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雄
  余熱竭盡方不悔
  助人為樂
  湖南
  2014年6月
1.jpg
人物故事:

  老有所為不畏難,不讓自己半點閑;

  為黨為民作貢獻,死而無憾進天堂。

  這一句曾被盧瑞雄信誓旦旦像黨和群眾表態的錚錚言辭,已被他切實行動烙印在了長沙人、開福人心中。

  盧瑞雄,開福區幸福橋足足13年的社區義工,以他與人為善、予己之樂的質樸情懷,感動了數以萬計的開福人。2008年、2013年被長沙市文明辦評為文明市民標兵,2011年評為長沙市優秀黨務工作者,2013年評為長沙市“五老”先進個人。

  年邁70歲的盧老,年華垂暮,稀發花白,而他甘灑余熱的精神卻依然威猛,熠熠生輝。

  正如他所說:“從工作上退了休,但為黨工作不能退休。我還是一只潛力股,還能為黨工作到80歲!”

  “每一頂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頭頂16只烏紗帽,統攬社區大小事的“管家婆”

  開福寺路社區學雷鋒服務隊隊長,開福區治安信息員,新河街道兼職委員……

  16頂烏紗帽,沉甸甸地扣在了盧老頭上。

  頗讓盧老得意的是2006年他組建的一支“夕陽紅”黨員義務治安巡邏隊,他任隊長。隊伍36人,平均年齡66歲以上。

  “夏季生活防高溫,防火防盜莫放松,出門關好水電氣,垃圾雜物不亂扔……”每天不同時段,聽到土喇叭里傳出的順口溜,幸福橋社區的居民心里就一陣溫馨:“夕陽紅”巡邏隊的爹爹娭毑又出來管“閑事”了!

  帶著他的這支“老”隊伍,無論炎暑,無論酷寒,盧老每天穿梭在社區街巷里義務巡邏?!鞍褑栴}防范于未然”!盧老執著于此。社區的發案率年年下降,這位零報酬的“社區編外主任”漸入人心。

  這支“夕陽紅”,影響漸顯,發展成為“三陽”志愿服務團隊:老年夕陽隊、在職黨員驕陽隊、紅領巾朝陽隊。

  盧老也是個合格的“信息員”,新河街道與湘雅路街道交界點,“鬧心路”如今成了“放心路”。這是修建在廢棄鐵軌上的水泥路,三米長,以前是兩尺寬的木板,僅容一輛自行車通過,經常有人摔倒,居民對此怨聲載道。盧瑞雄把意見反饋給社區,沒多久,路就被墊高加寬了。

  他還懂得與時俱進。新河街道是全市第一家社會化管理的試點街道,盧老從2013年6月擔任籌備組長到2014年4月2日成立當選常務副會長期間,奮力而為,先后組織配合街道內外老小志愿者300多人,利用中秋節、老年節、國慶節、元旦、春節帶領志愿者和全街道9個社區的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弱勢群體困難戶近100戶次開展節假日愛心午餐活動,對陳家湖社區32歲腦癱無力行走的女殘疾人翦林潔贈送愛心禮物用車接送為她圓夢看瓊花節開幕的盛況,制定了今年對全街道困難戶定戶定期的幫扶計劃,決心在社會管理創新上創造全市第一的經驗。

  盧老還跨地盤操起心來。

  開福寺路社區的群芳園小區是長沙市1994年集中開發的第一批商品住宅樓盤,18年以來,自來水管老化銹爛,時常出現爆裂情況,維修費用有時高達萬元以上,面對一再由此引發的停水現象,小區居民苦不堪言。由于小區物業屬居民自治,解決群芳園900戶居民的供水水網改造問題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今年1月17日,原開福寺路社區書記吳怡找上管“閑事”的盧老出謀劃策。盧老沒有猶豫,主動請纓,當上了該社區的雷鋒自愿服務隊隊長。

  從2月份開始,在每天安排完幸福橋的黨員義務巡邏后,盧爹又趕到群芳園打“義工”,他還擠出雙休日的時間,到小區配合社區領導穩定新物業的情緒,下戶了解居民意見,做好群眾解釋工作。在供水公司辦理新水網改造的相關手續時,通過盧爹自身的經驗和影響力,僅花費8天的時間,繁瑣而嚴密的改造手續就批了下來。

  “跑”出來的結果不負眾望,群芳園3000多人積壓18年的用水瓶頸得以解決。1041塊新水表格外顯眼。

  “扣的不是16頂烏紗帽,是16份沉甸甸的責任!”盧老說。

  “袖手旁觀,損失的或許不只是我一個人!”

