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祥
80后小伙5年間兩次捐獻“生命火種”救人
助人為樂
江蘇
2015年5月
1.jpg
人物故事:

  鄭小祥,男,1982年生,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現在鹽城東臺市疾控中心工作。9年前,他注冊為中華骨髓庫志愿者。33歲的鄭小祥,用一份超越親情的生命擔當——5年間,為素未謀面的外省女青年兩次捐贈“生命火種”,先是造血干細胞、再是淋巴細胞,成為江蘇第三例“二次捐獻”者,也是最年輕的捐獻者。

  生活中的鄭小祥,總是樂于助人。他所在的科室叫“性病艾滋病麻風病防治科”,病人有困難,他總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麻風病人老李家中困難,兒子上學困難,他捐助了3年;艾滋病患者小丁羞于見人,產生輕生念頭,他專門“約見”,做心理輔導,重新鼓起小丁生活勇氣;女艾滋病患者小王懷孕前后,他忙前忙后送藥監測,幫助實現母嬰阻斷,半年前,小王已產下健康的“大胖小子”?!芭c他們接觸久了,我的心會放得很低很低,總覺得幫他們一把,是我的本分?!?

  2006年,因為缺少匹配的造血干細胞,鄭小祥喜愛的一位藝術家英年早逝,他決定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當年5月,他申請注冊為中華骨髓庫志愿者。

  堅持鍛煉身體,熟悉捐獻流程,學習相關知識,他時刻準備著……2008年,他首次接到與一名白血病患者血樣匹配吻合的通知,但后來經高分辨比對,終未通過。他繼續等待。2010年8月,他再次接到通知,血樣與一名18歲女白血病患者匹配合格。不久,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測比對和體檢。他欣喜若狂,第一時間趕到南京,簽下“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

  2010年10月20日,鄭小祥入住省人民醫院。打完骨髓動員劑第二天,腰部有骨痛感覺。妻子張麗害怕出意外,勸他放棄捐獻。他笑著說:“我是學醫的,沒事。再說,對方已進了手術室,急等我的造血干細胞,哪能打‘退堂鼓’?”

  5個小時的采集,要循環1萬多毫升血液。盡管兩個手臂都插著管子,但他臉上一直保持輕松微笑。原先預定提取造血干細胞混懸液138毫升,當他得知血液中所含造血干細胞率稍低于正常值,而受捐者體胖、需求量較大時,便主動要求“再捐一點”,直至捐獻上限值146毫升,才被醫生叫停。

  回到東臺,鄭小祥加入鹽城市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QQ群,交流分享自己的體驗,幫助志友克服心理障礙,傳播捐獻知識。2012年,他被評為首屆東臺市道德模范。

  2014年末,當年受捐鄭小祥造血干細胞的那位白血病女孩,出現免疫力下降等復發征兆。女孩家人再次向中國紅十字會提出捐獻申請。當然是原供體最安全!今年春節前,當東臺市紅十字會征詢鄭小祥意見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捐!救人救到底?!笨伤赣H不同意,懇求他:“你瞞著我們已捐了一次,這次不能再捐了!我和你爸就你一個獨子,萬一有個閃失,怎么辦?”

  鄭小祥把QQ群里捐獻志愿者請到東臺,左一聲“媽”、右一聲“大娘”,叫得母親心花怒放,旁敲側擊,終于說服了母親。 在簽完“淋巴細胞采集同意書”后,2015年3月11日,鄭小祥入住南京市鼓樓醫院。

  第二天,他開始捐獻采集,預計要循環8000多毫升血液,采到1000多毫升時,意外發生了:由于采集系統壓力不夠,循環血量上升偏慢,中途要將雙臂上的留置針頭,換成粗鋼針并重新插入。之前采集的1000多毫升循環血液“泡湯”,還得相應增加1個小時采集時間。

  4個小時后,采集完成,鄭小祥累計循環血液9000多毫升,從中提取的177毫升淋巴細胞混懸液,被緊急送往上海。

  4月初,受捐女孩家人來到省紅十字會,告知女孩身體狀況明顯好轉,并委托轉交鄭小祥一面錦旗和受捐女孩的感謝信——“您的壯舉,不只是偉大;您的形象,不只是高大;您的愛心,不只是無私;感謝您再一次的救命之恩……”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