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慶豐
愛心“稅官”組建志愿服務隊 用微薄工資資助留守兒童
助人為樂
四川省
2016.5
人物故事:

  惠慶豐,男,生于1987年10月,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國稅局辦公室工作人員。

  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他用真心幫助130余戶商戶在洪災中搶搬物資挽回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他僅憑微博的工資,用愛心無私資助著數名留守兒童;他倡導組建起渠縣國稅局“善行服務隊”、“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為白血病患者籌集善款13950元,讓善心在宕渠大地傳揚;他先后榮獲渠縣國稅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殊榮,用青春譜寫出了一段不平凡的“稅”月贊歌……

  履責,平凡崗位展風采

  2012年,惠慶豐從黑龍江大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渠縣國家稅務局,從那時起,他就愛上了這項工作。為練就扎實的業務本領,惠慶豐白天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虛心請教,晚上刻苦學習稅務知識,利用業余時間廣泛閱讀各類教材,將自己的全部熱情傾盡到工作崗位上。

  2013年的一個周末,為核實一位鄉鎮納稅對象戶的基本情況,他騎著自行車前往,由于道路崎嶇難行,加之路況不熟,他右手腕摔傷嚴重骨折……本應治療休息的惠慶豐為不耽誤工作,瞞著家人,強忍疼痛,經過短暫治療后,掛著打上鋼針纏滿紗布的右手又出現在辦稅大廳工作前臺上,成為了辦稅大廳一位特殊的導稅員,同事們都佩服地說,惠慶豐真的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

  工作期間,細心的惠慶豐發現,部分基層納稅對象戶僅為咨詢稅務事項,坐車往返都得耗費幾小時。為方便群眾,2014年3月,加班加點的惠慶豐用時一個月,創建了全市首家國稅系統微信公眾平臺——《宕渠稅苑》。該平臺讓辦稅服務跨越了時間和距離的限制,為納稅人提供了“指尖”上的服務,受到了全國各地700余名微信達人和全縣5000余名納稅人的關注,讓渠縣國稅服務真正變得“觸”手可及。同時,惠慶豐還積極協助通川區、大竹縣等國稅系統單位相繼創建了微信公眾平臺,并結合工作實際,研究開發了微信點餐系統,創建了職工手機報,推進全市納稅服務工作進入了“微時代”。

  2014年7月,惠慶豐被安排到局辦公室工作。他更是干一行、愛一行,由他撰寫的渠縣國稅要情、渠縣國稅廉政專報、國稅專報等多次得到了上級的贊賞,他也分別于2013年、2014年被渠縣國稅局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

  奉獻,關愛他人勝自己

  出身貧寒的惠慶豐在日記中寫道:“我是一名從黃土高原上走出的孩子,靠社會的關愛和資助完成了學業。我會感恩社會,盡最大努力,將我的愛心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13年,熱心公益事業的惠慶豐帶頭發起倡導,首次在渠縣國稅局成立了“善行服務隊”、“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利用節假日,組織機關青年職工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義務為孤寡老人和兒童清洗衣服、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為他們送去了溫暖和歡笑。一次,為救助2名白血病患者,惠慶豐只留足了當月的生活費,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1800元捐獻給他們。同時,他還積極發動單位職工干部,為他們募集善款13950元……

  實際上,至今仍住在單位多人宿舍的惠慶豐并不寬裕。節儉的他每月工資除了生活費,還要照顧遠在千里之外年邁的父母,就連自身患有的多發性脂囊瘤,也因“囊中羞澀”,都已放棄手術治療靠藥物維持了!

  2014年的一天,在青龍鄉雙鳳村,得知該村某村民違法在獄中服刑,其父癱瘓多年臥床不起,其妻不顧兩個年幼的女兒離家出走,全家的生活重擔僅靠年邁的老母親苦苦支撐……惠慶豐主動來到孩子就讀的青龍小學,了解她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決定自己每月資助兩個孩子300元的生活費。每逢周末時,惠慶豐還為他家送去了油、大米等日常生活物資,為孩子送去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品。日復一日,這個困難的家庭在他的幫助下,如今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熟悉惠慶豐的同事說,類似這樣的事不知他到底做了多少,但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已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下了惠慶豐的愛心善舉。

  近年來,渠縣連續遭遇洪災,為應對洪水威脅,他帶領渠縣國稅局“善行服務隊”、“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先后幫助130余戶臨近河邊的商戶轉移物資,累計挽回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今年6月,洪災來臨,為幫助地勢低洼的渠縣凱歌超市、蘇軾文體等商戶緊急轉移物資,惠慶豐又沖在搶險最前線。緊張的幾個小時后,他此前還未痊愈的右手腕又遭受骨裂,經過手術治療后,至今右手還留有兩顆鋼釘……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