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悅華
八旬大娘十年如一日照料殘疾母子 演繹超越親情的大愛
助人為樂
山東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譚悅華,女,82歲,濰坊市奎文區濰州路街道星河社區居民。

  在奎文區濰州路街道星河社區的交通監理宿舍院的一棟居民樓,一個是在一樓的年過八旬的老大娘譚悅華,另外兩個是在另一個單元一樓的雙腿殘疾的母子倆——劉樹青和蘇鐵星。這兩個家庭只隔著一面墻,本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個家庭,卻因為超越親情的大愛聯系在了一起。十幾年來,這位老人無微不至地照顧這母子倆,用別樣親情,在新時代演繹出了一曲讓天地動容的愛心贊歌。

  “她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件小事,持續10年如一日的堅持,也就成了了不起的大事。譚悅華與劉樹青的對象以前在同一個單位上班。劉樹青母子均為先天性下肢殘疾,行動十分不便。2005年劉樹青的對象因病去世后,譚悅華看到母子倆無依無靠,主動“承包”了劉樹青家的事,擔負起了義務照顧她們飲食起居的任務。譚悅華每天早、中、晚三次幫助她的殘疾鄰居劉樹青母子倒垃圾、買飯菜,收拾屋子內的衛生。

  “他們家里這么困難,作為鄰居,應該幫助他們?!弊T悅華說。領低保金、交暖氣水電費、商議家事……劉樹青家的事務幾乎全由譚悅華參與,“幫助困難家庭,我覺得很快樂和踏實?!弊T悅華說。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一家人,感覺誰也離不開誰。以前,沒有電話的時候,劉樹青家里有事,就用拐杖敲敲墻壁,譚悅華聽到后知道有事,放下手里的活,就跑到劉樹青的家里。

  雖然譚悅華自己身體也不好,同時患有腦血栓、高血壓、風濕病等多種疾病,但仍堅持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先去早市為劉樹青母子買上一天所需的蔬菜,把菜送到她們家之后便馬不停蹄地掃地擦桌子,最后再把前一天的所有垃圾幫她們倒掉。不管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有些人會不理解,善意的勸她別干這種傻事了,又沒什么好處,自己搭上錢搭上時間搭上力氣的,圖什么?譚悅華卻從不以為然,她覺得,“一人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誰遇到了困難,大家都應該伸出援手去幫助。

  “她的恩情,我們真的無以為報?!闭f起這些年譚悅華對他們母子倆的幫助,劉樹青和蘇鐵星都哽咽了。

  十幾年無微不至的照料對于劉樹青母子來說,是個永遠也還不完的人情,這點點滴滴積攢起的愛,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實例窺見其端倪。

  這件事到底是幾年前發生,劉樹青母子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那時一個中午,由于二人腿腳不便,中午做飯通常是母親在廚房里掌勺,兒子在一旁搭幫手。由于當時劉樹青住的樓房正在統一安裝集體供暖設備,暖氣管道的安裝與焊接,免不了產生火花。

  由于劉樹青母子倆腿腳不好,睡覺的床從來都是一邊靠墻,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跌落床下。危險就在這一刻發生了,一顆因樓上管道焊接掉落的火星,恰巧就落在了劉樹青的床上,并引燃了床單。一直在廚房里忙活額娘兒倆根本沒有發現臥室里竟然起了火。

  無奈的娘倆甚至連一桶水也無法提起來去撲火,焦急時刻,已經忘了撥打火警電話的他們,卻拿起手機打到了譚悅華家里。得知此事后,譚悅華二話不說跑到了劉樹青家??删褪沁@轉眼間的功夫,火勢已經把整個床燒著了一半。用水滅火已經不管用了,于是,譚悅華一邊報警,一邊扶母子二人出屋,然后再一趟趟進去將能帶出來的東西搬出屋外。就這樣,劉樹青母子倆轉危為安。

  譚悅華不厭其煩、處處關心著孤殘母子,使她們居家安定,生活幸福。

  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含辛茹苦十多載,如今,譚悅華與劉樹青母子的關系更像是一家人。每天早上8點,譚悅華都會準時出現在劉樹青家,她們聊聊天,說說話,順便幫助她們打掃下家務,有垃圾就給扔出去,地面臟了就掃掃、拖拖。十幾年來,譚悅華已經記不到幫劉樹青母子倒過多少的垃圾。

  有時,譚悅華身體不舒服,晚起了一會兒,劉樹青家就打來電話詢問。對于劉樹青母子來說,或許每天需要譚悅華幫助的事情寥寥無幾,但是這種相互關心、互相扶持的感情卻已經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

  很多人都說,劉樹青家與譚悅華,真是一種超越了血緣的親情,真是一家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有一次,蘇鐵星中午吃飯時,一不小心摔倒并打翻了暖水瓶。滾燙的熱水流了一地,為了支撐身體,蘇鐵星只能一只胳膊浸在熱水里。面對一地的碎玻璃,母子倆沒了辦法。最后,譚悅華來送飯時,才發現已被燙傷的蘇鐵星和滿地的玻璃。譚悅華二話不說,先打掃了碎玻璃,出去買了燙傷藥和一把新暖壺。

  譚悅華說:“憂人之憂,我就是圖個心安、心慰!好人有好報嘛!”

  平凡中的執著與大愛

  有一次,譚悅華因為腦血管病復發頭暈得厲害,在從醫院打完吊瓶回家的路上,都是扶著墻一步步挪回來的。好不容易開開門,便一下坐到沙發上動彈不得??删驮谶@時,譚大媽突然扭頭從窗戶上看到了這樣一幕:蘇鐵星正豐努力把改造過的殘疾自行車推到棚廈內,但因腿實在僵硬的厲害,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胳膊也因為撞到墻角處而流出了鮮血。譚悅華再也坐不住了,因為頭暈得厲害,她試了幾次都沒從沙發上坐起來,但看到蘇鐵星為難的樣子,她便硬生生的拽著落地扇的架子站了起來,然后扶著墻一步步挪到蘇鐵星面前。這時,譚悅華已經是體力不支,臉上的汗一滴滴的落到蘇鐵星身上,蘇鐵星心疼的對譚悅華說:“譚姥姥,您別管我了,您快回去休息吧,我自己能行的?!钡T悅華硬是強忍著幫蘇鐵星把車推進了棚廈內,又扶著他換了輪椅,把他推回了家,這才臉色蒼白的回到家里,躺到床上便再也起不來了。

  直到第二天一早,實在堅持不了的她才用顫抖的手給她自己的兒子打了電話,被兒子送到了醫院,整整住了一個禮拜的院,才得以康復回家。

  在奎文區濰州路街道星河社區,提及10多年來照顧殘疾鄰居的譚悅華,鄰里們都夸她心地善良,為人厚道;而提及因先天不足致殘、腿腳變形、生活一直不便的劉樹青、蘇鐵星母子,人們在搖頭嘆惜之余,無不為他有一個好鄰居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十多年歲月就像一把帶有刻度的尺子,標記著譚悅華日日夜夜的辛勞與苦楚,也丈量出了這位普通女性的仁慈與大愛。

  劉樹青和蘇鐵星已經把譚悅華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劉樹青說:“譚大姨就是我媽媽!”蘇鐵星說:“譚悅華就是我親姥姥!”

  譚悅華常說,不管是誰在生活中遇到了任何困難,她都會盡她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八齻兡飩z太可憐啦,我不能看著她們不管啊。我現在年齡大了,慢慢有點力不從心了,但我會教導我的孩子們以后做我的接力棒,將助人為樂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彼f。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山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