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開喜
企業家帶動山區人民致富 弘揚感恩文化
助人為樂
河南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田開喜,男,1968年9月出生,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感恩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

  他致富不忘鄰里,帶領父老鄉親開發旅游景區,走上致富路;他大力弘揚感恩文化,帶領群眾走向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行的高地。田開喜先后獲評“中華創業新聞人物”、“河南省扶貧先進個人”、“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等稱號。

  送一筐蘋果,不如栽下蘋果樹

  田開喜經商取得成功后,就開始感恩社會,幫助身邊有困難的群眾。從1996年起,他先后向貧困群體和貧困山區捐款捐物累計達50余萬元。然而,一次次的扶貧并沒有讓村民擺脫貧困。這時,他意識到“送人一筐蘋果,不如為他們栽下蘋果樹?!碧镩_喜決定改變扶貧思路——變輸血為造血。

  田開喜經常幫扶的獅豹頭山區雖然是省級貧困鄉,但是在山區登高俯望就會發現,在植被稀疏、山石裸露的重巒疊嶂中,跑馬嶺山頂是萬畝草原,山腰是郁郁蔥蔥的青松綠樹,山腳是一座碧波蕩漾的中型水庫,還有不少國家級、省級地質遺跡,守著這么好的旅游資源,當地山民卻“捧著金碗要飯吃”。因此他選擇了以旅游扶貧為突破口,建設跑馬嶺省級地質公園,一方面保護地質資源,宣傳地學知識;另一方面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2003年3月,田開喜背著行李,帶領鄉親們正式駐扎在山上一處羊圈里。栽樹離不開水,就從山腳下的水庫里往山上背;沒有電,晚上點上煤油燈制定規劃。山上荒無人煙,異常艱苦,但田開喜沒有退縮,憑著堅定的信念,栽下一棵棵樹苗,種下一片片灌木,還引導鄉親們栽植很快能“變現”的中草藥。之后又帶領200多位鄉親修臺階、壘石岸、建亭臺……過后一算賬,他已經出資了上千萬元。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如今的跑馬嶺由荒山變成了旅游景區,擁有許多金字招牌:精準扶貧示范單位、省級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國家AAA級風景區等。直接受益者就是周邊村莊的老百姓,他們發展餐飲、住宿、農家院,搞山區土特產種植加工等第三產業,還有的在景區上班?,F在家家用上了自來水,不少村民蓋起了新房,買了汽車,人均月收入由原來的三四百元提升到現在的近兩千元。

  以感恩之心助力和諧社會建設

  “人要刷牙、洗澡,為的是潔凈身體,但心靈該如何凈化?”怎樣讓富起來的鄉親們凈化心靈,摒棄不良習氣,田開喜開始考慮“精神扶貧”。離山區十幾公里就是亙古忠臣比干墓,清朝“割肉療親”的孝道故事就發生在附近的小山村,并廣為流傳。為國盡忠、尊老敬德、廉潔奉公的故事在當地都有出處,在身邊事例的啟迪下,他找到了凈化心靈的金鑰匙———感恩文化。

  弘揚感恩文化,讓人間充滿愛。為了這個目標,田開喜處處播撒感恩之情,2013年發起成立了河南省感恩文化促進會,并完成《河南省跑馬嶺感恩文化教育基地建設方案》。在跑馬嶺景區建設了“孝親園”“清廉園”“忠義園”三個園區,完成了至孝通神雕塑、摩崖石刻、清廉雕塑、感恩鐘樓、平安鼓樓、感恩文化長廊等項目。  

  同時,田開喜邀請專家學者編撰劇本《天孝》及《孝行天下》兩部作品,擬拍攝電影電視。2014年9月與《平原晚報》合作創辦《感恩周刊》,每周五一期。2014年8月,面向全國公開有獎征集《感恩賦》和《跑馬嶺賦》。經過多年的感恩文化研究,田開喜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自創了一些感恩詩篇,比如《感恩詞》《團隊誓詞》《感恩之歌》《我愛跑馬嶺》《跑馬嶺的鐘聲》等等。

  在傳播感恩文化的同時,田開喜組織開展了近百次感恩活動,并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活動:一是千人浴足活動。以學生為父母洗腳為題材,不忘初心和感恩,連續舉辦四屆“感恩父母在行動,千人浴足跑馬嶺”活動。2015年的活動曾被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欄目報道,2016年活動參與達到兩千人?;顒赢斕烀忾T票、免費提供午餐、洗腳盆、毛巾。目前已將每年九月份倒數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感恩日,舉辦千人浴足節。二是孝親尊師校園行活動。在學校里請講師傳播感恩思想、灌輸感恩教育。目前已走進七所學校,每場都有學生、家長、老師等幾千人參加。三是關愛環衛工活動。已策劃四次“關愛環衛工,感恩送溫暖”活動。春節前為環衛工送米、面、油慰問品,夏天為環衛工送西瓜、飲料、礦泉水等降溫物品。上述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花開放春滿園。田開喜在身先士卒傳播感恩文化精神的同時,2016年組建成立了感恩文化宣講團。多次走進企事業單位的道德講堂分享感恩,也為到景區的游客免費提供感恩學堂。從而帶動了更多的人和跑馬嶺團隊加入到了傳播感恩的隊伍中來,公司員工涌現出了許多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故事。在田開喜的影響下,感恩的思想已從個人走向企業團隊,從單位走向社會,懂得感恩、傳遞感恩已逐步成為廣大群眾的追求和美德。2017年6月28日田開喜被邀請到河南省政協機關道德講堂分享感恩心得。

  用感恩的行動感染所有人

  田開喜從2008年開始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弘揚感恩,而他自己首先就是一個懂感恩、踐行感恩的人,他曾說“感恩是本分,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他的父母已不在世,如今兄弟姐妹們家里有什么事,他都主動幫助;不論有什么誤會,他都默默承受。

  2013年舉辦第一屆千人浴足活動,他帶著岳父岳母參加,帶頭給岳父岳母磕頭、洗腳、捶背,兩位老人感動落淚。因為妻子工作忙,他還經常自己帶著岳父岳母出去旅游。前年岳父也去世了,為了讓岳母開心,他堅持每周去看望岳母一次,陪她聊天。

  他經常說“跑馬嶺是感恩文化教育基地,感恩要融入我們血液”,在他的安排下,跑馬嶺景區免費為過往群眾提供熱水、糊涂面條,60歲以上的老人(國家規定是70歲)可免票入園。他還承諾全國各地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都可以免費游覽跑馬嶺。為廣泛傳播好人事跡,他一方面是“新鄉好人推薦好人志愿者服務會”會長,另一方面提供跑馬嶺門票,用于贈送宣傳好人的市民。

  田開喜把弘揚感恩當成他的畢生事業,他相信“只要大家都理解支持感恩文化,感恩之花一定能開遍華夏大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就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