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笠
七旬老人創辦惠民“奶奶廚房” 可口飯菜送到空巢老人家
助人為樂
四川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

  劉道笠,女,69歲,群眾,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居民,“奶奶廚房”創始人。

  事跡簡介:

  劉道笠人稱劉四孃,是成都市武侯區黌門街社區的志愿者,社區民情專遞員,小稅巷5號院落管理小組的負責人。2016年7月,她創辦“奶奶廚房”,為社區里的“空巢青年”,空巢老人提供餐食,堅持只收取成本費,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私人訂制健康菜譜,8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直接讓飯菜送上門,還組織60歲、70歲“年輕老人”給高齡老人送禮物、過生日。她的助人行為感染了身邊人,給青年人做榜樣,為提供社區養老新思路。其事跡得到了人民網、新華網、網易、四川文明網等多家媒體報道。

  正文:

  說起劉四孃,不小稅巷的居民家喻戶曉。劉四孃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社區干部,她只是一個即將70歲的老人,她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事,婆婆媽媽的瑣碎事。但就是這樣一個“管得寬”的太婆,不僅得到了社區院落居民的尊重和愛戴,還得到了社區領導的肯定和媒體的宣傳報道。

  助人為樂  母親言傳身教家風正

  穿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附近的國學巷,左轉300米左右就是小稅巷。濃蔭覆蓋的小稅巷內,除了有所書聲瑯瑯的紅磚西路小學之外,還有4、5、6號院老舊院落。劉四孃就住在有兩棵大樹把守院落大門的5號院。

  劉四孃本名叫劉道笠,1948年12月出生在成都文廟前街,在兄妹共7個里排行老幺,在姐妹四人中排行老四,由于她有一副熱心腸而被居民們親切地稱作“四孃”。劉四孃僅有小學文化程度,但她從小就受母親樂于助人的熏陶。小時候,劉四孃的媽媽看到來飯館吃飯的農村人看病困難,不僅幫忙去掛號,而且還落實住宿問題。像這種幫助陌生人的事情,劉四孃的媽媽做了很多,從而也對劉四孃產生了心靈上的影響。劉四孃介紹說:“母親那個年代人情味很濃,我現在也是傳遞人情味,傳承母親的熱心腸。

  年輕時,家里經濟困難,為了生計,劉四嬢前后開國早點鋪、面館,賣過串串香。隨著家庭經濟逐漸好轉,兩個兒子先后成家立業,退休在家劉四孃仍舊閑不?。骸皼]事做就要打瞌睡,還渾身不自在。只要有事情做,精神也就好了,瞌睡也沒有了?!彼迅嗟木Ψ旁诹松鐓^治理上,先后成為了黌門街社區的志愿者、社區民情專遞員、小稅巷5號院落管理小組的負責人。

  “奶奶廚房” 為空巢老人做可口飯菜

  一次社區活動中,劉四孃認識了愛思青年公益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愛思”)的年輕人,熱情好客的她常邀請他們去家里吃飯。劉四孃把這些小伙叫做“空巢青年”,因為他們的生活沒有人照顧。一來二去,小伙伴干脆建議繳伙食費在她家里搭伙解決午飯問題?!爸車牡甓急晃覀兂员榱?,每天中午都要為吃什么頭痛,每次和四孃說了之后都會安排妥當。蹭飯吃一次沒啥,天天來挺不好意思,大家就合計‘繳’伙食費?!薄皭鬯肌钡男《沤榻B道。

  劉四孃年紀大了本想回老家養老,可是街坊四鄰找到她說:“四孃你煮飯那么好吃,要不然就在家里煮,我們來搭伙嘛?!眲⑺膵螯Z門街社區居委會反映街坊鄰居和“空巢青年”的需求時,社區紀委書記、居委會委員黃燕晶肯定地回復:“能為社區居民解決實際困難,這是件好事,社區居委會大力支持?!狈凑眢w好還做得,大家又喜歡吃,劉四孃就開始在家里給大家煮飯。

  飯堂面積不到15平方米,是“愛思”和一群大學生用廢舊倉庫改造而成,地面整理得干干凈凈。粉刷過的磚墻被年輕人畫上了蔬菜、餐具等小清新畫作,有了咖啡廳的小溫馨。飯堂后是茂盛的葡萄藤和蔥郁的花草,恍然置身于花園,劉四孃嫻熟的廚藝和年輕人充滿朝氣的創意相得益彰。他們把這飯堂命名為“奶奶廚房”,忙碌的上班族們在這里卸下疲憊,空巢的老人們在這里感受溫馨。

  來“奶奶廚房”吃飯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成了大學生聚會、公益組織開展活動的場地,愛心隊伍也跟著壯大,集結了院子里的熱心腸。如今,“讓院里的老人吃得開心,讓年輕人吃得放心”成了四孃的追求目標。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劉四孃所在的院子,70多戶住戶有50%以上是空巢老人。劉四孃不僅給8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做好飯菜送上門,還組織60歲、70歲“年輕老人”給高齡老人送禮物、過生日。

