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禹格
志愿者10年完成“生命接力” 捐獻造血干細胞獻愛心
助人為樂
江蘇
2015年5月
2.jpg
人物故事:

  黃禹格,女,1976年出生,是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的一名業務主任,同時她也是該公司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

  作為光榮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經過10年等待,2015年年初,黃禹格終于得到了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說服了憂心的家人,她圓滿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并促成了江蘇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營養支持項目的啟動。她希望通過身體力行,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造血干細胞捐獻,也讓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行列,為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帶去生命的希望。

  善之念,愛綻放

  2005年,黃禹格響應單位號召,率先加入了公司的志愿者服務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2005年年底,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早晨,她與40多位志愿者伙伴參加了第一次志愿活動:來到泰州市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干細胞集中采樣現場參與造血干細胞采樣。

  “小小的6毫升血液能挽救一條生命么?”活動開始之前,她心里存著小小的疑惑。在聽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的介紹后她才明白,對白血病人來說,中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血樣越多,重獲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就越大。就這樣,黃禹格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雖然得知配型成功的幾率只有幾十萬分之一,但是她相信,心里的善念就像一顆生命力旺盛的種子,只要一直堅守,就會綻放出愛的花朵。

  一晃10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偶爾看到新聞上對造血干細胞捐獻活動的報道,黃禹格也會猜想,要是我也能跟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就太好了,說不定能挽救一個生命,為一個家庭帶來希望。

  血相連,愛伴隨

  善意的種子總是會結出愛的果實,2014年11月,海陵區紅十字會接到江蘇省造血干細胞資料庫的通知,黃禹格HLA分型檢測與一名患者初配相符。就在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積極與黃禹格聯系時,卻出現了小小的插曲:由于資料登記于近10年前,上面留的是家庭電話,工作人員打過去,家里老人聽不清,就把電話掛了。幸虧這些年黃禹格一直在單位公司工作,后來海陵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又派人多次聯系,總算輾轉聯系上黃禹格。

  雖然一直懷著期盼,但當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時,黃禹格還是感到很意外,資料庫里幾百萬份樣本,能夠與她的血樣初配成功,這種緣分實屬難得。得知配型成功的對方是一名白血病兒童,同樣作為母親,內心最軟弱的一角被觸動了,沒有多想,她就答應了做進一步配對檢查的要求。雖然海陵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登記工作啟動得很早,近10年來,不斷有志愿者與患者配型成功,但是要么在高分辨配型時不合,要么患者病情惡化,沒有一例完成捐獻。黃禹格在內心里想自己能成為海陵捐髓的第一人么?

  剛剛在《志愿者再動員通知書》上簽了字準備高配,沒想到就遇到家庭的阻力,70多歲的老父親得知后擔心女兒受到傷害,第一反應是不能去。黃禹格勸他,“要是能幫助到這個孩子,也許會挽救這個家庭,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機會?!睘榱俗尲胰朔判?,黃禹格特意咨詢了專家,了解捐獻流程,她告訴家里人,現在采集造血干細胞與以前不同,是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干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分回輸捐獻者體內,是極為安全的。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黃禹格又進行了后續的高分辨檢測,經過高分,黃禹格和患者配型成功了!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結果,因為這就意味著黃禹格的造血干細胞完全可以挽救那名患者。緊接著,黃禹格進行了嚴格的體檢,一切指標正常,至此,黃禹格已經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高配幾率才幾十萬分之一,體檢通過幾率也很低,能去捐獻很不容易?!秉S禹格說,“我會好好珍惜這幾十萬分之一的緣分,盡我所能去幫助對方,也希望對方能早日康復?!?015年2月15日,黃禹格鄭重地在《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姓名,最后確定于3月6日-11日奔赴南京捐獻造血干細胞。

  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了,那就是體重。

  據了解,臨床上,捐獻造血干細胞,女性的體重要求必須達到90斤。然而,瘦瘦小小的黃禹格,平時體重還不到90斤,這愁壞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為了挽救這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黃禹格開始了“增肥計劃”,她不僅刻意增加了飯量,而且每天通過跳操、散步來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經過連續多天的強化鍛煉,黃禹格的體重終于突破了45公斤的最低要求。3月6日前往醫院檢查時,稱重發現有92斤,達到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標準。

  3月2日下午,黃禹格所在的安利泰州分公司特地為她舉行了赴寧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會,海陵區委領導、紅十字會領導以及公司領導分別為黃禹格頒發了獎章,送上了感謝信,50多位志愿者伙伴也到場為她加油打氣。她下定決心,等從南京回來,會將親身體驗分享給更多的伙伴,期盼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捐獻的隊伍中來。

  愛相“髓”,緣永續

  3月6日一大早,在母親、同事以及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黃禹格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南京中大醫院準備捐獻,為了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她還堅持每天跳操、散步。

  在四天的動員劑注射后,3月11日上午8點,黃禹格正式開始捐獻,鮮紅的血液流進了分離機,捐獻過程中,由于她的血流有時過緩,醫生不時的進行按摩擠壓,黃禹格卻始終保持著微笑。她柔弱的身體承載著另一個生命的延續,堅強自助的行為傳承著我們永遠不變的信仰。簡單的伸出我們的臂膀,讓我們的生命在另一個身體上延續,讓原本虛弱的身體重新充滿生的力量。這就是最簡單而又不簡單的人間大愛。

  根據黃禹格的體重,機器計算出相應的血液循環量,經過持續4個多小時的血液分離,采集正式完成,共獲得了200多毫升干細胞混懸液,救命的干細胞被緊急送往北京。

  來自北京的醫生還帶來了患者的親筆感謝信,這個90后的孩子為黃禹格的捐獻讓自己重獲新生表達了深深的感謝,并表示希望自己康復以后能夠重返校園,完成自己的大學夢想,為將來更好的報答社會做準備。時隔10年,黃禹格終于完成了一場70后和90后的“生命接力”。

  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是一項拯救生命、造福社會的公益事業,既沒有痛苦,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減弱捐獻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但對白血病人來說,卻是重獲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行動詮釋著愛心,演繹著關懷,是人道博愛的高尚行為,是熱心奉獻的仁愛之舉,是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提升的生動表現。黃禹格期盼,能有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隊伍中來,給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帶去生的希望。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