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瑞興
八旬老人創辦書法學堂 義務教學20載
助人為樂
河北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門瑞興,1937年8月生,阜城縣墨韻齋主,現為河北省書協會員,衡水市書協理事、阜城縣老年書研會副會長。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書法, 1998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培訓中心進修,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獎,書作也被國內外多家收藏,并載入國學文化藝術大典藏,被授予國家文化藝術大使和書法導師稱號。他是一個癡迷書法藝術的老人,一個立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師者,更是一位可敬可愛的愛心使者。

  回報社會 傳承國粹 義務辦學堂

  1992年門老退休,他在電視上、生活中看到很多青少年寫字的筆順不對,且孩子放假后無事可干,心里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決定將自己的特長回報社會,書法對于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教孩子們書法,可以傳承中國的書法文化。退休后的20多年時間,門老最先在他創辦的《墨韻齋》義務教書法,他收學生不分年齡,隨到隨學,在《墨韻齋》先后輔導過學員160多人次,曾教過的學員楊爽等多人后來考上了大學,至今仍將書法作為一大愛好,并獲得很多獎項,畢業后還來看望他,門老很是欣慰。2016年慕名求學者增多,學習時間相對集中,門老將課堂延伸到更加寬闊的阜城八景公園茶樓涼棚進行教學,在八景公園先后招收學員26名。深秋季節,門老義務教書法的行為引起了同樣熱心公益事業的帝豪公司的密切關注,帝豪公司總經理專程趕往八景公園,看到教學場地露天簡陋、風吹日曬,被耄耋老人的義舉感動,當場決定免費給老人提供辦學場所、教學設施及后勤服務,在麗水藍灣會所一樓創辦了第一個社區書法課堂------《帝豪書苑》。隨著社區書法班的開班,名氣也在不斷加大,報名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帝豪書苑》已招收學員63名。

  熱心公益 教書育人 傳遞正能量

  門老知名度雖高,但從不擺架子,不以書法家自居。逢年過節,因為大家喜歡他寫的春聯,他早早地備下紅紙和筆墨,按照大家的要求寫出風格各異的春聯;社區搞書畫展,門老是主力,給書畫展添彩;重陽節或老人做壽,只要上門說明來意,他都會獻“?!辟R“壽”;學子備考,寫勵志名言多鞭策;鄰家喜事寫“喜”帖送祝福;友人開業寫牌匾送吉祥……。門老一向熱心慷慨,經常有同鄉同事、親朋好友上門討字,可以說有求必應,從不收費,這些年為人題寫的字畫不下數百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著老人的一份心愿,也為每個家庭送出一份溫馨與和諧。

  門老除了教書法以外,還傳授孩子們做人的道理,不僅要讓孩子們練好字,還要引導孩子成人成才,學員家長倍感欣慰,因為孩子免費學習書法,給家里減輕了很大的經濟負擔,通過學習,不但書法進步了,學習熱情也隨之提高了,在家里也更懂事了。

  門老常講,學書法不僅是學習中華民族的國粹,更是學一種‘平平正正’做人的準則。雖然是義務教學,但也要讓孩子在這里真正學點知識,門老教學嚴謹,悉心輔導學員,認真批閱作業。寫得好的字,老人就細心地用紅筆圈起來張貼在墻上公示,以表鼓勵和促進,循循善誘,孩子們都愿意跟他學習。同時,門老的行動也受到書法界同行的廣泛關注,帶動了書法屆盧世明、楊瑞文、芮潤章、米玉軒和高金朝等公益人士的加盟,共同傳承書法藝術義務教學,用奉獻點亮晚年生活。在教學過程中,門老還默默做過很多平凡感人的小事,對家庭貧困的學生,免費提供紙張、毛筆、墨水和字帖;學員酷愛書法,生病期間擔心落下功課電話咨詢問題,門老了解情況后還不辭辛苦上門進行個別輔導;有學員家長因跑長途生意忙有時趕不回來接孩子,門老擔心路上車多不安全,下課后親自把小學員送回家中……。生活中這樣的“小事”不勝枚舉,用門老的話講屬于“舉手之勞”,門老樂此不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樂善好施 仁者愛人”的高尚境界。

  門瑞興說:“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我想用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孩子愛上書法。讓更多的人練書法、會書法、懂書法,體會到書法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只要學生有一手好字,只要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好好地傳承下去,我就心滿意足了?!?/p>

來源:河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