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大
熱心房東多年照顧新疆打工夫婦 架起一座民族團結橋梁
助人為樂
江蘇
2015年12月
1.jpg
人物故事:

  王金大,男,1945年4月出生,江蘇蘇州人,是蘇州婁門街道官瀆社區的普通居民。 

  作為一名普通的房東,土生土長的王金大總是給人一種憨厚老實的感覺。多年來,他的屋子里租住過形形色色的房客,每當房客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盡力幫助,鄰居們總是戲稱他為“老實的莊稼漢”,也許就是這種性格讓他去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官瀆社區原為官瀆村,王金大只是其中的一名普通村民,一輩子和種菜打交道,為了多點收入,他將空出來的房間租給來蘇打工的房客們,和這些房客相處久了以后發現這些房客們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困難,于是他總是想辦法去提供點幫助。自從新疆小伙迪力夏提替父千里尋“好房東”后,他幫助房客們的故事也隨之浮出水面,但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盡力幫助,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新疆父子的蘇州“好房東” 

  2015年元月,一則《新疆父子尋找滬蘇“好心房東”》的新聞在網上被大量轉載,經多方打聽到,這位蘇州“好心房東”就是王金大。十幾年前,來自新疆的圖爾貢江在蘇州火車站附近以賣馕謀生,租住在王金大家中,看到年輕的圖爾貢江獨身在外打拼不容易,日曬雨淋的,王金大主動為他搭了一間六七平方米的小屋,讓他專門放爐子烤馕。經過幾年的打拼,圖爾貢江回新疆結婚后帶著妻子去上海發展,當再次回到蘇州打工時,王金大為了讓圖爾貢江一家四口住得舒暢一些,幫他們在自己的妹妹家里安排了一間屋子。住所安排好后,王金大又為圖爾貢江孩子的讀書問題操起了心,圖爾貢江的大兒子迪力夏提已讀小學三年級,王金大找到了連襟顧文龍,在顧文龍的幫助下,很快小迪力夏提不僅順利進入了齊門小學就讀,學校還為他免去了2000元相關學雜費用。 

  在蘇州生活期間,兩家人的交流更加頻繁、緊密,兩個孩子總是沖著王金大甜甜地叫著“外公”,放學后的迪力夏提和弟弟經常會跑到王金大的農田里看“外公”,“外公”回到家后也總會帶著這兩個小家伙去村口買好吃的。1999年圖爾貢江一家回到了新疆,因為多次搬家失去了聯系,2015年通過媒體、政府部門的幫助,終于找到了王金大一家,帶著幾大箱新疆特產,圖爾貢江攜妻子千里迢迢地從新疆趕到蘇州與王金大見面,為了感謝其對自己的幫助,圖爾貢江還與妻子一起做了頓含著15年感恩的團圓飯。 

  老實的莊稼漢,也有一顆熱心腸 

  當新疆人尋找蘇州“好房東”的故事在當地傳開后,鄰居們倒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在大家的印象中,王金大就是個憨厚老實的人,在他家居住的房客都會翹著大拇指點贊。 

  在蘇州蘇站路上有個古月大酒店,是一對安徽夫婦開的,他們就是曾租住過在王金大家中的房客。外地人在蘇州開店不容易,更別說是這種大型酒店,開業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家里的孩子更是無人看管,這個很讓夫妻著急,王金大看著他們焦頭爛額的樣子,就主動去他們的房間談話,幫他們照顧孩子,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于是小孩每天就圍著“爺爺”轉,“爺爺”種菜,他就在旁邊看著;“爺爺”賣菜,他就在邊上吃“爺爺”給他買的包子,最后,小孩經常用安徽話“爹爹”喚王金大為“爺爺”。后來,酒店的生意越做越好,兩家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經常會一起出去玩,如同一家人一般。 

  十二個房客的感恩之心,來自一人的援助之手 

  在王金大的印象中,從他成為房東以來,差不多有12位房客曾在他家住過,有些雖然已經喚不出名字,但是還能清晰記得當中發生的故事。在王金大的家中,現在仍然還存在著一張“全家?!?,據他介紹,這是兩個在蘇州做運輸生意的延邊朝鮮族人租住在他家時候拍的,這張照片一直留存到現在。 

  如今,王金大家中有一對來自貴州的小夫妻和他們的孩子,王金大也經常帶著這孩子去村口小店買零食,就像十幾年前給帶著小迪力夏提一樣。常懷感恩之心,這些房客們也會報答王金大的恩情,大家得知圖爾貢江要來找王金大時,紛紛幫著打掃衛生,因為新疆人的生活習性與漢族人不同,很多鍋碗瓢盆都要換成新的,安徽阜陽的房客將自己家中新買的餐具免費提供了出來。 

  新蘇州人遠離家鄉來到蘇州,為蘇州的建設添磚加瓦,能遇到王金大這樣的房東是一種福,而王金大更是用這樣的方式,年復一年,來關懷著在外打工的人們。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