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芳
九旬退休醫生拒絕高薪聘請 走街串巷義務診療32年
助人為樂
江蘇
2015年5月
1.jpg
人物故事:

  楊春芳,女,95歲,泉山區王陵街道新光社區居民。她曾是資深婦產醫生,退休后,拒絕了好幾家醫院的高薪聘請,加入了紅十字會,背上了紅十字藥箱,開始走街串巷,四處家訪,義務為患者診療。1983年,楊春芳聯絡了十幾位離退休醫務工作者,創建了全國第一個紅十字志愿工作者小組,走上街頭、深入鄉村,集中開展便民、為民服務。1995年,這個志愿者小組更名為徐州市紅十字志愿工作者聯誼會,楊春芳被推薦為會長。90歲后,她實在走不動了,就在小區里、親友間從事保健宣傳,邊學邊講。

  自從62歲退休后,楊春芳老人一直背著紅十字藥箱,奔走在徐州的大街小巷。如今她已是95歲高齡,腿腳不便走不動了,仍然每天在胸口別著紅十字會章,給來訪的鄰居、親友講解保健知識,把暮年時光全部奉獻給了紅十字事業。老人自己保健也很有一套,每天用涼水沖頭、喝涼開水、吃生姜、按摩穴位。

  母親的工友湊錢送她去學醫

  楊春芳1920年出生于蕭縣,2歲時父親被抓壯丁客死他鄉,外祖母見她和母親可憐,接回家一起生活,母女倆頻遭舅媽白眼。母親無奈改嫁到徐州,不到一年丈夫意外去世,靠給人干雜活為生,楊春芳后來也被外婆送到徐州母親這里。

  9歲那年,楊春芳隨母親到徐醫附院(當時叫基督醫院)避難,開始了醫院的童工生涯。每天進出婦產科,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婦科知識。童工一干就是十余年,楊春芳看到不少同齡孩子去上學,羨慕得哭了,母親因為無錢送她上學也經常掉淚。工友知道后,大家決定湊錢送楊春芳去求學。

  1941年,21歲的楊春芳來到濟南助產學校學習她喜愛的婦產專業。雖然之前只有小學二年級的文化水平,但因為勤奮好學再加上之前在基督醫院的積累,兩年后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回到徐州后,楊春芳被分配到淮海省立醫院工作,卻因出身問題被安排喊號。要強的楊春芳求人找了一間房子,自己掛牌接生,終于有能力奉養母親。

  退休后與紅十字結緣

  因為醫術高明,楊春芳后來又到徐州煙廠和紡織廠工作,負責給女職工看病,每年都被評為先進或三八紅旗手。后來參與建成紡工醫院,她在紡工醫院一直工作到62歲才退休。

  退休后,她拒絕了好幾家醫院的高薪聘請,開始投入紅十字事業?!澳赣H很早就是紅十字會成員,受她的影響,我也想利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別人。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我也沒有今天?!睏畲悍颊f,退休以后,她就加入了紅十字會,背上了紅十字藥箱,開始走街串巷,四處家訪,哪家有老人、有病人,身體狀況如何,她都了如指掌。

  從醒獅小區到燎原小區,從少華街到金山甚至到漢王,楊春芳的雙腳幾乎踏遍了整個徐州城。有一次,楊春芳路過中山北路的徐州老汽車站,注意到這里每天都有上萬名旅客路過,經常有暈車、頭疼腦熱的意外發生,便在汽車站負責人的支持下,在這里成立了一個紅十字醫療站,旅客來看病只收藥品的成本費。

  醫療站得到了大量旅客和市領導的認可,但楊春芳并不滿足,她希望能救助更多的人。1983年,楊春芳聯絡了十幾位離退休醫務工作者,創建了全國第一個紅十字志愿工作者小組,走上街頭、深入鄉村,集中開展便民、為民服務。

  在她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這個隊伍,除醫務人員外,還擴展到公安、司法、新聞和交通等系統和單位。1995年,這個志愿者小組更名為徐州市紅十字志愿工作者聯誼會,楊春芳被推薦為會長。

  把銅山單集耿集村作為扶貧點,在祥和小區設立老年醫療保健咨詢服務站,在彭城廣場、金山、金奎、漢王吳樓設立醫療服務咨詢站,紅十字志愿工作者聯誼會的服務在徐州遍地開花,如今會員已達300多名,獲得榮譽無數。直到90歲那年,楊春芳實在跑不動了,才辭去會長職務,但仍然是紅十字會員。在小區里,在親友間從事力所能及的保健宣傳,她專門訂了一份老年保健雜志,經常邊學邊講。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