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宏昌
八旬老人13年幫助鄰居 一單單匯款為他人送溫暖
助人為樂
江西
2015年5月
2.jpg
人物故事:

  寧宏昌,男,1934年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政協退休干部。

  多年來,年事已高的寧宏昌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4700多個日夜言行如一,為三位老人撐起一片晴天;他勁撒愛的種子,一單單匯款,為他鄉“親人”送去無限溫暖。寧宏昌和妻子生活簡樸,省吃儉用,把從微薄工資節約下來的錢用于救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屢屢伸出援手扶危濟困,經常想方設法、不余遺力地幫助那些從報紙和電視上了解到的陌生的困難人群,身邊并不好的他曾多次親自到困難人群家中送愛心款。多年來,寧宏昌先后幫助貧困人士40多人、100余次,累計捐款5萬多元,但很多受助對象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當受助人要回報他時,他都婉言拒絕,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2012年,他提前交納人生最后一次黨費5000元,這筆特殊黨費用于他去世后再交36年;從2013年起,每逢黨的誕生紀念日,他自愿交納一次特殊黨費1000元,用于幫助困難黨員。

  十三年的援助和節日“三部曲”

  院內,滿樹丹桂散發著馥郁的芳香,陽光下,枝繁葉茂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燃燒的火焰。一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在花間忙碌,頗有幾分清風道骨之韻。他就是現年80高齡的崇仁縣退休老干部寧宏昌。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大多數人退休時,會不由想起這意境雖好卻又無奈的千古名句,而老寧卻在想:“除了種養花草健身,我還能做點什么?還能留下什么?”他認為只有退休的干部,沒有退休的黨員,思想上還得追求進步,應當盡自己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最好的思想就是行動。

  2002年4月,72歲的寧春蓮帶著8歲的養女,在他人的指點下,敲開了老寧的家門,一見面,便嚎啕大哭起來。原來,寧春蓮一家無房無地,靠著老伴的退休金勉強度日,5年前老伴去世,斷了經濟來源,加之老伴是外地戶口,生活十分艱難。老人四處求助無果,整日以淚洗面,甚至幾度想輕生,鄰居見她們母女可憐,便叫她找老寧試試。

  了解情況后,老寧伸出了援助之手。以后的8個月,他奔跑40多次,找了9個單位,幫助她們辦理戶口和低保,解決小孩上學問題。老人的心平靜了,逐漸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老寧的幫助卻沒有停止,帶老人看病、交電費,天寒給她們送衣、送木炭,這一幫就是13年。

  小女孩出嫁后,老寧又出錢出力,把老人安置到縣敬老院頤養天年。

  “不是他,我母女早就沒命了?!?5歲的寧春蓮老人提起老寧,直抹眼淚。老寧灑脫地說:“我總比你日子好一點,應該的?!逼鸪?,不知情的都以為他們是同姓親戚,日子久了,大家明白實情,都對這個熱心的老人贊不絕口。

  老寧幫助的遠不止寧家母女,巴山鎮章興和夫婦都是年近70歲的盲人,帶著讀小學的女兒租住在一間破舊的公產房里,由于房屋地勢外高內低,連三伏天都特別潮濕,深受風濕之苦,全家也只靠低保維持生活。2011年,老寧得知后,先是想辦法幫他們換房,但因房源不便于盲人生活和小女孩上學,便拿出1200元請人用水泥沙石將房子地面抬高,讓這個家又“晴朗”起來。

  不但如此,每逢佳節,第一天上章興和家,第二天去敬老院,為他們帶去生活物資,包上幾百元的紅包,第三天陪家人過節,成了老寧的節日“三部曲”,從不間斷。

  支助信息“情報站”

  老寧的客廳,簡樸的裝飾透著幾分典雅,老舊的沙發邊端端正正擺放著十來種報刊雜志。每天他要花兩小時以上仔細品讀,遇上好的文章還會分類剪貼成冊(至今已36本),他說,這是他的“營養”,也是了解貧困支助信息的“情報站”。

