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良碧
  八旬老人7年針織衣帽送孤寡
  助人為樂
  貴州
  2014年8月
3.jpg
人物故事:

  弋良碧,女,布依族,1935年12月生,1960年7月畢業于貴州農學院(現貴州大學)農學系,畢業后分配在長順縣農業局工作,1991年退休。

  在基層工作的30多個春秋,她愛崗敬業,兢兢業業,不畏艱苦,在農場工作的25年間,她主要從事農作物的品比試驗及良種繁育推廣,推廣示范項目14個,品比試驗31個,期間繁育各種品種近13萬公斤、推廣11.8萬公斤,推廣技術措施93項,寫出技術資料149份,弋良碧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廣大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做了許多試驗均取得成功,多次連續獲得省、州、縣的表彰。1983年7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頒發的在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從事科技工作的榮譽證書;1987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頒發的農牧漁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和農技推廣榮譽證章一枚。

  1991年,弋良碧老人在縣農廣校正式退休,本來可以安心享受晚年生活的她,卻又開始了她繁忙的公益事業。她利用業余時間堅持參加志愿者服務和各項公益活動,主動關心幫助孤寡老人和貧困兒童,以自己的行動弘揚了“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和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她熱衷于參加各種自愿者活動和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每次縣里組織公益活動,她總是不會落下。

  2003年6月老人以68歲的高齡參加了縣里組織的志愿者支教活動,到離縣城十多公里的威遠中學支教,后來因老伴生病需要照顧,支教活動維持了半年。老人雖然年齡大,但思想卻十分“前衛”,她不愿和子女們住一起,一則不想給他們麻煩,二來經濟上可以更獨立一點,這樣就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家人也知道她的脾氣,也就隨了她的愿,讓她和老伴一起居住,只是定期去看看她。弋良碧時時刻刻關注著農村貧困家庭,關心他們的吃住。雖然都領著退休工資,但生活卻過得十分節儉,家里收集的書報都舍不得扔,都要留下來換了錢后再寄給需要幫助的人;每次去親戚家都會收集一些穿不了的衣服,洗凈后送給農村的貧困家庭,給他們遮寒,當勞動服穿。

  2005年9月老人因跌傷股骨、行動不便,加之耳朵不好,很少出門,但這并不影響老人繼續行善。她每天都要關注國內外大事,特別是《貴州日報》、《黔南日報》、《今日長順》等報刊每期都不會錯過,她常常通過新聞報刊“尋覓”一些需要幫助的信息,家里人也不知道她到底幫助了多少人。去年9月,弋良碧在《貴州日報》看到松桃自治縣九江鄉地安村一對夫婦自辦“家庭敬老院”,無償收養8名孤寡老人的事跡報道后,在家人的幫助下主動聯系省民政廳,給“家庭敬老院”寄去了8頂帽子和一些錢物?!?.12”汶川地震和“4.14”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她積極參與愛心募捐,慷慨解囊,并號召大家為災區捐款,全力支援災區人民,以實際行動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發一份光。弋良碧經常教育自己的晚輩“一切要以工作為重,現在加點班就可以換來明天的小康生活”、“辦事要有個計劃,特別是辦群眾的事”、“有事給我打個電話就行,要把心思多放在工作上”……老人還長期關心幫助長順福利院的老人,連續三年多為福利院的老人們送去親手織的帽子、襪子等物品。每到天氣轉涼的時候,她都會準時出現,送來自己編織的“溫暖牌”禮物,福利院有27位老人,弋良碧就編織27份禮物,這對腿腳不便的她來說,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因為老人的股骨受傷,不能長坐,打一雙襪子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她每年為了織這30多份禮物,從年初就要開始準備,大半年才能完成。雖然數量少,價值也不高,但每一又襪子都是老人一針一線織出來的,老人說:“我不愿錦上添花,我只愿盡我所能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貴州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