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榮
24年不離不棄悉心照顧癱瘓小叔子
孝老愛親
江蘇省
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張澤榮,女,生于1953年7月,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前進村一組村民。

  張澤榮24年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小叔子,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長嫂如母敢于擔當的中華傳統美德,成為四鄰八村孝老敬親的好榜樣;家境貧寒但堅持自力更生,利用晚上時間在家做起手工活,成為全村脫貧攻堅自強不息的領頭雁,在他的影響下,當地逐漸形成一股家庭團結、鄰里和睦、脫貧致富的新風尚!

  天降災禍,主動擔起家中重擔

  1976年,張澤榮經人介紹與鄰村小伙子晁祥發喜結連理,婚后的日子雖說不是很富裕,但也是平平安安??墒翘煊胁粶y風云,1995年初冬的一天,晁祥發的親弟弟晁祥振摔了一跤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醫院診斷,由于損傷了中樞神經導致全身癱瘓,從此,年僅二十多歲的他就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余生。遭遇如此大的變故,對于這個本來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來說,這更是一場雪上加霜的災難,張澤榮的公公婆婆整日以淚洗面。面對這種情況,張澤榮整天安慰公公婆婆和丈夫,并且主動提出放棄外出務工的機會,留下來在家中照顧小叔子的生活起居。此后,張澤榮每天早早的起床為一大家子做好早飯,開始了她一天忙碌的生活,做飯、洗衣,等安頓好家里人的生活起居,她就出去干農活,烏云密布的家中因為她的勤勞務實露出了陽光,公公婆婆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有人說她傻,她總是笑著說家和萬事興,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事無巨細,悉心照料癱瘓小叔子

  歲月的刻刀在這位農村婦女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張澤榮婚后的幾十年里一面操持家務,一面擔當起照顧癱瘓在床的小叔子的重任同時,還經常和丈夫四處投醫問藥給小叔子治病。按時喂藥、精心照顧飲食起居,是張澤榮每天都要做的“平常事”,但她在這“平常事”用盡心思,為的只是讓她的小叔子吃好、住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喊苦喊累。不少人問她:“你為什么這樣照顧小叔子?”她回答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小叔子癱瘓在床多年,他的心理、生理都非常難受,更需要家人的悉心照顧,我只是做了一個嫂子應該做的?!?/p>

  由于常年癱瘓在床,晁祥振非但生活不能自理,胃口也不好。吃水果要軟的,蔬菜要吃燉爛的,饅頭、包子都要吃蒸透的,張澤榮每一次都是做好后一口口喂到小叔子的嘴里,當小叔子胃病嚴重時,為了給只能吃流食的小叔子補充蔬菜營養,她就擠出各種蔬菜的汁液或煮爛蔬菜濾出湯,給小叔子做粥喝。聽說苦菜可以治胃病,她便經常天沒亮就到田間地頭挖苦菜給小叔子擠汁喝。每當小叔子的胃部有灼熱感時,她就買來紅花油給他涂抹按摩,減輕小叔子的疼痛。尤其在冬天,她每天堅持天不亮就起床,先給小叔子蒸個熟雞蛋糕,喂他吃下,然后再做一家人的飯。小叔子有時半夜睡不著覺,她起來喂水喂藥,等他入睡才離開。

  在農村叔嫂之間有很多避諱,因為丈夫要早出晚歸打工養家,無奈之下,張澤榮便顧及不了那么多,每當小叔子需要排便時,不管她在做什么,都會放下手中的事情幫助小叔子排便,有時候會弄到手上、身上、被褥上,但她從來沒有一句責備。小叔子整日臥病在床運動少,大便經常干燥堵塞,張澤榮便用手從肛門往外面擠,或用藥水打進去,使大便順利排出來。為了照顧好這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叔子,她付出了太多,十里八村的人說起張澤榮都是肅然起敬、贊不絕口。

  在她精心的照顧下,小叔子雖然癱瘓在床,但從來沒有生過褥瘡,居住的房間雖然沒有什么家具擺設,但干干凈凈、井井有條。張澤榮細心、有耐心,從未因侍候小叔子而抱怨一句,從未因肩上的擔子重而發一次脾氣。

  每當有親戚鄰里來看望小叔子,他總是艱難地朝著張澤榮豎起拇指,眼里噙著淚花,讓人感動不已,每當這時,張澤榮也是淚如雨下,她總是說:“我弟,你要好好的,你身體健康就是我們家最幸福的事情,我做的這些都沒什么,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焙唵螛銓嵉脑捳Z反射出一顆金子一般的心靈。

  自立自強,走在了脫貧攻堅的前列

  張澤榮一家由于要照顧病人,缺乏勞力,家里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丈夫晁祥發在周邊打零工,家里還有孫子上學,是村里的低收入農戶。張澤榮是個要強的人,她體恤丈夫,自立自強,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想要給家里減輕經濟負擔。她常說,雖然說低收入國家有照顧,但咱也不能等靠要,人家能脫貧,我們也能。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干勁,張澤榮四處打聽,熟人幫忙介紹了可以在家里做的手工活,白天照顧病人、干農活,晚上,等到小叔子睡著了,她就繼續趕制領來的手工活,爭取能多做一些,補貼家用。農村冬天的晚上寒冷無比,加上家里沒有空調暖氣,更是寒冷難耐,張澤榮根本顧不上這些,為了不打擾丈夫休息,經常半夜一個人偷偷的搬著小板凳來到客廳,開著小臺燈借著一點光亮干起手工活,經過長年累月的勞作,她的手上滿是傷痕和凍瘡,丈夫晁祥發看到這些,總是滿眼淚花,覺得張澤榮這些年跟著自己吃了很多苦頭,沒有讓她過上盈余富足的生活,加上還要幾十年日夜照顧小叔子,無比自責??擅慨斶@時,張澤榮總是安慰他說:“家里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了,生活總是平平淡淡的,我不在乎有多少錢,過多好的生活?!钡弥藦垵蓸s家的艱難情況,前進村黨支部韓書記主動幫助協調村里的金鴻無紡布袋廠,幫忙提供一些手工活給張澤榮做,幫她進一步拓寬賺錢渠道,在家就可以掙錢補貼家用,她既珍惜又感激。由于她干的手工活細致、質量高,現在找她做手工活的人越來越多,去年她的家里人均年收入就達到了1萬元左右,走在了全村里脫貧攻堅的前列。

  張澤榮就是這樣一位普通卻又不簡單的農婦,既是二十余年如一日伺候癱瘓在床小叔子的好嫂子,又是脫貧攻堅自力更生的領頭雁,在她的影響下,十里八村好吃懶做、脫貧志氣不高、習慣等靠要的農戶越來越少了;在她的引領下,當地農村家庭團結、鄰里和睦、脫貧致富的新風尚正在逐步形成!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