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濤
殘疾青年病床前教學 18年義務輔導留守兒童
助人為樂
江蘇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葉海濤,男,1978年9月出生,明祖陵鎮明祖陵村葉橋組的一名普通村民。

  事跡簡介:他身殘志堅,憑著驚人的毅力和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十八年如一日義務給農村留守兒童補習功課,在病床前用殘疾之軀點亮留守兒童求學之路。

  1993年,葉海濤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淮陰師范學院。在校期間,不幸罹患強直性脊椎炎,由于治療不及時,葉海濤股骨頭壞死,雙下肢關節全部僵直,癱瘓在床,不得不中途退學回家。1999年,他在家里的病床前辦起了留守兒童免費輔導班,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每天放學后的時間,義務輔導孩子們的功課。十八年來,他先后義務輔導留守兒童三百多名,很多孩子在輔導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初、高中,陸續考上了大學。

  2016年,他被評為盱眙好人;2017年,被評為一季度淮安好人。

  正文:

  葉海濤,男,1978年9月出生,是明祖陵鎮明祖陵村葉橋組的一名普通村民。但這位看似普通的村民竟靠著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做出了讓人動容的感人事跡。他雖然身患殘疾,卻不臣服于命運的安排,自強不息。每當提起這位身殘志堅、不屈不撓的好青年,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無一不對他嘖嘖稱贊,夸他是個有愛心、有毅力還樂于助人的好青年。葉海濤雖身體殘疾,可他憑借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和一顆感恩的心,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十七年如一日,義務給農村留守兒童補習功課,在病床前,用自己殘疾之軀點亮了幾百名留守兒童的求學之路。葉海濤身殘志堅,但助人為樂的事跡在當地已被傳為佳話。

  1993年,葉海濤憑借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了淮陰師范學院。在學校里,葉海濤廢寢忘食,認真刻苦專研學術,為了實現畢業后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這一偉大夢想,而日以繼夜地學習。在他的心里,“教書育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然而,正當他懷揣著偉大的教師夢想而刻苦求學的時候,厄運卻不幸地降臨在他的身上。

  在校期間,葉海濤會偶爾感到腿輕微地疼痛,可他并沒有在意。他認為自己年輕,不以為意,覺得休息休息就會好??墒呛髞硗韧床粌H沒有緩解,疼的頻率還越來越高,越來越劇烈。直到腿痛發展到無法忍受的程度,醫院檢查發現,他腿疼是因為得了強直性脊椎炎,由于治療不及時,葉海濤股骨頭已經壞死,從雙下肢關節全部僵直,逐漸發展到無法站立和行走,癱瘓在床。葉海濤不得不中途退學回家,離開他熱愛的大學校園,離開他情誼深厚的同窗。癱瘓在床,就好比過著地獄般的日子,始終折磨著自己和家人,每一天過得都無比的艱難,葉海濤度日如年。疾病的打擊和從健康到癱瘓的巨大落差帶來的沖擊下,葉海濤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勇氣,甚至想到輕生,用了結自己的生命來減輕家庭的負擔。在父母、親人以及同學朋友的安慰、鼓勵和極力的勸說下,葉海濤最終打消了輕生的念頭,但卻從此一蹶不振。后來,葉海濤在無意中讀到了關于史鐵生的文章,他發現現在的他變得和文章中剛癱瘓的史鐵生一樣,暴躁無常,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了信心?!巴睔w的大雁,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到甜美的歌聲,會把手邊的東西砸向墻壁”,這些描述不正是自己目前狀況的真實寫照嗎?不,葉海濤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他繼續往下讀,當他讀到史鐵生的母親為了兒子隱瞞自己的病情,最終付出了生命,葉海濤沉默了。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他要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所有愛他關心他的人振作起來。他深深地被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所打動。他討厭那個曾經狠狠捶自己的腿、自暴自棄的史鐵生,更討厭想過輕生、一蹶不振的自己,他從史鐵生的故事里獲得了力量,他堅強地面對病魔,積極地配合治療,他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明祖陵鎮黨委、政府得知葉海濤的情況后,為他辦理了農村低保,緩解了他生活上的困難。明祖陵村黨支書聯系上級幫扶部門——淮安市住建局,給他送去了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讓他在病床上也可以了解到外面世界的信息,方便葉海濤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很快,葉海濤的遭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來自四面八方、社會各界的溫暖使葉海濤倍受感動和鼓舞,他默默許下決心,自己除了要好好生活外,還要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來回報社會對他的關愛。

