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
獻血志愿者16年如一日走在公益路上
助人為樂
甘肅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張森,男,漢族,群眾,34歲,出生于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街道前街16號,2004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現擔任求是雜志社《紅旗文摘》甘肅聯絡員、蘭州市城關區陽光公益志愿服務中心團支部第一書記、總干事。

  張森十六年如一日堅持開展公益活動,2000年以來,他累計無償獻血70次,共計14000ml。 2002年籌建“中國西部首個大學生干細胞庫”。2013年發起成立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陽光公益志愿服務中心,開展照顧殘疾青少年和殘疾孤寡老人的行動,團隊現有會員3268人,注冊志愿者1388人。他組織開展精準扶貧“喜羊羊”項目計劃,號召全國的8226名網友、陽光公益團隊的3056人次幫助3個國家級貧困縣的300戶貧困殘疾家庭脫貧致富。

  2015年,張森和母親、妻子3人一同簽署了“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志愿協議”,成為全國第一個簽訂協議的家庭。

  捐獻器官讓人生更有價值

  “心存感恩,生命不息,公益不止。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边@是甘肅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發起人張森的人生信仰。

  2015年12月10日,張森33歲生日之際,他為自己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成為甘肅第28名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

  問起為什么想進行器官(遺體)捐獻,張森說,2013年秋,他的父親因重病住院治療,治療費超過50萬元。為了籌集治療費,家人將老房子變賣,還在銀行貸了款……然而,經過多方努力,最終仍未能挽留住父親的生命。

  “這件事對我內心觸動很大。那個時候我就暗下決心,要登記器官捐獻,挽救像爸爸一樣身患重病的人?!睆埳f。

  然而,想要登記成為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必須有家人簽字。當張森將這一想法告訴母親和妻子時,起初母親和妻子根本不同意。經過張森多次耐心解釋,母親和妻子最終同意了張森去登記器官(遺體)捐獻。

  同一個月,張森的母親和妻子也要登記成為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

  從2000年3月2日第一次無償獻血到2015年12月10日第70次獻血,15年來,張森累計獻血14000毫升。

  “2000年3月2日,學校組織大家為一名車禍傷者獻血,那個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血型,獻血時緊張得手心直冒汗……但想到那位需要血液救治的傷者,我還是堅持獻血400毫升?!闭勂鸬谝淮潍I血緊張的樣子,張森依然清楚記得。

  2002年10月起,張森創建了“中國西部首個大學生干細胞無償捐獻庫”,并對其進行了廣泛宣傳。

  2007年張森加入中華骨髓庫甘肅分庫。

  2013年7月,張森與其他志愿者共同創立甘肅陽光公益協會。

  愛無止境為社會貢獻力量

  甘肅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現有志愿者3326人,注冊志愿者1323人。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的成員來自社會各個行業,年紀最大的66歲,最小的只有5歲。

  2014年12月,甘肅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天天捐助1元錢,天天陪伴 1小時——免費救助貧困腦癱、骨病青少年”項目,獲得“首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銀獎”。截至2015年8月,共幫扶腦癱殘疾青少年22人,減免醫藥費44萬余元;幫扶骨病殘疾青少年93人,減免醫藥費46.5萬元,共計減免醫藥費90.5萬元。

  2014年6月,甘肅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開展的精準扶貧——“喜羊羊” 計劃項目,旨在幫助天祝、東鄉、張家川、宕昌、通渭等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300戶貧困殘疾家庭。在共青團甘肅省委、騰訊公益、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單位的幫助下,來自全國的8226名網友、陽光公益的3056人次,共為天??h西大灘鄉、定西市通渭縣襄南鄉等地捐助小尾寒羊160只,微型農耕機15臺,高原蕨麻豬種苗200頭,過冬煤炭、衣物及米面油等物資,總價值787473.66元。

  截至2016年3月6日,甘肅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共幫扶隴南市宕昌縣阿塢鄉麻界村、城關區伏龍坪街道、廣武門街道、白銀路街道、安寧區社會福利院、蘭州市盲聾啞學校、榆中縣銀山鄉、榆中縣北山小學、卓尼縣恰蓋鄉中心小學、夏河縣甘加鄉小學、隴南市文縣金色陽光兒童之家、張掖市兒童福利院、通渭縣楊堡小學等19個單位,累計開展精準扶貧捐助43次,幫扶孤寡老人、殘疾青少年達到1.1萬余人次,捐助米、面、油、煤炭及各類物資價值387萬余元。

  2015年12月,陽光公益志愿服務總隊獲得“第二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也是全國唯一連續兩屆捧得該榮譽的民間公益組織。

來源:甘肅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