  “要是在報紙上看見或聽說哪家患大病無錢醫治,哪兒有災難,他便坐不住,想著法子打聽地址登門把錢送過去或匯過去?!苯址秽従拥脑捳Z飽含對老寧最樸實的贊譽。

  崇仁縣桃源鄉奧村27村青年李少華患尿毒癥陷入困境,看到這則消息后,老寧四處打聽詳細地址,翻山越嶺找到李少華家,送上1000元愛心款,并鼓勵年輕人堅強面對逆境,勇敢戰勝病魔。在看到“臨川秋溪鎮一對孤兒相依為命,一個菜姐弟分著吃”后,他不顧年事已高,親自登門看望。

  2012年7月,他在《江南都市報》上了解到“新余一清華博士欲休學救父”,當即抄下救助信息,頂著炎炎烈日,幾經周折匯去了1000元。此后,“豐城市段潭鄉涂傳清癱瘓其妻患肝硬化”,“樂安增田鎮黃勝才一家三口重病”……一篇篇、一句句牽動著老寧的心,由于路途較遠,老寧讓一單單匯款插上愛的翅膀,送去無限希望與溫馨。

  災難最無情,老寧有大愛。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同哀,,寧宏昌召開一次特殊的家庭會,要求家庭成員是黨員干部的每人積極主動交納特殊黨費,他自己帶頭捐款5600元,全家共捐款13036元錢。玉樹、蘆山、魯甸地震,他又自發通過民政局各捐出1000元;2011年,通過縣婦聯捐給貧困學生5000元;2013年捐給河上鎮困難戶鐘某6000元;2014年,該縣建設飲水工程,捐出一個月的退休金2976元。此類善行不勝枚舉,老寧先后幫助貧困人士40多人,100余次,累計捐款50000多元。

  老寧幫人只為傳遞一份溫情,從不求圖回報,每當被幫助者送上錢物表示感謝時,都被他婉言拒絕。他常勸誡道,你們支持清官還是貪官,若自己收下了,不就成了貪官嗎?

  “特殊黨費”和“八項規定”

  如果說為民動情是一種境界,那本質奉獻就是一種情懷。老寧1956年入黨,58年來時刻銘記入黨誓言,以高尚的道德文明抒寫一名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2012年,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老寧拿著5000元向組織提前交了最后一次黨費。次年6月,他又向組織交了1000元“特殊黨費”,并決定以此為“慣例”每年堅持下去,以資助貧困黨員慶祝黨的生日。正因為老寧的突出表現,他先后被評為“撫州市優秀離退休干部黨員”、崇仁縣首屆“感動崇仁”道德模范、“四好黨員”、“優秀共產黨員”……

  其實,老寧并不富裕。他一生清廉節儉,住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層小樓,沒有衛生間,也沒有添置過新式家具,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辦過生日喜事。去年,正值老人八十大壽,孩子們打算為他好好過個生日,老寧當即向孩子宣布了自己的“八項規定”(不攀比;不發請帖;不宴請;不點歌;不打擾在外親戚;不浪費社會資源;不麻煩他人;不增加人情消費負擔)。歲月更迭,在他品德及言行的熏陶傳承下,寧家養成了“以德立家,清正節儉”的家風。

  善良的人永遠可敬。在黃家村只要說起老寧,無人不曉,都知道他處處為人著想,更記得沒有老寧的艱辛付出,就無法改變小巷這雨天爛如泥漿、晴天塵土飛揚的破舊局面,不會有如今曲徑通幽的平坦水泥路。

  鄰居們還知道老寧患糖尿病十多年了,時常勸他歇一歇,享享清福,他也總是坦言心聲:“我生活上不圖享受,思想追求奉獻,人老了,大事做不了,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讓有困難的人感受到這人世間還有關愛,讓面臨絕望的家庭點燃希望,就不枉黨培育我這么多年,我要爭取把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老年當作花季過,仰望夕陽連天紅——這就是寧宏昌。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