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佛英
悉心照顧癱瘓養母 用真情詮釋孝道
孝老愛親
江西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曾佛英,女,1996年10月出生,撫州市樂安縣鰲溪鎮城外東路居民,樂安縣職業中學高一(1)班學生。她從小被生父母遺棄,慶幸的是被一位年已花甲的孤寡老人曾桂英收養才得以存活。她們沒有自己的住房,養母在本縣招攜鎮“新安”寺廟里含辛茹苦將她撫養長大,母女倆相依為命,養母帶著她在里靠化緣維持生活,一直這樣堅持生活了10年。因為從小被遺棄,不知是哪里人,一直上不了戶口,她不幸成了“黑戶”人,到了讀書的年齡而又讀不到書,非常盼望能像同齡兒童一樣走進課堂。

  在她11歲時,由于寺廟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她們難以安身下去,于是養母又帶著她去到了本縣戴坊鎮鵬州寺廟寄住,在那靠幫別人看守寺廟為生。在那曾桂英老人看到自己的養女這么大了還沒上學,作為一個母親,心里急呀!怕孩子沒讀書以后害了她的前程;于是養母苦口婆心的找到鎮村領導,申請要求給她解決戶口,經過有關部門的努力得以順利上了戶口,這樣她才在2008年9月開始踏入學校大門;2010年,有關部門根據她家實際情況,給她申請辦理了孤兒證,享受了孤兒救助政策,才得以在鄉下正常讀書和生活。但歲月不饒人,養母年齡越來越大了,在寺廟里無勞動能力,體弱多病,于是在2013年就到本縣金竹畬族鄉敬老院養老。而曾佛英也經好心人介紹,2013年9月開始到了湖溪鄉讀書,租住在湖溪,從讀六年級直至初中畢業。

  真情的陪伴詮釋了什么是孝道

  她是個懂得感恩的人,自從她懂事起,就會幫她養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很勤儉節約,從不與別人攀比物質生活,她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贈予的舊衣服,但她從未介意抱怨過。當她養母在敬老院里時,身在讀書的她,只要她一放假就回去敬老院看望養母,而且每次盡可能的用自己孤兒救助省下來的錢去買一些老人嚼的爛的、喜歡吃的東西及藥物等,最值得人學習的是她每次去敬老院都會幫她養母洗腳,洗頭,剪手腳指甲等,忙完后就陪養母說說話。在放長假時期,當她養母生病了,就會帶她養母去醫院看病治療,一個人照顧養母,包辦一切進出院手續;當她在校時,每天都會打電話院長去咨詢養母情況。

  勿忘初心,感恩的奉獻。曾佛英曾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養母身體安康,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2017年中旬,不幸的事發生了,那時她的養母,因年歲已高,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瞬間變成了重度中風,右邊半身失去了知覺,癱瘓不能動彈,送進縣中醫院治療,醫生說要治療月一個多月才能康復好些,才能保住性命;當身在南昌市衛生學校的曾佛英從院長那得到養母消息后,立馬去向學校申請一個多月假,回到家鄉,去醫院照顧她中風的養母。在舉目無親的縣城,她一個人堅強不屈的承擔一切,一日三餐自己做飯,幫養母擦洗身子,給右邊癱瘓部位幫她按摩,過后還要把一天換下的臟衣服洗干凈,然后打好開水,幫養母喂好藥,才能安心去做自己的事,最后才睡覺。在醫院里,醫生、護士和同病房患者家屬紛紛為她點贊叫好。

  出院后養母返回敬老院生活,年已83歲的她不能生活自理,曾佛英就每月自費請同院老人護理照顧,無奈的她在2018年秋季含淚放棄自己在南昌的學業,申請轉學到樂安縣三中學校讀高中。她一邊讀書一邊希望高中三年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再次考上護理學院。曾別人問她,會不會后悔當初自己的選擇時,她堅定說,她決定去做了的事,就不會后悔,她感謝養母的養育之恩,是養母把她從一個遺棄的角落帶到了一個溫暖的世界,才使她有了今天和同齡人一樣享受人生真愛和進學校學習的良好機會。

  感恩的心純情的愛奉獻給社會

  雖然生存不易,但她心存感恩,年輕的她有著同齡人不同的感悟,“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優,所有的付出只因愛的力量;烏鴉反撲,羊羔跪乳,教育的本質就是存有感恩之心,回報該回報的人,因為大部分人掙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所以人要且行且珍惜;老人家很孤單,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在孝敬自己養母的同時,她從小熱愛公益,除了在讀書、照料養母外,一有時間,她就積極參加樂安縣愛心協會公益活動,敬老愛老、扶危濟困、清潔環境……,她沒有同齡人花樣年華的少年,苦難的經歷錘煉了堅強的意志,她克服自身困境,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把愛獻給社會,用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孤兒和老人,她渴望能成為一個愛的傳承者,在人生路上砥礪前行。

來源:江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