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玲
“代理媽媽”10年照顧30余名留守兒童無怨悔
助人為樂
河南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楊愛玲,女,漢族,現年40歲,焦作市武陟縣喬廟鄉楊洼二街村一名計劃生育管理員。由于該村外出務工的年輕父母較多,留守在家的兒童大都由爺爺奶奶照顧撫養,生活學習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十年來,楊愛玲把留守的30余名兒童召集起來,輔導他們學習,孩子們也親切地稱她為“楊媽媽”。

  楊洼二街村位于喬廟鄉的最東部,由于該村村情不穩定,生活環境較差,導致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低,外出務工的年輕父母較多,因此,留守在家的兒童大都由爺爺奶奶照顧撫養,很多老人沒有文化,無法對自己的孫男嫡女進行正確的教育管理,生活學習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她利用身為計生管理員的優勢,把留守在家的30余名兒童召集起來,輔導他們學習,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孩子們都喜歡和她在一起。有2個孩子長期吃住在她家,她也是不厭其煩的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對待孩子視為已出,從未流露出一點厭煩的情緒。楊愛玲的無私付出,換來了全村老少爺們的一致好評,他們都說。

  楊愛玲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很高的學歷,她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家庭婦女,但是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從事計生管理的工作已有七個年頭,在這六、七年里,她不僅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計生工作,還關愛著30余名留守兒童。她能清楚地記得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情況;還能清晰的記得每個留守兒童的不同情況,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單親在家的,平時表現好的,家庭經濟狀況的,家庭經濟條件差的等等。楊愛玲在熟練掌握每個留兒童情況的前提下,關愛留守兒童就更能得心應手,面面俱到。為了讓“留守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樹立良好地思想道德情操,楊愛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學校、老師共同關愛留守兒童,抓好留守兒童的管理,她用平日點點滴滴的愛,聚沙成塔,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為了孩子們能有一個更加穩定,和諧的成長環境,每個星期天楊愛玲都會去家訪,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幫助?,F在,孩子們的心情開朗起來了,性格活潑起來了,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在溫暖陽光下一天一天健康成長。留守兒童中有一個叫楊宏軒的孩子,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通過電話與家里聯系,對孩子的關心也只能通過電話來表達,并不實在,孩子與年近的爺爺奶奶在一起,性格孤僻,很難和他人相處。楊愛玲道先想到家訪,當看到楊宏軒家里破落不堪的房子時,楊愛玲的心被觸動了,這哪里是家啊!從此,她更加關愛這個孩子,楊愛玲主動和楊宏軒談心,幫其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的家庭,并教育他要孝敬老人,尊敬理解自己的父母,與他人要支好和睦相處,多為別人著想,寬容待人。經過多次的心靈溝通后,楊宏軒變了,能和他人一起聊天開玩笑了。楊愛玲說,其實對留守兒童心理的輔導,比學習上的輔導更為重要,要誠懇,對待每個留守兒童,多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

  楊天宇由于父母長年在外打工,他只能寄宿在親戚家里,親戚家里很忙,對他照顧不來,孩子在親情、家庭行裝 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問題。楊愛玲不僅為楊宏軒買了新衣服、新書包、新文具,還一有空就到他家,了解他的學習情況。星期天、節假日,還把他帶到家里一起生活,關心他的學業和身體狀況,輔導他的學業,把楊天宇當成親生子女來對待,使楊天宇的生活充滿陽光。楊天宇還是個孩子,不會說華麗的感謝詞,但他有自己方式,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楊媽媽待我可好了呢”。楊愛玲掛念著孩子,對楊天宇的關心愛護成了楊愛玲生活的“必修課”。楊愛玲了解到楊天宇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就對這件事非常的重視,把自己的數學知識毫無保留的交給孩子,遇到有自己不懂的,楊愛玲就為他請數學老師專門輔導。楊愛玲告訴孩子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鼓勵孩子要有自信心,并給他買數學輔導書,楊天宇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變得更加自信。

  在楊愛玲照顧的30余名留守兒童中有一個女孩,特別懂事,在學校學習也非??炭?,從不放松對自己嚴格要求,但眉宇之間總是流露出一絲落莫之情,為什么呢?是因為她的父母不在身邊,也只能自己照顧自己。楊愛玲經常把她接到自己家中,做好飯菜,一家人和她一起開開心心地吃飯、聊天。有一天這個女孩給楊愛玲說她不想上學了,楊愛玲非常吃驚。她知道女孩的父母經常不在家,對女孩的關心和愛護比平常孩子少了點,但這也不至于不想上學了吧。楊愛玲多次和她交談,才知道其中原因,女孩的父母不太關心她,考試好壞都沒人表揚她、鼓勵她,她覺得生活很沒意思,所以不想上學了。楊愛玲聽完,心都被揪起來了,她讓女孩住在自己家,主動承擔起照顧女孩的責任,表揚女孩、鼓勵女孩,最后,女孩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學習也“更上一層樓”。

  在楊愛玲的感召下,愛人和兒子慢慢地理解了她,也逐漸支持她的工作,親朋好友也幫助她,支持她關愛留守兒童。假期中,楊愛玲和愛人經常做可口的飯菜,讓留兒童來自己家里,招待留守兒童,飯桌上有有笑,其樂融融,孩子們都說楊媽媽做的飯最好吃,看著孩子們燦爛 的笑臉,楊愛玲幸福地笑了。

  楊愛玲是一名優秀的計生管理員。計劃生育是天下第一難的工作,而流動人口更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難中之難?!爸挥邢氩坏降氖虑?,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十年的風風雨雨,十年的艱辛歷程,楊愛玲都路走過來了,有風雨、有陽光、有淚水,有歡笑;有遭人誤解的委屈,也有得到理解的欣慰。楊愛玲的無私付出,得到了廣大人們的一致好評,她的事跡也被廣大群眾不斷傳播。2012年7月22日《河南日報》頭版,2013年4月6日 焦作電視臺生活頻道,4月7日 焦作電視臺綜合頻道連續兩天播放了她的感人事跡;4月10日河南電視臺深入到楊洼二街村,對楊愛玲關愛留守兒童的先進事跡進行采訪。

  面對紛涌而至的榮譽,楊愛玲卻表現得很平靜,她說,她只是為了孩子,做了她該做的事情,她愿把這份愛心永遠傳遞下去,愿為留守兒童服務一輩子。楊愛玲的事跡被廣大群眾不斷傳播。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