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泉
五旬大叔放棄自家工廠 當起志愿團隊“大當家”
助人為樂
廣東
2015年5月
4.jpg
人物故事:

  李桂泉,男,廣州黃埔人,1961年生,1979年參加工作,現任廣州青年志愿協會金雁服務總隊總隊長、黃埔區黃埔書城志愿服務驛站站長。

  他熱心公益事業、熱衷志愿服務,因工作突出、表現優異,獲得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第2屆、4屆“飛揚獎”,獲評2012年廣州志愿服務先進個人、2013年廣州志愿驛站服務聯合會“領袖個人”,還被黃埔區授予2011-2012年度“杰出志愿者”稱號等。

  一、結緣志愿服務,邁上愛心之路

  “你叫我泉叔吧!認識我的人都不叫我站長,全都喊我泉叔,連那些年紀比我大的阿姨都這樣。我很喜歡他們這么叫我,給我一張備受信任的感覺,我覺得很親切、很舒服?!本季嫉碾p眼、和藹的笑容、飽滿的精神,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讓人如沐春風。這是現年53歲的“大叔級”志愿者—李桂泉,也就是“泉叔”給人的第一印象。

  2009年,廣州亞運會大規模招募志愿者,聽到消息的泉叔迫不及待想加入志愿者行列,不會用電腦的他請兒子幫他網上報名。誰料兒子說:“你都幾十歲的人了,還當什么志愿者呢?”聽到這話,泉叔急了:“這是廣州第一次舉辦亞運會,作為一個廣州人感到自豪、光榮,怎么可以不參加?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都不會有第2次這樣的機會了?!备赣H一片熱忱,不僅打動了兒子,也說服就家人,在全家一致支持下,他順利在網上報了名。為了確保當上志愿者,泉叔還為此專門寫信給黃埔區團委,情真意切表達了自己想要成為志愿者為廣州亞運會盛事出力的愿望。不久,他不僅如愿成為志愿者,而且很快就成為了志愿團隊的當仁不讓的骨干。懷著一顆助人為樂的心和滿腔的服務熱情,泉叔不知疲憊將精力投入到城市志愿服務中,直到廣州亞運會結束,他所在的服務驛站關閉了,依然樂此不疲。

  亞運會拉開了泉叔志愿者生涯的帷幕,此后他在志愿道路上一路前行。亞運之后3個月,他就積極聯系負責志愿服務的團區委工作人員,希望能重啟亞運會時的志愿驛站。就這樣,他再次成為黃埔書城志愿驛站的站長。隨之,他還加入了廣州志愿者協會金雁服務總隊。泉叔開明的思想、前瞻的意識,得到了區團委的肯定和稱贊,盡責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如今已是金雁服務總隊“大當家”的泉叔,依然將志愿服務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用愛心“滾雪球”,團隊不斷壯大

  “缺志愿者?找我??!”這句話常常掛在泉叔嘴邊,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不熟悉的人都覺得泉叔就是一個熱心公益的大樹,了解實際情況的人則更清楚他這棵“大樹”幾年前是從草根成長起來的。他“麾下”的志愿者隊伍如今單是記錄在冊的就有4000多名,除此之外還有一群熱心街坊時時圍繞在他身旁可隨時動員。

  這個的志愿“高產戶”是怎么募集到如此多的志愿者呢?最初,泉叔帶著只有10來人的隊伍搞活動,周圍人都笑他:“就這么個小隊伍,能成什么事?”他說:“就算只有10個人,也要搞活動!有活動才會有人關注。1次活動招募不到志愿者,那2次呢?1個人招募不到志愿者,那變為10個人總能動員到1個加入吧?”就是這么簡單、執拗的想法,支持著泉叔一路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感召、帶動、影響下,當不少志愿團隊、公益組織仍在為招募不到志愿者而苦惱發愁時,他的金雁服務總隊用愛心 “滾雪球”越做越大,從最初的小打小鬧的從10來人的小團隊,發展到現在注冊志愿者已達4000多名的隊伍。

  驛站剛開始運作時,考慮到志愿者人手不夠的問題,在妻子的啟發下,泉叔通過宣傳和聯系,招募到了很多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級”志愿者。高頻度的社區活動、高頻次的志愿宣傳,很多家庭主婦在回家路上看到泉叔大熱天搞活動、派傳單,滿頭是汗還笑得那么精神,被他洋溢的朝氣和快樂的心態感染,最終也樂于加入其中。沒有過多言語,泉叔只是單純而快樂地在做志愿服務,而也正是這種純粹的心態,使得身邊人都被其折服,越來越多的人情不自禁成為他的追隨者。

