一個美麗的山村。這里物產豐富,生態優美,擁有豐富的茶葉、木材以及黑木耳、干豆角、筍干等特色農產品,但村民們不懂其它食用菌栽培技術。魯中祝以豐富的栽培經驗,幫助和指導村民,掌握利用栽培黑木耳的廢菌棒與農作物秸稈等為基料種植平菇的新技術,既循環利用下腳料又節約投入成本,深受村民歡迎。

  三年來,魯中祝幫扶的少數民族貧困戶逐步覆蓋全村。進入河口村遠遠望去,就見藍天如洗,白云深處,一排排鱗次櫛比的白色菇棚,鑲嵌在峰巒疊翠下的水田里,給淳樸的山村帶來一抹現代農業的韻味。這里的鄉民多娶云南山區彝族,苗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女子為妻,是我省少數民族人口較集聚的地區。過去,山場上和水田里的活都被男人們包了,這些少數民族婦女除了撫育子女、操持家務外,沒有其它農業技術,生活也比較單調。自從魯中祝來到這里,手把手教她們栽培食用菌技術后,使她們感受到科技農業的樂趣與神奇??吹剿齻冇H手栽培的食用菌到了豐收時節,菌花出棒,亮澤潤瑩,源源采摘,供應市場,而且效益可觀,她們心里樂開了花。因為,她們從亮澤潤瑩的菌花里看到了自己勞動的價值。

  據魯中祝介紹,每個菇棚占地半畝可種植5千個菇棒,每棒可賺3至4塊錢,一畝地的收入在3萬到4萬元之間。通過對比村民們感到,這比傳統的每畝種一茬麥一茬稻的收入不知要提高多少倍。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河口村周邊鄉村大約有一百多位少數民族以及漢族鄉民們,先后慕名前來參觀,紛紛請求跟魯中祝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河口村也專門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把愿意種植食用菌的農戶吸納進來,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食用菌種植產業。

  2017年5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以《一個合作社的扶貧發展樣本》為題報道了石臺縣河口村通過種植食用菌產業脫貧的典型案例,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批示河口村的扶貧路子“可復制、可推廣”,這是對魯中祝多年付出的充分肯定。

  魯中祝食用菌扶貧的步伐一直在延伸。她32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無償幫貧助困,從最初指導鄉鄰種植食用菌,到2003年在全省最先實施“食用菌扶貧造血工程”,再到2014年面向全省,每年舉辦兩期食用菌種植培訓班,她不僅“授之以魚”,更毫無保留的“授之以漁”。她挑選出年輕好學、有奉獻精神的骨干,把他們培養成技術員和市場銷售員,使他們成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她為全省3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的貧困戶提供技術、銷路等一條龍服務支持。她在鳳臺縣農業園區食用菌產業園內,為全縣38個貧困村建食用菌扶貧車間93個,貧困村每年保底分紅139.5萬,既壯大了貧困村的集體經濟,又讓貧困村的貧困戶得到實惠。

  多年來,魯中祝培養了全國各地5000多名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32年來付出的車旅費、菌種費她自己都無法估算。

  代表,始終為民

  “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魯中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這句口號變成現實,踐行了一個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

  從2003年當選安徽省十屆人大代表,再到2008年當選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無論是走訪農戶探察疾苦,接待群眾記錄問題,還是收集資料反映情況,她都一絲不茍,因為工作出色,她還被評為“安徽省第十屆人大優秀代表”。多年來,她提出“關于農村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建議”、“關于進行西淝河、高塘湖洼地治理的建議”、“關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等涉及農村教育、水利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科技投入、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建議20多件,很好地將基層聲音傳遞到中央決策機關。

  針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她深入群眾家中調研,提出“關于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的建議”,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三次會議期間,連續提出“關于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養殖、屠宰污染治理的建議”,受到農業部門和環保部門的重視,多戶農戶受益,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她提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促進了相關工作開展。

  作為基層少數民族農民代表,她主動向周圍的群眾宣傳法律法規,讓大家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幫助調解群眾之間的糾紛,努力化解基層矛盾。她熱心幫助群眾,多渠道爭取資金100多萬元,為李沖回族鄉魏郢村修路、修渠、清理水塘,她還為貧困農民捐款、捐物累計達80多萬元。

  說起以后的打算,魯中祝充滿憧憬?,F在,她把全部心血傾注在鳳臺縣農業園區食用菌產業園的建設上,僅僅只用了半年時間,產業園就已經頗具規模。園區的建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有志青年、農民、下崗職工提供了創業平臺,也讓更多的貧困戶和返鄉農民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增收,魯中祝共同致富的道路將越走越寬。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