  一次偶然間,葉海濤得知村里有不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不能陪在身邊,孩子功課沒有人輔導,師范學院出身的葉海濤覺得自己可以給這些留守的孩子們輔導功課。于是,1999年的夏天,葉海濤在自己家里的病床前辦起了村里留守兒童的免費輔導班,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每天晚上放學后的一段時間,義務給孩子們輔導功課。

  由于葉海濤的雙下肢關節僵直,沒有辦法筆直地坐著,他便躺在病床上,側著身子用小黑板給孩子們講解題目??墒沁@樣一來,躺的時間一旦久了,葉海濤的身體便會全都麻木,疼痛難忍。但他卻始終堅持著……最難熬的是夏季,他睡在板床上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他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額頭上黃豆般大小的汗珠不斷地冒出,滾落到板床上,床面已經被浸濕。常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患病在床的葉海濤呢?在這種異常難受的狀態下,葉海濤憑借自己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十八年如一日,堅持為孩子們輔導功課。這份教學工作,是繁雜的,須深入學習、不斷鉆研,研究教學思路。為了更好地勝任這份輔導任務,他經常在空余時間閱讀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

  葉海濤對孩子是充滿愛心的。相對于其他孩子而言,這些留守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父愛和母愛,思想上總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孩子,葉海濤總是在輔導之余抽時間和他們談心,問寒問暖,及時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讓他們感受到愛。個別孩子家境貧寒,生活困難,他便將自己不多的積蓄取出一部分,給他們買學習用品,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讓他們能夠安下心來好好學習。孩子的內心是豐富的,孩子是懂感情的。葉海濤看著孩子們燦爛的笑容,他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十八年來,葉海濤先后義務輔導了留守兒童三百多名,很多孩子在輔導以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重點初、高中,還陸續考上了大學。

  葉海濤輔導的孩子中,有一位楊姓學生,父母在外,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爺爺奶奶過度溺愛,造就了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其他孩子打架,成績更是一塌糊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葉海濤首先是利用輔導空閑時間與他談心、聊天。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輔導期間有簡單易懂的問題則是讓他來回答,并且及時表揚肯定,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葉海濤還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狀況。一份耕耘一分收獲,一段時間后這個孩子成績有明顯的進步。一天晚上,孩子的奶奶接孩子回家,看到葉海濤后,那白發蒼蒼的老人竟然聲淚俱下:“我的孫子能從以前變成這樣,多虧了葉老師??!”

  葉海濤不光愛孩子,還把這份愛融入真心。十七年來,他的傾聽,不知讓多少孩子將煩惱釋懷;他的話語,不知打開了多少學生的心結;他的關愛,不知給多少學生送去了溫暖,就像大家給他帶來了溫暖一樣。

  村里有個叫小文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一般,到了六年級即將升初一那年,因為家里比較困難,懂事的小文想中途退學到外面打工賺錢,以此來減輕家里的負擔。葉海濤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找小文談心,鼓勵她堅持學習,認真輔導小文的功課,同時還拿出自己的部分積蓄幫助小文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葉海濤的真情感動了小文,她放下了輟學的念頭,認真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中學,成績一直穩定在年級前幾名。

  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幫助下越來越優秀,葉海濤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是值得的。有不少孩子的家長知道了這一情況后,帶著禮物到葉海濤家里拜訪,并提出要給他補課費,都被葉海濤婉言謝絕了。村民們看在眼里,夸在嘴上,都夸贊葉海濤是個有情有義、助人為樂的好青年。

  雖然重度殘疾,但葉海濤以堅強的意志和滿腔的熱情面對生活,他總說,大家給予他幫助,所以他也盡自己所能來回報社會。身殘志堅好青年葉海濤,把助人為樂的故事演繹得如此精彩,怎能不讓人動容!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