  為群眾利益,不顧自身安危的 “傻大爺”

  見過盧嗲的人都知道,他有“腳疾”:11歲時,因病手術失誤,導致了右腿殘疾,足足比左腿短六公分。

  而就是這個走路都無法正常行走的人,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沖在了保護人們財產最前沿。

  去年,幸福橋社區街上22號電壓器自燃起火,一團團碗口大的火球從十幾米的電線桿往下掉。幸福橋是多年的老社區,房屋矮,屋頂由可燃物鋪就。一個火球跌入屋頂,一間著火,四面遭殃,極大可能引起大片民居發生火災。

  盧嗲出現了??滩蝗菥?,沖鋒陷陣。

  他一面舉著喇叭勸導居民撤離危險區,一面疏導交通,為消防車進入現場救災做好前提工作。在危險區域內來來回回,奔走相告。

  配合110、119公安干警,20多個小時的奮戰,最終火災得以控制。

  問及當時盧老當時的心情,盧嗲說:如果袖手旁觀,損失的不只是我一個人!

  自燃起火事故連發三起,總能見盧老碌碌的身影。

  盧老曾險些從高空摔下。

  幸福橋是個老社區,與群芳園小區困境相同。176戶居民,600多名群眾因開發商承建樓盤時水管質量低劣,近二十年承受著管道銹爛、漏水年年增多的隱患,導致出現了嚴重的缺水狀況,給住戶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盧老又出現了。

  2012年12月16日,在幸福橋水改工地上,為化解工程方與個別住戶的激烈矛盾,他爬到幸福橋13號樓8樓天窗上進行勸導。因剛下過雨,木質樓梯濕滑,加上盧老腳疾,一不小心差點掉到5米多高的水地上?!胺撬兰磦?,盧老回憶,心有余悸。

  但盧老堅持解難。他一方面建議選出群眾代表,穩定居民情緒,另一方面又連夜向區委、街道工委寫出緊急民情匯報。很快,相關職能部分領導到社區傾聽民眾意見。最終,幸福橋水解工程妥善解決,600多人飲水困難的歷史終結。

  盧老似乎“好了傷疤忘了疼”。就在去年國慶前夜,幸福橋巷4號4樓住戶湛建安晚上外出未關液化氣,致使液化氣大量泄漏。巡邏隊及時發現,他再次出現在險區,避免了一場棚戶區的火災事故……

  “日常生活五大難,賊偷火燒最緊張”

  缺水缺電要解決,天然氣開通進廚房”。

  盧老編寫了300多條順口溜錄音后提上喇叭以身作則。從這首順口溜,不難判斷出他今后遇到諸多此類事件時的抉擇。

  然而,盧老坦言心里是害怕的?!暗鳛辄h員,我曾舉起右手宣過誓,必須也只能這么做!”

  “有生之年,會一直盡自己最大能力回報社會”

  忍辱負重,甘灑余熱不言悔的“老頑固”

  群芳園社區的一位中年大姐,如今每每遇到盧老,總會脫口一句“盧嗲,我對不起您!” 這位大姐,曾用剛煮沸的開水潑向他。

  群芳園是老社區,使用的油式變壓器使用期已過10年,油溫達到80度時很容易發生爆炸,且經常因電力不足引起停電現象。為解決群芳園用電困難啟動“專改公”工程,工程需將小區的油式電壓器更換為箱式電壓器。安裝在地面上的變壓器靠近四戶居民,而這四戶居民因變壓器有輻射及噪音影響睡眠為由拒接安裝。

  滿腔熱血的盧老充當了“說客”的角色。

  左勸右勸,不但沒有說服居民,反而激怒了居民。在當時毫無意識的情況下,中年大姐連杯帶水的砸向了他。

  此舉激發了與盧老一起勸說的志愿者的怒氣。

  盧老忍辱負重,一面繼續勸說居民,一面對志愿者做工作,勸其不要與居民形成對立面。他甚至找到生產變壓器廠家的技術人員上門為居民解說變壓器實際無輻射無噪音。

  多番勸說、多方慰藉,盧老的舉動感動了四戶居民,最終同意配合“專改公”工程。

  去年12月16日群芳園小區“專改公”的電網改造成功實現。整個主體工程耗時38天,比預期90天提前了52天勝利完工,創造了前無經驗的全市“專改公”電第一的先進經驗。

  那位潑開水的大姐如今也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成為了盧老的“好戰友”!

  這種結局,令盧老的滿腔熱血愈發噴張,一往無前。

  他克服退休工資每月只有1800多元的困難,堅持“伙食自備、手機的士自費,應酬自對”為群眾辦事,自買芙蓉王煙、檳榔到各職能部門聯系簽章、批準報告,每年為群眾辦事自費開支3000元左右;他省吃儉用,但外來務工人員吳阿明的妻子孩子、高位截癱的劉建國、重病的朱雯均是他的幫助對象……

  在義工生涯里,不分白天黑夜,無所謂周末雙休,更不談過年過節,他的身影時刻閃耀在各個街巷里。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居民見著他都親切地招呼一聲“盧嗲”。 “有事找盧爹”如今已成為社區居民困惑之時的口頭禪。

  他的原型塑造了快板舞《盧嗲嗲》佳傳。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北R老回憶,多年前他家境貧寒,常得到好人的幫助?!白鳛橐幻h員,作為曾受恩于人的我,在有生之年,會一直盡自己最大能力回報社會!”。

  詞藻不華麗。而從盧老滿臉溝壑中看出了真誠,從炯然目光中看到了正氣。

  誠然:夕陽正紅,余熱生輝!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