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樹元
  24年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念書
  助人為樂
  四川
  2014年6月
1.jpg
人物故事:

  葉樹元,男,生于1955年12月,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三臺縣水務局退休干部,三臺縣愛心救助協會會長。先后榮獲“感動中國”候選人、四川省雷鋒式優秀志愿者、綿陽市優秀共產黨員、綿陽市助人為樂模范、綿陽十大杰出志愿者、四川十佳慈善之星、北京奧運火炬手、慈善中華行杰出貢獻人物貢獻獎、2013年四川最美鄰居“金熊貓獎”等獎項。

  24年來,葉樹元傾注全部愛心,資助四川、云南、貴州、西藏、新疆、甘肅等不同民族貧困山區的孩子念書……

  “你說普通人也能做點慈善事業,你用行動把自己的信念抒寫……”這是一首歌曲中的兩句歌詞,歌名叫《再叫你一聲老爹》,是專門為三臺縣一名普通公務員葉樹元創作的。是什么原因要用歌聲去贊美?翻開葉樹元的人生日記,便可以看到這樣一組數字:20多個年頭,66個失學孩子,130余萬捐助……這是一組用愛心編織的數字,這是一段用真情演繹的故事,在20余年的時間中,他資助了四川、云南、貴州、西藏、新疆、甘肅等省區,涉及漢、彝、藏、傣、羌、苗、傈僳、摩棱族等20余個不同民族貧困山區的孩子念書,這些責任和義務本不屬于他,而他,卻在這條艱辛而曲折的路上默默行走著。

  傾其所有愛心,艱苦助學24載

  1991年,葉樹元去涼山攝影,親眼目睹了山區孩子的貧困生活,萌生了用知識改變命運,幫助他們走出大山,走上脫貧致富路的想法,在與當地團委聯系后,他走上了艱辛的助學路。一個、三個、七個……盼望他資助的孩子太多,僅靠公務員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為繼。在節衣縮食仍無錢資助孩子們時,他就把住房和家具賣了來籌集資助費用,妻子不理解他離他而去,凈身出門的葉樹元借住在朋友提供的住宅中,家具幾乎都是幾個朋友送的,但他資助孩子的決心不變。

  為了讓更多貧困孩子上學,葉樹元利用一切工作之余,給孩子們掙學費,忘命的勞動。他做過掛歷,經營過花店、苗圃、幫人搞過綠化,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供孩子上學。20多年來,他本人直接資助的孩子有66人,耗資近130余萬元。

  解決了貧困孩子的上學問題,更重要的是把他們培養成才,20多年來,葉樹元擔負起了培養孩子成才的重任,孩子都管他叫“阿爸”。他通過1000余封書信、家訪、節假日團聚、與老師交流等形式培養孩子自強不息、感恩奮進的良好品質。走上工作崗位的20多個孩子個個表現出色,又與“葉阿爸”一起參與愛心接力。

  成立救助協會,將愛心繼續傳遞

  自己的力量有限,于是在2006年初,葉樹元萌生了成立一個組織,動員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資助行列的想法。

  在三臺縣民政局、水務局的支持下,他成立了“三臺愛心救助協會”,協會通過建立網站、參加公益活動和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自己的宗旨,特別是組織400多名志愿者參與“5?12”抗震救災,不斷擴大社會影響。

  如今,那些已成人的孩子、來自國際國內的愛心人士在內的會員已發展到150人,入協會志愿者2000余人。參與資助的會員及愛心人士涉及干部、軍人、企業家、私營業主、留學生和普通勞動者。還有原全國政協委員、老舍之子舒乙,旅法華人作家鄭碧賢,瑞典華人歌唱家鄒榮美和Peter夫婦,香港愛心人士周偉堂先生及周政亮教育基金會。截至目前,協會已資助孩子1460人,資金34萬余元,捐助衣物、文具、書包等物品價值200余萬元。

  建立經營基地,增強實力再奉獻

  在愛心資助的漫漫征程中,葉樹元感到不能長期依靠好心人出錢?!耙亲约河挟a業該多好??!”他的想法得到了協會會員和愛心人士的支持,2010年5月,在三臺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位于三臺縣石安鎮清泉村的一個占地近40畝,集休閑、觀光和農業綜合開發為一體的農家樂——三葉同樂園正式開業,它是三臺縣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前景極為可觀,開業不到一年,盈利已過萬元。農家樂還為資助雙方提供了一個見面交流的平臺,也是孩子們向恩人匯報思想,展示才華的舞臺。

  除開辦農家樂外,葉樹元還利用經常往返涼山的機會,與那里的志愿者以及被資助走上工作崗位的孩子形成聯盟,將大山的特色農副產品,如木耳、蕨菜、蘑菇、核桃、苦蕎茶、蕎麥粉、野豬肉等運到內地銷售。如今,“葉樹元”牌商標已成功注冊,所獲得的利潤部分用來資助孩子上學,部分用于擴大再生產,逐步形成依靠自身力量資助孩子的良性循環。

  隨著“愛心救助協會”和產業的不斷壯大,幫助貧困失學孩子、地震殘疾孩子等成為了葉樹元的終身事業。這條路雖然很艱辛,很漫長,但他并不孤獨,因為一路上有無數的孩子與他相伴。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