  “助老助殘助到家”是劉四孃的口頭禪,她常說:“我們要給年輕人帶個好頭,也要給‘年輕老人’做出榜樣,把這種愛心不斷傳遞下去?!毙《愊锢?0多歲的田爺爺和老伴生活在小院4樓。去年田爺爺因病眼睛完全失明,雖然兒女孝順,但又不能隨時照顧。四孃通過社區介紹,主動請纓為田爺爺家做飯。來“奶奶廚房”吃飯的上班族越來越多,但她仍然堅持只收點水電氣和人工費,算下來一個月忙里忙外最多掙個八九百元。

  老年人吃的東西很講究,如何兼顧健康和美味,劉四嬢每天都要動腦筋。豆腐、冬瓜、水果,這些都是菜譜上的“??汀?,她還專門去了解老人們的身體情況,有哪些要忌口,以免好心辦壞事。每天的伙食標準都是兩菜一湯,食材都是當天早晨去買,保證新鮮。老人飯必須清淡,調料要少放,盡量煮軟點,但最重要的環節是配送?!袄夏耆四c胃不好,必須吃得燙,煮好之后要馬上送過去,耽誤不得?!眲⑺膵菡f每天送飯都像打仗一樣,她端著菜還要一路小跑,生怕動作慢了菜就涼了。

  “他們喜歡在我這兒吃飯,是看到我的東西不摻假,豬肉和時令蔬菜都是現買的。與給老年人做菜不同,給年輕人我會做一些偏麻辣的菜式,比如毛血旺、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我的傳家法寶——解放前就泡起走的老泡菜壇子,從里面隨便撈些酸菜、海椒來燒個酸菜魚都下飯得很。他們感覺吃得放心又經濟實惠?!眲⑺膵湴恋卣f。

  2016年8月,黌門街社區兩委聯合青年聚落、培力社工中心等多個社會組織,將“奶奶廚房”打造成融合老中青少年居民的公益平臺。在社區的支持下,劉四孃陸續開展了“廚藝匯家人”“美食分享沙龍”“老年養生課堂”等愛心公益活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溫暖小屋,這里變成了分享快樂的“根據地”。

  院落“管家” 上門為居民服務

  進了小稅巷,一路走去,守院落門的大叔、路過的阿姨和小姑娘都給劉四孃打招呼。劉四孃進院落時遇見一位阿姨,她特意告知:“你家的大件垃圾不要亂扔,我到時候通知你確定時間清運,這樣既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節約費用?!?/p>

  劉四孃不僅是黌門街社區的志愿者,社區民情專遞員,同時還是小稅巷5號院落管理小組的負責人。據黌門街社區黨委副書記殷江介紹,“劉四孃是黌門街社區的民情骨干,工作踏實熱情,具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币灰娒?,記者就被劉四孃的滿頭自然黑發震住了:好精神的一個太婆!

  2017年4月25日,在采訪劉四孃時,就有一位從5號院老舊社區搬走的居民,來找她辦理遺留事務。當天,黌門街社區食堂要做80個人吃的餃子,劉四孃得知后主動請纓包餃子。

  采訪期間,劉四孃拿出一大摞資料,說這都是她要做的工作:小稅巷5號小院陳舊老化,樓頂出現滲水現象,影響到住戶的日常生活;下水道也出現長期堵塞給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天然氣管道老化,存在重大隱患。針對這些問題,劉四孃要向黌門街社區遞交“維修申請”,逐戶請業主填寫《武侯區老舊院落改造工程業主需求調查表》,然后進行梳理和總結。

  收繳水電費,清運院落垃圾等事項,劉四孃都是親力親為。當然,為街坊鄰居墊支水電費、垃圾清運費也是常有的事情。大量的工作做下來后,劉四孃對住戶哪家有空巢老人、哪家有殘疾人、哪家有留守兒童,都了如指掌。無論誰家有困難,劉四孃都會想方設法給予幫助。也正因為如此,劉四孃的“奶奶廚房”就聚集了院落的骨干力量,匯攏了一群熱心的大媽。

  劉四孃閑暇之余喜歡唱歌跳舞,還學會了剪紙的技術,經常在社區公益活動上露臉。她一直踐行母親“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家訓,信奉“遠親不如近鄰”,把街坊鄰居當親人一般看待。

  好人寄語:“我們要給年輕人帶個好頭,也要給‘年輕老人’做出榜樣,把這種愛心不斷傳遞下去?!?/p>

  道德點評:年屆古稀之歲的劉四孃,應該是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的時光,但是她選擇了做志愿者、做民情專遞員,做“奶奶廚房”的主廚。劉四孃的事跡曾被《華西社區報》《成都晚報》CDTV3等新聞媒體報道。要說劉四孃做這些事情的動機,她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她只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只是一個想讓社區院落的居民生活在一個有“人情味”環境里的人。她,就是這樣一個閑不住的熱心腸老人。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