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增發
七旬退休干部放棄舒適生活回村幫扶村民 資助80余名孩子走出大山
助人為樂
貴州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順著威寧縣麻乍鎮二田村麻窩溝一直往上走幾公里,到了一個四周群山圍繞的地方,看見一間土石房子,那就是謝增發的老家。謝增發,從小就在這里長大,在這里,他和鄉親們和諧共處,熱心幫助村民。凡是誰家需要幫助,謝增發就伸出援助之手,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慷慨借錢周濟村民。

  2001年,謝增發退休。那時他每年的退休工資三四萬,但他放棄了在縣城條件優越的生活環境,選擇回老家照顧父母,在自己生活長大的山溝里養豬養雞、種地種菜、種樹護林。

  十多年來,麻乍鎮二田村、雙河村條件困難的人家幾乎都得到過他的資助。仔細算來,他借出的賬目至今可查的達700多筆,累計52000多元。這是為什么?他圖什么?“我們這些地方文化層次落后,有些孩子讀到四五年級就輟學回家,特別是女孩子,十五六歲就結婚生子,我看到很痛心?!边@是他選擇留在大山里的一個原因。

  讀書才有出路。謝增發認為,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找到更好的生活出路,唯一途徑就是好好讀書,遇到村里誰家孩子輟學在家,老謝就去幫忙動員孩子繼續念書。每逢村里的孩子念書沒有學費,他就伸出援助之手。

  謝增發資助過的學生中,現已走出大山,走上工作崗位的有很多,麻乍鄉二田小學的陳永福;威寧縣大街鄉黨委委員安流軍;還有在昆明創辦了一家網絡公司,自己當起了老板的李繼永等等。十幾年,謝增發共為麻乍鄉十多個村136名學生墊付學費,累計金額超過10萬元。培養80余名孩子完成學業走出大山工作,20余人成為國家干部、人民教師、醫生和現役軍人,50多人成為昆明、深圳、廣州的個體老板。

  老謝說,想到這些走出大山走上成功之路的的孩子們,心里就覺得非常滿足。

  不僅如此,在村里,每當有鄉親患病需要幫助,老謝也會伸出援助之手。2011年正月初十,麻乍鄉雙河村的小伙王雄和父親去耕地,王雄不小心被耕地機刮傷手臂和腳,造成骨折重傷。生死關頭,王雄父親第一個想起了熱心助人的謝增發,于是打通老謝的電話。老謝掛了電話就往幾公里外的地里跑,并在村里找了一輛摩托車把王雄送到麻乍鄉集鎮,又找車送往威寧縣醫院,聽了縣醫院醫生的建議后他又租了一輛面包車當天就把王雄送往水城礦業總醫院。

  老謝給王雄付了全部手術費用后,在醫院照顧王雄23天才出院。第二次取鋼板時,老謝又去照顧王雄兩個月,每天給王雄送飯倒水、守著他休息養傷。從王雄受傷到康復,老謝共為王雄墊付了30000多元的醫療費用?!?

  還有一次,一位姓劉的村民在修建房屋時被石頭砸傷,老謝幫他湊了幾千元住院費,最后劉某因醫治無效去世,拋下孤兒寡母,其妻子改嫁安徽,謝增發近一年的工資也就沒有再要償還。

  十幾年,謝增發給30多名村民當了義務導診員,給87戶村民墊付了不低于12萬元的醫療費,其中至今未還或是他不要還的還有1萬多元。

  除了這些,謝增發還綠化大山,改變生態環境,他花了4000多元,買來草種和樹種,將山林間的空地林草兼種,精心管護。十多年來,他種樹20余畝,義務管護天然林500多畝、天然草場800畝,做一名義務“護林員”。

  要致富,先修路。1998年到2002年期間,謝增發多次動員村民并組織村民投入了近8000個勞動力,開始一鋤一鏟、肩背手抬修建進山道路。

  2003年,老謝動員在外工作、經商和打工的條件好點的村里人捐款15000元,自己捐資近30000元,投入6000個勞動力開山修路?,F在,山溝里農用車通車里程6公里,馬車的通車里程13公里。

  如今,已是74歲的古稀老人謝增發依然熱心大度,樂于助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工資的他沒有一點存款,借出去的錢還回來他又資助別的學生念書。

  謝增發做這么多好事圖個啥?或許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是最好的詮釋:“我是在山溝里傳遞正能量”。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貴州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