  但泉叔想得最多的仍是怎么去幫助更多的人。對于未來,他還想繼續壯大手下的隊伍,吸納更多志愿者,爭取每年培育一個新的志愿服務項目,讓更多弱勢群體都能得到志愿幫助。

  三、志愿活動開花,愛心撒滿大地

  他的志愿團隊轟轟烈烈開展活動:每月在黃埔區各街道必定上演的法律援助、義務理發等服務場景,為社區的孤寡老人帶去真摯的問候和滿滿的溫暖的溫馨畫面;對接全區9個康園工療站,每周開展社區工療站智障人士探訪活動;為外來工子女帶去溫暖的“關愛外來工及子女”、“關愛外來工集市”活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他引以為豪、時刻掛在嘴邊的品牌活動—金雁小學堂,和“關愛外來工集市”一樣都是金雁服務總隊的金牌活動,針對外來工子女缺乏照顧和急需課業輔導的問題,他招募大學生、公司職員、退休人員等組成一支志愿團隊,為外來工子女提供作業輔導、圖書捐贈等一系列幫助。

  了解到許多外來工因工作繁重無暇顧及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問題,泉叔組織志愿者開展系列活動幫助外來工生活,專門為外來工子女打造了“金雁小學堂”,志愿為他們提供課業指導和思想教育,加強“小候鳥”們社會歸屬感和認同感。隨著2010年金雁總隊陸續與黃埔區多個街道工療站建立對接服務,一直都想幫助康園工療站智障學員的泉叔更是干勁十足,他將“金雁小學堂”服務經驗及課程模式帶到了康園,使學員有了很大進步。

  一人志愿,全家出動。在泉叔的影響下,他的家人也都做起了志愿者。2012年,廣州發生了一起大事故,由兩車追尾引發的“6.29”重大火災事故造成20人死亡、29人受傷。事故發生后,泉叔接到一個任務:召集20個志愿者協助清理現場和維持秩序。短時間內如何找到20個志愿者?心焦火燎的他忽然靈光一閃,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家里頭,想到了老婆、大兒子、大兒媳、小兒子都可以一起去幫忙,于是叫上他們一起出發了。事發之后,全市動員為“6.29”傷員獻血,泉叔又馬上再次發動全家一起去獻血。在他的帶動和感染下,全家開開心心地去了,一家6口齊上陣為受難者獻血的愛心行動感動了無數人。

  感動別人的同時,他也同樣無數次被感動。黃埔波羅誕廟會時人流量高達50萬,當時只有120個志愿者的他要連續7天維持秩序和負責引導。一個新來的女志愿者發高燒、臉發紅、腿發軟,還一直站在路口,大家都勸她回去休息,可她還堅持指路,泉叔親自過去看她,女志愿者當場感動得哭了,在場其他志愿者也都濕潤了眼睛。等到泉叔帶她到醫療保健所時,已經發燒到40度,泉叔每每至今想起還念念不忘、心疼不已。

  四、志愿服務到老,助人永不孤單

  從最初的普通志愿者到現在的志愿團隊“大當家”、志愿者“領袖”,泉叔見證了服務隊由小變大、影響日增,覆蓋項目也從2個擴展到了8個,他和他的團隊也收獲了無數贊譽。志愿服務占去了泉叔大部分時間,就連自己開辦的小廠也因此“瘦了身”,但是這些對于泉叔來說,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他感到非常充實、快樂。作為志愿驛站主心骨,泉叔凝聚著驛站志愿者的心。除了特殊情況外,他都會定時出現在驛站,跟大家問問好,部署一些日常工作?!叭迥??”“泉叔怎么沒來?”只要在驛站沒有看見泉叔,志愿者必定會相互打聽。泉叔潛心默默做著志愿者,也帶動了別人用心做好志愿者。

  長年做志愿服務,志愿驛站如今已成了他的第二個“家”。他愛志愿服務,更愛志愿生活!“我很享受做志愿服務過程,既幫助了別人,又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每天忙完志愿工作,我都會和家人分享我的感受,這樣的日子其實很快樂?!弊鲋驹刚咦屗斋@了很多,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從不會電腦打字,到對五筆輸入法運用自如,從對網絡一竅不通,到能玩QQ、微博、微信,泉叔隨著年輕人的腳步,一直在不斷進步。

  “活到老學到,志愿服務也要做到老?!比逭J為: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其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道山脊、一座山峰、一條山脈。這樣的山脈,可以改變風的走向、決定風的流速。這風,就是社會風氣;這水,就是文明進程。泉叔自我感覺還很年輕、充滿活力,想一直這樣做下去,直到老得動不了為止。

  “小金雁,愛康園,志愿高產;滾雪球,齊上陣,志愿桂泉。有困難,請找志愿者;缺志愿者,就找泉叔?!边@是黃埔區媒體對泉叔的無上贊譽。他以一腔熱血傳遞著至善至美的社會真情,以無私大愛重現了親愛精誠的黃埔精神,讓愛撒滿人間。在漫長的志愿路途上,泉叔永遠不會孤單。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