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文
退休教師創辦農家書屋免費開放 為鄉親“種文化”
助人為樂
陜西省
2016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李傳文,男,1946年5月出生,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城關鎮五一村第六組人,中國共產黨員,中共漢陰縣委黨校退休高級講師,家住漢陰縣城南新區自強地產402室?,F是漢陰傳文書屋創建者兼管理員。2006年退休于中共漢陰縣委黨校理論教師的李傳文,把他認識到的:中國農民最缺稀的是好的觀念,最稀缺的文化科技知識能力這一本質,變成辦農家書屋,種文化扶貧扶智扶技能為切入點,踏上了創辦農家書屋執著奮進的十年之路。

  一、自費建管用敬鄉親鑄追求。漢陰傳文書屋,2006年建設,2007年7月18日隆重典禮開館。在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城關鎮五一村里,由漢陰縣黨校退休教師李傳文在自有祖宅上投資12萬余元而建,將當時自有近4000冊件套書刊入柜上架,免費公益向村內外讀者開放借閱至今十年。

  二、重法定職責守規矩自覺獻余力。漢陰傳文書屋,館名開初,民政登記為漢陰縣城關鎮五一村傳文書屋,因與重名者區別,加縣域方位而補充定名稱為:漢陰傳文書屋,已按期向縣科協、民政局、文化文物廣電局、民間圖書館協會籌備組申報備案批準換證。

  三、十年公益免費面向所有讀者。書籍的本質功能歡迎更多讀者閱用,書屋內外都有廣闊的用武之地,在農村前沿走村到戶,又達堰坪小學、五一小學師生,獲得全國民間圖書館協會(籌)驗收的捐書、閱讀項目,落實到國內外公益實體。陜西大學生支農四隊寒假公益閱讀捐書、教學有聲有色。漢陰傳文書屋,全免費全開放公益活動,獨立行使民間書屋和五一村農家書屋公共職能于一體,受到十里八鄉農村父老鄉親老少讀者過10000余人次的全免費借閱、參觀學習、展覽宣講、培訓演練、群藝自樂。為村民免費代書、送信息傳政策、幫辦手續、扶老助殘、為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助學、為種養農戶科技支援等多項活動范例不一一列舉。傳文書屋館藏書刊文存增至20000余冊件套,其中:自積累藏件5000冊,中國農業部贈1000冊,中國農家書屋工程配2000冊,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配贈3000冊,安康市文學研究室倡議捐書潮,安康市圖書館設傳文分館、安康技校共贈來5000冊,縣直部門、老年學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贈書4000冊,讀者慕名而捐1000余冊,使得現有120平方米5間房24個書柜架12張桌、50個方櫈都已無法容納,待增建50平方米×3層=150平方米的新增樓舍而更好持續開展收儲、借閱系列活動的展開。

  四、爭取利用各種資源壯實農家書屋生長發展活力。漢陰傳文書屋十年探索,以民間公益免費而行使公共職能、功能于一體,被陜西省新聞出版局稱為“陜西第一農家書屋”。五一村在文化建設上也獲得鎮、縣、市、省“先進村(社區)”、“文明村鎮”等等多個榮譽。傳文書屋及李傳文本人的事跡更受到村鎮縣市省國家各級廣播、電視臺、報刊(包括人民日報)媒體宣傳。村鎮縣市省和國家部門表彰獎勵中,特別是2012年新聞出版總署頒發“全國示范農家書屋”、“表現突出個人”獎牌,又于2015年6月15日-6月30日,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該系統“激情·奉獻·廉潔”先進事跡表彰報告會上,獲獎杯并在各臺播視,是全國60萬家農家書屋的唯一代表,且又于2012年、2015年獲兩屆全國民間圖書館論壇代表,還被漢陰縣的文廣系統號召學習傳文志愿服務總隊的命名和公益活動等等,都使傳文書屋李傳文十分珍視而努力。

  五、重點把準對農民及其子弟促閱讀長智慧增能量列為精準服務點。漢陰傳文書屋對農民讀者、中小學生、留守兒童、老弱病殘者的傾力幫扶,有不少事例:縣域內的別鎮別村的鐵佛寺鎮長溝村留守兒童王建剛弟兄閱讀組3人寄學,在本書屋借閱數年,臨遷走時寫“長大后,也像傳文書屋文爺爺一樣,辦個書屋為大家服務?!敝两袢詮母?、初中趕路來借閱,保持家庭閱讀小組正?;顒?。與村中種植養殖專業戶商討農業技術,助殘疾人辦證得到政策落實而告終老得享用、老少讀者中不少被書屋列入特服對象有許多生動的事例。送書上門,培訓交流獲技術知識,對第六、十九組86歲的李傳根、楊乃進老讀者的送書報、對他們的閱讀回憶創作正在搶籌中。對15組第五組劉世軍養豬養牛30-50頭,第5組胡小平種蓮藕30-40畝,因得益于送書借閱讀書商討方法而效益見好。第九組大齡耳殘女讀者馬熙紅找工作難,得到長期關護而排了憂解了難,對第十一組寡母郭小平的兒女助學排解了失學之困。中小學讀者群中因借閱、心靈溝通,李傳文成了“忘年交”。傳文書屋李傳文沒有滿足,持續在農村前沿這塊渴求文化知識的熱土上“深耕細作”。2016年開頭首季爭取到中國小微企業協會(籌)、民間圖書館協會(籌)北京大學王教授一行人、公益捐書項目,給漩渦鎮堰坪小學、城關鎮五一小學師生捐書閱讀助建館,還促成縣教研室閱讀教師胡學娟配套講讀示范多次活動、陜西大學生支農四隊在五一小學21人寒假閱讀、聯誼、捐書公益活動、返鄉大學生李姣三人閱讀組、五一村和龍嶺村的馬和麗、王建剛、陳元麗組、世界圖書日預約閱讀活動成功的沈海青各組及村組干部村支書、主任、生產小組長一齊上閱讀活動,贈書推薦篇章促閱讀連連進行。

  六、忠誠于黨和人民大眾讀者在書屋文化意識形態陣地上的創造力。漢陰傳文書屋的探索路徑,旨在對農村基層前沿民眾種文化、灑激情、做奉獻。年齡七旬的李傳文,靠著養老金支撐,自覺把一切獻給家鄉、獻給人民是樂中之樂。文化的傳承是悠久的,個人的努力微不足道,但在農村扶貧扶智增能力就是他精神生命的延續,豁出本真做下去,以傳文書屋為陣地,搶時間爭速度做好是生命中緊迫的任務,獨有追求尋恒久,樂見書屋吐薪蕾。傳文書屋創立者李傳文的奉獻精神已成農民、居民、干部道德講堂模板,以李傳文命名的傳文志愿服務隊已成一桿文化服務旗幟。

  時下,漢陰傳文書屋李傳文將持續搶時間新擴建圖書小樓設電子書屋、在閱讀組織體系、版塊群體活動、充實布點到企業達部隊等層面上形成常規,兩年內完善,靠前行進,同步推開、自主拓寬,走持續創新推進之路。讓我們共同努力奮斗,在全民閱讀,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河中奉獻力量,探尋文化意識形態的持久作用力道德促動力,漢陰傳文書屋李傳文初心不改、小車不倒,只管向前!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