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石林
普通農民義務維權助殘27年 挽回經濟損失600余萬元
助人為樂
湖南
2015年6月
1.jpg
人物故事:

  吳石林,安化縣清塘鋪鎮龍坳坪村農民,1961年8月出生,義務為農民朋友維權、助殘達25年。

  25年來,他腳步遍及八個省,義務調解處理各類糾紛3800多起,為被侵權者挽回經濟損失500多萬元;25年來,他認真學習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由一個門外漢變成了一個法律通;25年來,他不怕鬼、不信邪,辦事公道、懂法律,敢于講真話直話,成了公認的“消費包公”;25年來,他受過罵、挨過打,但他誓死捍衛消費者權益,捍衛人間正義的追求不變,2003年中央電視臺與他約談,拍攝《“傻子”吳石林》專題片,在中央一臺、二臺播放,各省衛視臺陸續轉播后。他先后獲得維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十佳志愿者”、中國消費者協會“3.15”榮譽獎章、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十佳工作者”、“3.15貢獻獎”、“十大新聞人物”、“十大法制人物”、湖南省助殘先進個人、3.15特別貢獻獎、全國首屆網絡3.15十大維權新聞人物以及各級政府部門榮譽稱號達100多項。

  義務維權有恒心

  1988年,他就開始一邊走村串戶收破爛,一邊為受騙上當的老百姓討說法。1991年,他跟妻子一邊經營雜貨店,一邊受理老百姓投訴。維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幫消費者說話的過程中難免會得罪人,遭人恐嚇、威脅的事時有發生。1998年7月,沙坪村學校在長沙南湖市場購買材料時,發現短斤少兩,要求賠償被拒絕,他得知后,向老板提出復秤,老板卻出言恐嚇,他毫不畏懼,用法律說話,對方當場認錯并返還貨款。1995年至2003年間,吳石林不畏強權,成功幫助桑樹坪村農民鄧古四反訴。2012年4月,他向益陽市政府、益陽市質監局建言《加強農村建材市場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重視,益陽市內的建材市場得到了全面整頓。一個人維權力量有限,他發展了315志愿者和法制宣傳志愿者600多人。在維權過程中,吳石林不斷充實法律知識,先后編印了《農民實用法律手冊》、《消費者必讀》、《農村消費》、《經營者義務》、《自我維權手冊》等書刊三萬多冊贈送給農民,并開通了“農村消費維權網站”,有效的喚起了農民自我維權意識。

  助殘扶弱有愛心

  中沙村農民吳新社,家有七旬老父親,兩個殘疾兒子,自己又是手足殘,生活十分困苦。1997年,吳石林主動上門與他談心,幫其辦理營業執照免稅手續,并借800元貨物給他開起了小店。吳新社經過經營、煮酒、喂豬,兩年便走出困境,生活自給有余。上沙村盲人吳成虎,全家6口人,其中5個一級殘疾,奶奶和父親是嚴重的精神病人,叔叔是天生不能走動的殘廢人,哥哥雙目失明,全家人生活特別困苦。2005年,他幫吳成虎籌集學費3000多元參加安化殘聯組織的盲人按摩培訓,并送他去婁底、長沙實習。2010年,吳成虎在梅城鎮開起了盲人按摩店,家庭擺脫了困境。在他的感召下,逢年過節,到清塘敬老院進行愛心慰問已成為當地群眾的一種習慣;在他的帶領下,平力小學,里魚小學、金塘小學的“一幫一”助學活動得以長期堅持。他還陸續幫助身犯小兒麻痹癥的劉新球、肢體殘疾的劉廣建等13人自食其力,他說:“維權幫困是我的愛好,特別是身殘志堅的人,更需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

  建設家鄉有熱心

  吳石林同志心中牽掛著人民群眾,處處為民著想,辦事公道,是群眾信得過的人。2011年他再次高票當選為村主任。上任后,大刀闊斧建設,啟動水、電、路三大項目。他白天在工地,晚上在農家,既當質量監督員,又當麻紗糾分調處員。帶頭把多年積蓄準備買房子的六萬元捐給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向政府爭取資金。在他的感召下,全村村民積極捐款,啟動水、電、路三大項目。2011年下半年完成該村近百萬元的農網改造成工程;2012年上半年,耗資上百萬元,完成全村近2000人的安全飲水工程;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3月,把龍坳坪村2600米長、2.8米寬的路面擴寬至6.5米,并高標準硬化,耗資達120萬元。在他的帶領下,龍坳坪村結束了“龍坳沙坪好大丘,十年九不收”的歷史,一個快速發展嶄新的龍坳坪村正在興起!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