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春安
理發師身殘志堅 創業服務殘疾人
助人為樂
陜西省
2016.5
人物故事:

  畢春安,男,1970年3月生人,陜西省山陽縣天橋鎮大坪村人。

  在銀花河畔,在梅子嶺南北,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刮風下雨,人們經??梢钥吹揭晃煌饶_不便的中年男子,坐著助殘車跑上跑下,頻繁出入敬老院和殘疾人家庭,他,就是縣肢體殘疾人主席、天橋鎮殘疾人專職委員畢春安。 

  1998年,28歲的畢春安遭遇了一場意外車禍,使風華正茂的他淪為下肢偏癱、大小便失禁的殘疾人,家境貧寒,又沒有一技之長的他為了活命,曾四處流浪、乞討為生。2004年春天,一個叫“春夢”的理發店在照川街道掛牌開張。收入穩定,衣食無虞,春夢春夢,畢春安最初的夢就是安居樂業,但他心里明白,是殘聯送他外出學習技術,是政府幫他開了門店,他的夢是殘聯和政府幫他圓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為了回報社會,他的夢開始向外延展,要讓所有殘疾人才能自強自立得到幸福。他開著助殘車,跑遍了商洛七縣區敬老院,行程800多公里,為院民義務理發900多人次。2008年,他又籌建起了山陽縣殘疾人聯合會照川聯絡服務站,從此,照川、銀花、天橋、石佛寺方圓100多公里32個行政村3000殘疾人成了他的服務對象。照川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過去因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加之醫療條件差,造成很多重度殘疾人,但四個鎮具體有多少?專業工作者也未必詳盡掌握。為了摸清底子便于服務,他逐村走訪逐人登記,耗時兩年,終于將每個人的資料輸入電腦,實現了網絡化管理。兩年間,他跑了多少路?打了多少電話?遭受多少白眼?恐怕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一名女精神病患者在大街上脫光衣服又唱又跳,無聊之徒圍觀取樂,他立即撥打110報案,并協同警察將患者送回家;精神病患者何某,常年在垃圾中翻找食物,晚上寄宿在街角或橋下,見人就躲。為了給何某照證件照,畢春安買來方便面和礦泉水,耐心好言哄勸兩個多小時,最終成功地抓拍了一個鏡頭;在給照川曹自成癱瘓的岳母和先天聾啞的妻弟辦殘疾證返回途中,突然天降傾盆大雨,他的助殘車側翻,保險杠也撞斷了,人更是摔得鼻青臉腫,曹自成聞訊后拿來500塊錢表示感謝,他婉言謝絕道:“我幫助殘疾人不是為了錢,而是回報政府對我的恩情!”事實的確如此——幾年來,他個人共計投入6萬多元,為殘疾人購置輪椅40多輛,拐杖100多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想到當初殘聯送他學理發的情景,便在32個村配齊了殘協委員,組織了6起培訓班,培訓輕度殘疾人300多名,其中有30多人掌握了一技之長并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個人身殘不要緊,最怕的是心殘!”這是畢春安的座右銘,也是他激勵同類有口頭禪。2004年,他創作的《生命之歌》榮獲陜西省首屆殘疾人詩歌大賽三等獎;2007年,在商洛市首屆殘疾人藝術節中,他分別獲利聲樂、散文、詩歌三個三等獎。10年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博大的愛心,為殘疾人事業默默奉獻,2009年光榮在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1年被評為全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被評為商洛市學雷鋒標兵,2013年被授予商洛市“自強模范”稱號!2014年9月被山陽縣文明委表彰為助人為樂“最美山陽人”榮譽稱號。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