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斌
“現代艄公”義務擺渡13載 愛心搭起“一個人的橋”
助人為樂
廣西
2015年5月
3.jpg
人物故事:

  趙仕斌,廣西賀州市八步區黃洞瑤族鄉黃洞村青灣組村民,一名類似于半義務式的渡工。13年來,無論刮風下雨,他每天都用雙手擺渡村民來往于河的兩岸。逢年過節,他無法與親人團聚,方便了村民,愧欠了家人。他助人為樂,不分白天黑夜的為群眾擺渡拉船的事,十里八鄉的群眾稱贊為黃洞河上“一個人的橋”。

  賀州市八步區黃洞河,北起開山,沿途流經桂嶺、大寧、黃洞,在賀街浮山與賀江匯合,水路全長約100公里。黃洞瑤族鄉政府、農貿集市都在西岸的323國道旁,黃洞河穿山而過,隔絕兩岸,東岸起伏的群山中分布著螞拐自然村等6個村民小組,共生活著2000多名群眾,這些山區群眾出入往來一直依靠著一艘唯一的渡船。

  2002年以前,拉渡船的人已換了六個,因為待遇實在太低了,都沒有人愿意堅持下來。這個時候,沒有人拉船擺渡,群眾只能是誰過就誰拉。大人可以有足夠的力氣,還好辦,能拉得動那艘笨重的渡船,可是對于那些要到對面河岸去上學的小學生就很困難了,由于大人忙于生計,無法顧及,小學生家在對面河想要過渡,力氣不夠大,靠自己拉,根本就不可能。但沒有人拉船,他們只能在碼頭上坐著哭的也有,脫了衣服冒險游泳過河的也有,讓人看了都非常的揪心。

  看到這種情況,趙仕斌主動承擔起拉船擺渡的重任。

  山還是那座山,河也還是這條河,從事擺渡工作的待遇仍舊很低,這個現實問題,無法回避。趙仕斌想過了,再難的工作,也不得要有人干嗎?就當是盡一點義務,也要為大伙做點好事,我來擺渡拉船吧。

  趙仕斌這一拉船擺渡就是13年,默默堅守著,在那渡船上,他以苦為樂,一種助人為樂的情懷,給了他無限的動力,每天三、四十個來回擺渡,從此岸到彼岸,風雨無阻。青山綠水無言,卻見證了他為了村民出行而付出的許多艱辛和努力。

  為方便群眾,趙仕斌在渡口邊搭了一個小棚,吃住都在這里。每天早早的,他就起床打掃衛生,開始一天的工作。每當有老人、小孩、病人上下船,他都會主動上前扶一把。他還經常宣傳水上交通安全知識,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如果遇上吃飯時間,正好有人需要過渡的時候,他就把飯端到船上,先把群眾送到河對面,然后再趁著空檔快速地吃上一口。天冷的時候,那個飯又冷又硬,實在是很難吞咽。即便如此,他也從未讓群眾等過一次。

  到了晚上,無論多晚,只要有群眾需要渡河,哪怕只是一個人,他都不推辭,把群眾接送過河。即使半夜起床渡船,第二天依舊早早堅守在渡船上,將村民送往于河兩岸之間。

  從事擺渡工作,收入低且不說,而且很單調、很枯燥,遇上逢年過節什么的,正是群眾出行頻繁的時候,還真不能離開渡船呢。為此,趙仕斌就只好把對家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

  2010年12月的一個深夜,一位村民的兒子發高燒,急需要去河對岸的黃洞鄉衛生院就診,當時,已經是深夜兩點鐘了,村民把正在熟睡中的趙仕斌叫醒,當時,天氣非常寒冷。他二話不說,就上了渡船,以最快的速度,把這父子倆就擺渡過了河,還問他們身上有沒有帶夠給小孩打針的錢。小孩看好病后,已經是凌晨5點多鐘了,趙仕斌接到電話后,又擺渡過去,把那父子倆給接了過來,使他們盡快地回家去休息。這樣的事情,在趙仕斌擺渡拉船的13個寒來暑往中,遇到過不計其數。

  大伙都說,趙仕斌做事很認真,很負責,態度非常好,有他在,村民趕集及小學生上學就不用再擔心。

  2005年的一天,有一位65歲的老奶奶撐著一只小船在河中間撿柴火不慎掉入河中,當時在棚里吃飯的趙仕斌一聽到呼叫聲,就立馬放下碗筷,奮不顧身的跳入河中,將老奶奶救起。有一年冬天,有一位收廢舊的老板在碼頭旁邊掉入河里,他不畏嚴寒,將落水者救起,顧不上自己濕漉漉的衣服,將自己的大衣拿給落水者保暖。

  在趙仕斌十多年的擺渡生涯中,他共救起落水者6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因此失去生命,他說,這是應該做的事,看到別人有難,不去幫上一把,心里實在無法安寧。

  由于村里經濟困難,每月只給他發230元的“工資”,鄉里幫助解決每月50元的低保,或者偶爾打打魚出賣,就是他的全部經濟來源。

  即便如此,趙仕斌仍堅持自己花錢買水泥、沙子,只要碼頭出現破損,他就會自行修補,以方便群眾出行。他每天都會堅持檢查船只是否存在破漏的情況,確保每趟渡船都能安全。

  提及以后的計劃,趙仕斌看看自己長滿老繭的雙手,說“沒什么計劃,我就在這里給大伙拉船,看著大家高高興興地來來往往,我也很高興。最好以后能在這里修座橋,方便大家來往?!?

  2015年是黃洞瑤族鄉建鄉30周年,鄉黨委政府以30周年鄉慶為契機,在渡口200米范圍內規劃建設中型停車場1個、游船碼頭和人行鐵索橋各1座,以及開通3公里的沿江林道,為兩岸群眾提供更加便捷交通條件。

  趙仕斌多年的心愿很快將實現了,可是,2015年春節后,趙仕斌卻積勞成疾,病倒了,醫生要求他必須在家休息和進行療,他不得不暫時離開這份“愛心工作崗位”。但黃洞河兩岸的群眾不會忘記:黃洞河渡口曾有一雙拉了13年渡船的大手,這雙大手長滿老繭,抱過嬰兒,扶過老人,推過摩托車,洗過碼頭,讓渡船穩穩行駛了4萬多公里,趙仕斌,用愛心搭建起來的“一個人的橋”永遠佇立在鄉親們的心海中。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